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豆花湖村抗洪烈士李远国同志牺牲的纪念李远国同志生于1971年4月17日,为原豆花湖村二组村民(现沙道观镇豆花湖村一组)。
从豆花湖村出发,在豆花湖村老湖家铺上堤,沿着松东支河顺水而下,不时,便到了98抗洪险段毛家尖段,不由想起抗洪烈士李远国同志。
时隔多年,经过国家政府的多次修固,以前的险情虽不曾再次发生,但是,李远国同志的抗洪忘我的精神却永存人们的心中。
从松滋县志可查,多年前,松东支河流经我镇,可谓十年九水,加上沙道观地处湖区,险情不断。
政危百业殆,国泰则水事兴。
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豆花湖人民在抗洪危难之时,特别是98特大洪水,不畏艰险,发扬老革命精神,每一次洪峰的到来、经过,便是一场艰巨的冲锋战斗,大堤为碑:98抗洪,功在人民。
滚滚松江,波涛万里,它见证了豆花湖人民的惊天动地的抗洪历史,它铸就了豆花湖人民的伟大的抗洪精神。
烈士李远国同志不愧为革命老区的儿子,不愧为老一辈革命的儿子,每每想起来,不免心中有很多的感慨。
由于其父是老军人转业,为人老实,经济收入差,一家人生活艰苦。
俗话说的好,苦人的娃子早当家。
是啊,弟弟妹妹要读书,一家人的油盐米菜,都早早地沉重地落在这个家庭老大身上了,为了让弟弟、妹妹上学,他每天都要忙完田里的农活后,晚上,别人已进入梦乡,自己却要捞点小鱼小虾,清晨上市里卖点钱,贴补家用。
如此,虽然很艰苦,他却很乐观,还经常帮别人,做好事,有好几次夜里别人塘里泛塘,他都帮助别人抢增氧的设备,进行增氧,还有一次,半夜里,他去捉青蛙(那里野生的青蛙可以换钱),看到有一家渔塘里的鱼在浮头,眼看就要泛塘了,他赶紧去敲门,由于半夜里,别人梦中惊醒,以为是打劫的(当时治安不好),拿了把菜刀开门,原来是误会,那一夜,李远国同志帮别人抢了一夜的鱼,别人留他吃早饭,他也不吃,说,这没什么。
李远国同志逝世的日子是1998年8月29日,那天是长江最大的洪峰到来之时。
早晨,组长通知全豆花湖村民踊跃参加抢险,当时,豆花湖人民(老豆花湖村,现为豆花湖一组)专门抢险。
由于大堤被洪水浸泡了一个多月了,沙道观镇毛家尖段(现为车路口村)出现了崩岸的险情,领导命令抛石镇岸。
李远国同志二话不说,一定要参加,他妈妈说,捞了一夜的鳝鱼,注意安全罗,他笑了笑,没事,妈,我挺得住。
到了阵地,他总是冲锋在前,总是得到大家的称赞,年轻人,就是有干劲。
午饭后,大家丢碗筷就赶往抢险阵地,险情就是命令,没有谁休息片刻,李远国同志和一行几人到船上,使劲地抛起了大石头,一块、二块……不巧的是,有一块石头的棱角挂住了他的裤子,被挂掉下了船,突然之间的事情,等大家回过神来,已没有了踪影,就在那瞬间,有人愣了,也有更多的人,跳入江中,去寻找李远国同志,可是洪魔还是生硬地吞咽了他的身体,带走了他的灵魂。
豆花湖人民噙着泪水,顶着悲痛,继续和洪水奋战。
指挥部以最快的速度打捞烈士的遗体,终于在晚上8:30分打捞起来,据那位老渔人说,起水时,他还抱着一块石头呢。
晚上,他的妻子抱着他八个月大的儿子李文强站地村子门口,等待着她的丈夫,看到别人都回家了,和孩子说,文强,你爸爸怎么还没有回来啊,村民们见到如此情景,都只能泪往心中流,不敢告诉她,怕她接受不了现实的残酷,她等呀等,等来的是李远国抗洪牺牲的消息,她没有哭,愣住了,别人劝她,要哭就哭出来啊,燕子(他妻子叫燕子),许久,两行悲痛的泪水从她的双眼顺颊流下。
顿时,乌云密布,下起了雨来,唉,天地为之动容。
时至今日,豆花湖人民以李远国同志为榜样,深切缅怀英雄事迹,激励全村人民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奉献意识,刻苦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建幸福家园,过上了美好的生活。
唐传平同志先进事迹唐传平同志,男,出生于1 9 4 0年1 0月,居住在新江口镇林园村四组。
1998年汛期,松滋河出现了特大洪水。
接到村委上堤防汛通知,唐马上收拾了饮食摊子与妻子张远珍一道赶到镇江寺防汛。
上堤后,他日夜坚守巡堤查险,吃住全在抗洪一线,期间无论是弟媳去世还是癫痫儿子犯病,他都未离开过自己的岗位回家探望。
女儿主动要求替他顶班,他说“洪峰就要来了,堤上需要人,我不能走。
”最后还动员女儿和他一道参加防汛。
7月10日,拦龙寺堤段发生严重散漏,村委会安排唐带领1 2名民工到拦龙寺险段坐守。
唐主动要求值深夜班,一守就是整整1 7天。
由天塑布哨棚已经破旧,难挡炎炎夏日,加上熬更守夜,风里来雨里去,唐的体力早已严重透支。
村组干部多次劝他回去休息,他仍坚持驻守大堤。
25日深夜,他拖着无力的双腿继续查险,次日凌晨被人发现他面色发紫,不省人事。
虽然马上将其送往医院抢险,但终因脑溢血发作抢救无效以身殉职。
噩耗传来,人们扼腕痛惜,泣不成声,无论是亲朋好友还是街坊邻居,都说走了一位大好人。
唐传平同志是个热心人:是他帮助一位流落街头的残疾儿找到了家人;是他把一位突发疾病的外乡老人送到医院;是他不顾自己建房的水泥遭受雨淋也要去劝解邻里矛盾避免一场械斗……为了弘扬正气,号召全社会学习唐传平同志这种守职尽责、顽强拼搏、对父老乡亲生命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精神,学习他无私奉献、不怕牺牲、集体利益高于一切的高尚情怀,松滋市委组织部追任唐传平同志为中共党员,同时国家民政部也授予他“革命烈士”的光荣称号!湖北省见义勇为基金会文件鄂勇会发[1998]48号关于追授杨德全、唐传平、刘宏简、覃圣章、李远国“湖北省见义勇为先进分子”荣誉称号的决定杨德全,男,中共党员,生前系松滋市老城镇横堤村治保主任。
今年入汛以来,杨德全同志担任村抢险突击队队长。
60多个日日夜夜里,他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带领村民巡堤查险,扛土袋打围垸,脏活累活抢着干,从不叫苦叫累。
8月15日,他负责防守的横堤段堤防出现两处重大管涌险情,杨德全带头跳入齐腰深的水中,组织群众抢险,经过6个多小时的奋战,险情终于得到了控制。
而此时的杨德全头晕目弦,全身疼痛。
8月6日,当长江第6次洪峰到来时,老城镇各堤防频频告急,中午12时,镇防汛指挥部命令横堤村迅速集结120名突击队员赶赴义兴增援。
当他带领120名突击队员火速赶到7公里外的义兴时,长达30米的内滑坡正在不断加剧,形势万分紧急。
杨德奎大叫:“抢做土撑!”说着扛起土袋就往前冲,除险后,杨德全的胳膊、腿子多处受伤。
8月l 8日,大家见杨德全嘴唇发乌,眼眶发黑,都劝他回家休息,可他却坚持和大家一起战斗。
直到8月29日上午10时,杨德全终因劳累过度突发脑溢血,经抢救无效,以身殉职,时年48岁。
唐传平,男,58岁,生前系松滋市新江口镇林园村农民。
今年7月2日,唐传平主动报名参加防汛抗洪工作,他顶烈日,冒酷暑砍草除障,维修路面,巡堤查险,并主动要求值中午班和深夜班,由于长时间的劳累,唐传平的身体越来越差,脸色腊黄,双腿无力,但他强忍病痛,一声不吭,坚持战斗在抗洪第一线。
7月25日深夜12点,长江第3次洪峰通过新江口,极度疲劳且晚餐粒米未进的唐传平仍然坚持到哨所值班。
26日凌晨3时,交班后的唐传平本可以下堤治病,但当他看到第3次洪峰汹涌而来,又毅然拖着病体,回到帐棚待命,准备随时参加抢险战斗,当日凌晨5时,唐传平终因病情恶化突发脑溢血而以身殉职。
刘宏简,男,生前系松滋市街河市镇花桥村农民。
今年8月6日,刘宏简接到赴公安县参加抗洪抢险战斗的命令后,丢下家里的农活,二话没说就随抗洪队伍出征了。
到达公安县虎东干堤后,他带领全组民工昼夜巡堤查险,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吃苦耐劳,勇挑重担,民工孟凡山因水土不服患了重病,他主动代班,闸口出现重大险情,他冲锋在前,连续在大堤上奋战了18个昼夜,8月23日下午3时许,刘宏简终因劳累过度,突发脑溢血而献出了47岁的宝贵生命。
覃圣章,男,51岁,生前系松滋市王家桥镇路口冲村农民。
去年7月l 9日,一场特大暴雨袭击了该镇,在短短6小时内降雨量达到1 6 0毫米。
7月2 0日,天刚亮覃圣章就起床察看水情,见流经本村的挑水河两岸一片汪洋,洪水淹没了300多亩成熟的早稻,如不及时开闸泄洪,上游800多亩良田就会全部被洪水淹没,下游5000多亩庄稼及部分民房将会被冲毁。
覃圣章迅速扛起一根大本杠,叫起村民周昌远、覃子华赶到大竹园当闸口泄洪。
在撬闸板的过程中,咆哮的洪水折断了大木扛,他又冒着大雨跑回家扛来一根大檩,3人抬着大檩拚尽力气撬阐,第一道、第二道闸门撬开了,正在撬第三道闸门时,滚滚洪水带着一堆大浪渣直向闸门冲来,将大檩冲得从下向上猛弹,覃圣章被弹进深潭里,冲出400多米,光荣献身。
李远国,男,生前系松滋市沙道观镇豆花湖村农民。
今年入汛以来,李远国主动参加沙道观镇抗洪抢险突击队,在抢险斗争中,不论是抬石、抛石,还是抢筑子堤,他总是奋勇上前,从不退却,没有雨衣他冒雨干;缺少救生衣,他将自己的救生衣让给别人;饭不够,他主动让给别人吃,自己饿着肚子也拚命干。
7月2 4日,毛家尖垸大堤出现管涌,他第一个跳进洪水中查探险情;8月l 2日,保卫城河垸的战斗打响,他一人干两人的活,既挖土装车,又随车搬卸。
同志们见他累了一上午,下午让他换班,他坚持不肯,并说:“我年轻,只要有饭吃,力气去了又会来,险情不除,我决不离开”。
8月2 9日,豆花湖村接镇防汛指挥部命令,急调6 0名抢险突击队员到松东河朱家湖险段抢运石料。
他闻讯后主动请战,当日下午4时许,他在驳船上用绳网套抬块石,用力紧绳时,石头滑落,李远国同志仰面跌入滔滔洪水,被卷入急流,献出了年仅2 7岁的宝贵生命。
为了表彰杨德全等同志不怕困难,顽强拚搏,坚韧不拔,勇斗洪魔的英雄事迹,经研究决定:分别追授杨德全、唐传平、刘宏简、覃圣章、李远国同志“湖北省见义勇为先进分子”荣誉称号,各颁发奖金及抚恤金5000元。
一九九八年十一月八日主题词:见义勇为先进个人表彰决定送:中华见义勇为基金会,省综治委,省政法委省公安厅领导及有关总队、处室.本会领导及常务理事,省人民银行、省民政厅各地、市、州及直管公安处、局各地、市、州及直管见义勇为基金会湖北省见义勇为基金会办公室印1998年11月16日共58份中共街河市镇委文件街发[1998]7号中共街河市镇委镇人民政府关于在全镇开展向“江堤卫士”刘宏俭同志学习的决定(一九九八年八月十六日)八月六日,在荆江大堤和荆南四河干堤遭受特大洪水长时期浸泡,险象环生之际,根据荆州市长江防汛前线指挥部的命令,我镇千余名劳力与全市1.2万名抗洪大军一道,紧急驰援公安,同心协力,众志成城,严防死守,奋力抗洪。
在抗洪斗争中,驻守在长江支堤虎渡河闸口镇堤段的刘宏俭同志,为保卫江堤昼夜巡查,劳累过度,不幸以身殉职,终年47岁。
刘宏俭同志系我镇花桥村二组村民,一家四口,以耕种为生,上有八旬老母,下有在家待业的小儿,且妻子体弱多病,已五年未从事耕作。
96年因特大暴雨侵袭,家中房屋濒临倒塌,在兄弟姐妹和亲友的资助下,负债建房,至今欠债2万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