用乘法口诀求商是数学计算中一块重要的基石,它在整个计算领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了让学生掌握好这部分知识,教材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将用乘法口诀求商分为两个阶段学习。
在第一阶段即本册的第二单元,学习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着重让学生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在第二阶段即在本册的第四单元,学习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重点让学生在熟练掌握求商的一般方法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表内乘除的计算技能解决一些简单和稍复杂的运算问题。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解决用除法计算的实际问题,整理和复习。
在本册第二单元,学生已经学习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本单元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思路和方法与前面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数目大了些。
因此教学时,应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并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形成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本思路,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
1.以解决问题为载体,培养学生的数学感知能力。
解决实际问题是本单元教学的重要内容。
教学时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有意识地让学生经历将一个具体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运用除法的含义确定算式的过程,使学生初步懂得如何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如何用数学的方法来处理有关的信息、如何合理地计算出结果。
在整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感知能力。
2.精心组织操作活动,让学生通过自身活动理解数量关系。
通过由具体到抽象,又由抽象回到具体的活动,让学生加深对除法含义的理解1.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探索出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为学生提供独立尝试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机会,放手让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通过以上教学活动,使学生真正掌握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并培养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技能。
2.加强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本练习。
为了使学生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能力达到熟练程度,可在本单元的练习中适当增加一些形式多样的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练习,以达到较好的计算技能。
1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1课时2练习八1课时3解决问题练习九 1课时4整理和复习练习十1课时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材第37、第38页)1.让学生经历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形成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技能。
2.学会用迁移的方法学习新知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重点:使学生熟练运用乘法口诀求商。
难点:熟练运用乘法口诀求商。
课件。
师:同学们,每年的六月份有一个节日,是每个孩子都喜欢过的节日,你们知道是什么日子吗?生:“六一”儿童节。
师:为了准备这个属于我们小朋友自己的节日,育红小学的同学们都忙坏了。
瞧,他们在干什么呢?(课件出示:教材第37页情景图)师:仔细观察,三个组的小朋友们分别在干什么呢?生:他们有的在做彩旗,有的在做五角星,有的在准备气球。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这些小朋友正忙着为举行“六一”庆祝会而布置教室呢。
【设计意图:从每个孩子都喜欢过的节日开始,使学生一直保持热情高涨的状态】1.教学例1。
师:这些小朋友准备的到底如何呢?下面我们去第一小组看看他们准备的怎么样了!(课件出示:教材第38页例1)师:从图中你找到哪些数学问题了?学生可能会说:·第一小组的小朋友做了56面彩旗,要挂成8行,平均每行挂几面?师:那该怎样列式计算呢?谁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生:求平均每行挂几面,就是把56平均分,每份为8,求可以分成几份,用除法计算:56÷8=7。
计算的时候我是根据乘法口诀“七八五十六”计算出来的。
师:很好,我们以前学过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除数是几,就想几的乘法口诀。
现在一样,求56÷8的商是几,应该用“七八五十六”这句口诀,所以商就是7。
·第一小组做了56面彩旗,如果挂成7行,平均每行挂几面?师:这又该怎样列式呢?大家自己试一试,然后把你的想法和答案告诉大家。
学生尝试自己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然后组织交流汇报,重点说清想法。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道除法算式,你发现了什么?生:它们的被除数相同,但除数和商的位置交换了,并且它们使用了同一句乘法口诀求商。
师:说得真棒!2.教学例2。
师:第一小组的准备情况我们已经看过了,那么其他两个小组又准备的如何呢?你能从中发现什么问题?在小组里讨论交流并完成汇报。
·第二小组做了49颗五角星,要平均分给7个小组,求每个小组分几颗五角星,这是平均分的问题,要用除法计算:49÷7=7(颗)。
计算的时候,要想跟除数7有关的乘法口诀“七七四十九”,所以商就是7。
·第三小组带来了27个气球,每9个摆一行,求可以摆几行,就是求27里面有几个9,用除法计算:27÷9=3(行)。
计算的时候,要想“三九二十七”,所以商就是3。
【设计意图:提高练习的效率,用好每一道题并反复用。
在教学中给学生创造机会进行举一反三的训练,促使学生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3.归纳小结。
师:我们在计算除法算式时,先看一看,除数是几,就想几的乘法口诀。
另外,为了方便今后同学们计算,老师送你们一首《乘法口诀求商歌》,跟老师一起念:“算除法,想乘法,口诀缺啥就商啥。
”【设计意图:实践活动充满了童趣,正是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方式。
在学生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总结归纳、形成结论,更有助于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师:同学们,说一说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1.由具体情境引出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课题。
教材通过一幅学生熟悉的“欢乐的节日”主题图,引出要用除法计算实际问题。
如“做了56面彩旗,要挂成8行,平均每行挂几面?”,通过解决具体问题,使学生体会学习求商计算的必要性,用乘法口诀求商是帮助人们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因此必须学好这部分知识。
2.教学过程由扶到放,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并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形成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本思路,同时培养学生学习的迁移能力。
A类谁先到家?(考查知识点:用乘法口诀求商;能力要求:能又快又准地计算除法)B类一个帐篷最多可以住7个小朋友,有36个小朋友,5个这样的帐篷能住下吗?(考查知识点:7的乘法口诀;能力要求:能正确运用7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课堂作业新设计A类:577998797B类:7×5=35(人) 35<36不能住下。
教材习题第38页“做一做”1. 28164878842 62. 7774383. 785457363177第39页“做一做”1. 63725499978 62. 3625425 33.得数是8的:16÷248÷632÷464÷856÷7得数是9的:36÷454÷681÷927÷345÷5得数是7的:14÷228÷421÷335÷542÷6练习八。
(教材第40、第41页)1.进一步巩固用乘法口诀求商进行口算。
2.正确、熟练地口算。
重点:让学生练习用乘法口诀求商。
难点:正确、熟练地口算和解决简单的问题。
课件。
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呢?生1:我知道了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与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方法是一样的,就是数目大了些。
生2:我发现用乘法口诀计算除法比较快。
生3:我知道了用乘法口诀求商时,就是想与除数有关的口诀,就像老师教我们的儿歌“算除法,想乘法,口诀缺啥就商啥”。
……师:说得真好。
你究竟掌握了吗?我们来看看吧!【设计意图:温故知新,复习上一节课所学的知识,唤起学生的记忆,为这节课的教学做准备】师:请看题,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课件出示:教材第41页第6题)学生读懂题意后,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生:求可以装几盒,就是求54里面有几个6,用除法计算:54÷6=9(盒)。
计算的时候,想乘法口诀“六九五十四”,所以商是9。
师:讲得很清楚,继续努力。
师:瞧,这里在举行拔河比赛。
说说你从图中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课件出示:教材第41页第7题)生1:从图中我们能看出参加拔河比赛的有两个队,每队有8名队员。
生:我还知道了不管胜负都是有奖品的,胜队的奖品是48本书,负队的奖品是24本书。
师:获胜队员平均每人可得几本书?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生:获胜队的奖品是48本书,平均分给8名队员,求每人可得几本书,是平均分的问题,用除法计算:48÷8=6(本),计算的时候,想乘法口诀“六八四十八”,所以商是6。
师:你还能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吗?试着解答出来。
学生思考后进行尝试,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交流汇报,只要合理就给予肯定,如果不能答出理想的结果,教师可作为参与者,进行引导。
[负队队员平均每人可得几本书?24÷8=3(本)]【设计意图:在观察思考中,培养学生收集数学信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具体情境中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数学知识的价值,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师:同学们,你们今天有什么收获呢?1.让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习用乘法口诀求商。
其实这个过程就是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同时也发现了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2.在具体情境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A类心灵手巧的红红用一套七巧板拼出了下面美丽的图案,如果各有35块这样的七巧板,可以拼成几幅这样的图案?(考查知识点:乘除法;能力要求:会正确进行乘除法计算)B类这12个杯子可以怎样放?填一填。
有几个盘子 2每个盘子里放几个杯子 6(考查知识点:乘除法;能力要求:正确运用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问题)课堂作业新设计A类:35÷7=5(幅)B类:63424 3教材习题第40~41页“练习八”1.1468837 5一七得七四八三十二六八四十八七八五十六八八六十四三七二十一七七四十九五八四十2.24÷6=4(人)24÷3=8(台)3. 7×7>48÷6>56÷8>36÷6>35÷74.39348422 262875886 45. 87599796. 54÷6=9(盒)7.(1)48÷8=6(本)(2)负队队员平均每人可得几本书? 24÷8=3(本)8.798197 28 48 927 7 9 69.7×1=71×8=81×9=97÷1=78÷1=89÷1=9(答案不唯一)解决问题练习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