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苏省扬州市梅岭中学教育集团2021届九年级10月单元测试语文试题

江苏省扬州市梅岭中学教育集团2021届九年级10月单元测试语文试题

初三年级语文单元测试(时间:150分钟;命题人:;审核人:)一、积累运用(31分)1.说到夕阳下的风景,一定会想起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九个静态的意象,堆叠在我们的眼前。

“夕阳西下”,语句顿cuò,之情跃然纸上。

缓缓西下的夕阳,不仅笼罩着天地间的一切景物,而且笼罩着人心。

在“枯藤老树”到“西风瘦马”这一系列递进连绵的风景之后,突然出现了主人公,“断肠人在天涯”。

前面的一系列意象、一系列风景,都是写“景”,而“断肠人在天涯”,则是写“心”。

一个人在夕阳羁旅上,心也是这样沉沉眷眷。

天涯到底在哪?有时候,天涯不是一段物理的距离,而是一种心上的分量,其实,人的心中有什么样的天涯,人在旅途的哪一个节点上伫立,他就能看到怎样的一番落日情景。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伫.立()顿cuò()(2)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恬淡闲适B.激昂明快C.孤寂伤感D.慷慨悲壮(3)下列解说正确的一项是()(2分)A.桥物情夕解说:这四个字都是形声字。

B.天涯不是一段物理的距离,而是一种心上的分量。

解说:这是一句表示选择关系的复句。

C.枯藤老树西风瘦马落日情景沉沉眷眷解说:这几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

D.堆叠缓缓意象突然解说:这几个词在文段中的词性各不相同。

(4)夕阳不仅会勾起我们那些未解的惆怅,夕阳有时也有一种门掩黄昏,渔樵晚归的静谧和温馨。

以下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龚自珍说:“吟到夕阳山外山,古今难免余情绕。

”这里的情,可以是男女的爱情,可以是亲朋的感情,还可以是感时伤怀的一种情愫。

B.李白说:“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为什么暝色使人愁呢?就是因为有归来就有未归,有未归就有思念,有思念就有哀愁。

C.《诗经•王风》里,“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日暮时分,看到鸡上架、羊牛回家,就开始想到自己远在边关服役,遥遥没有归期,内心缠绕着百折千回的思念,怎堪面对夕阳?D.“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蕴涵着辽阔的意象和丰富的回味。

“夕阳无限好”讲的是空间,笼罩着天地景象的温馨欢愉;“只是近黄昏”讲的是时间,黑暗渐渐逼近,留有一丝悲伤苍凉。

2.以下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沁园春•雪》这首词上片描写北国雪景,展现祖国山河的壮丽;下片由祖国山河引出英雄人物,纵论历代英雄,抒发诗人的抱负。

B.《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这首诗音律和谐,一韵到底,以长句为主,自由调整节奏,构成了诗歌的音乐美。

C.《我看》是一首春的赞歌,更是一首生命的赞歌,是20岁的青年诗人穆旦对生命的咏叹。

静静地流淌,坦荡地飞奔,就是生命的意义。

D.《岳阳楼记》是范仲淹应好友滕子京之约,为重修的岳阳楼所作的记文。

在内容上,作者略写楼,详写湖,概括写景,重在言志抒情。

3.下边是张贴在校内的“招领启事”,有几处错误。

请认真阅读并按要求答题。

(4分)招领启事昨天中午,本人在从教室到校礼堂的路上拾到一串钥匙。

这串钥匙有五个是铝制的,两个是铜制的。

拴钥匙的链上还挂着一只红色的塑料小熊猫。

望失主速来认领。

章小春(1)启事的书写格式有两处错误:①②(2)启事的内容有两处错误:①②4.默写(9分)(1)_______________,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2)寂寂江山摇落处,!(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3)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其一)》)(4)因思杜陵梦,。

(温庭筠(商山早行》)(5),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6)欲为圣明除弊事,________________!(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7)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8)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既有成功,也有失败。

在得失面前,我们应有范仲淹《岳阳楼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样的心态,始终积极向上。

5.欣赏漫画,按要求作答。

(6分)⑴请给上面的漫画拟一个标题。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请说说漫画的寓意。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理解(56分)(一)名著阅读(12分)我爱这悲哀的国土/它的广大而瘦瘠的土地/带给我们以淳朴的言语/与宽阔的姿态/我相信这言语与姿态/坚强地生活在土地上/永远不会灭亡。

我爱这悲哀的国土/古老的国土/——这国土/养育了为我所爱的/世界上最艰苦/与最古老的种族。

6.这两节诗歌选自的新诗《》,诗人被称为“”的歌手,他的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和“”。

(5分)7.下列关于诗人及其作品的解说,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20世纪30年代,诗人的诗歌创作达到了一个高峰。

这个时期的诗歌总是充满了“土地的忧郁”,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具有非常凝重、深厚而又大气的风格。

B.诗人长于创作自由体诗,诗歌简洁明快,呈现出散文化、口语化的风格,诗中含有大量的呼号、对话、引语等,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真切感和表现力。

C.诗人诗歌创作的另一个高峰是在1978年以后,适逢新时代,他的诗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诗句更灵活错落,诗情更激昂澎湃,诗意更热烈灿烂。

D.诗人擅长绘画,所以在他的诗歌创作中明显表现出“诗中有画”的特点。

8.“我爱这悲哀的国土”在原诗中多次出现,请说说作者的用意。

(4分)(二)诗歌阅读(5分)登高(唐)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9.颔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

(3分)10.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三)文言文阅读(13分)同敞①有文武材,意气慷慨。

每出师,辄跃马为诸将先。

或败奔,同敞危坐不去,诸将复还战,或取胜,军中以是服同敞。

顺治七年,大兵破严关,诸将尽弃桂林走。

城中虚无人,独式耜②端坐府中,适同敞自灵川至,见式耜,式耜曰:“我为留守,当死此。

子无城守责,盍去诸?”同敞正色曰:“昔人耻独为君子,公顾不许同敞共死乎?”式耜喜,取酒与饮,明烛达旦,侵晨被执,谕之降,不从。

令为僧,亦不从。

乃幽之民舍。

虽异室声息相闻两人日赋诗倡和。

阅四十余日,整衣冠就刃,颜色不变。

(选自《明史·张居正传》,有删改)【注】①同敞:张居正的曾孙,②式耜(sì):即瞿式耜,和张同敞同为抗清名臣。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1)或.败奔()(2)军中以是服.同敞()(3)适.同敞自灵川至()(4)乃幽.之民舍()12.用“/”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

(限两处,2分)虽异室声息相闻两人日赋诗倡和13.翻译句子。

(4分)(1)每出师,辄跃马为诸将先。

(2分)(2)昔人耻独为君子,公顾不许同敞共死乎?(2分)14.根据选段内容,分析张同敞的人物性格。

(3分)(四)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材料一什么是盲盒盲盒,最初源自日本,里面通常装的是动漫、影视作品的衍生玩偶,或者是由设计师独立造型的玩偶。

之所以叫盲盒,是因为盒子上并没有标注款式,买到哪一款、会不会买到同款都是随机的。

一般盲盒都会成系列售卖,每个盲盒内装一款,款式之间的动作、表情、服装都有细微变动,以便提升产品复购率。

盲盒的单价不算高,一般在39-69元之间。

盲盒的系列多,新品不断;且每个系列中有“隐藏款”和“限量版”,很多时候,你即使一次性买了一大箱,也不一定能买到心仪款。

(摘编自《盲盒经济》“新浪财经”2019年9月16日)材料二盲盒的魔力天猫2019年8月在chinaJoy发布的《95后玩家剁手力榜单》显示,有近20万消费者每年在天猫上花费2万余元收集盲盒。

另外,据新京报报道,一对夫妇,4个月花了20万元在盲盒上;一位60岁玩家,一年买盲盒花了70多万。

而一个正常售卖的盲盒价格并不贵,关键在于消费者购买的数量相当庞大的。

对此旁观者纷纷表示困扰,到底盲盒有何吸引力,为什么盲盒玩家对盒子里的玩偶如此执着?通过网络调查,总结影响盲盒玩家消费的主要购买因素:收集。

很多玩家购买盲盒的主要原因是为了盒子里的玩偶,外表可爱,做工优良的玩偶会吸引玩家购买,更多玩家只是单纯沉迷于收集各式各样的玩偶。

有部分玩家表示,“抽”盲盒感觉就像是抽奖,这种不确定性带给玩家极大的刺激。

玩家为了享受抽到“隐藏款”时的惊喜和满足感而大量购买盲盒。

也有喜好给玩偶改装的玩家,或者在多次购买之后,会将手中不喜欢或重复的款式与其他玩家交换,形成了一条新型社交链条,也成为玩家难以出“坑”的原因之一。

年轻人追求强烈的个性化,他们从眼前的生活到诗和远方都难以达成认同,再加上很多人都是独自一人在大城市浮沉,在某种程度上一个个孤独的“空巢青年”诞生了。

而盲盒成功击中了孤独寂寞人群的心灵慰藉需求,这种为情感而买单也是新消费时代的必然趋势之一。

(摘编自“艾媒网”《盲盒商业模式舆情大数据监测报告》)材料三“炒盲盒”引起社会广泛舆论由于部分类型的盲盒数量有限,粉丝却数量庞大,因此产生“炒盲盒”现象,有媒体表示,“炒盲盒”比“炒鞋”利润更高,据调研显示,18.3%的网民不理解购买盲盒的意义;24.9%的网民认为“炒盲盒”是跟风现象;56.8%的网民呼吁理性消费。

《中国青年报》在一篇评论里说,青少年追捧盲盒,表达了他们对生活惊喜的期待,也是一种童心的延续。

令人不安的是,盲盒背后的炒作者、投机者可能将消费者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变作一种资本的游戏。

对于普通玩家来说,切勿盲目跟风。

《新华网》记者写道:如果在自己经济能力许可范围内,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把盲盒当作一种“不买怡情”的爱好,似无不可。

显然,这些年轻人对于市场风险的识别,对于自我欲望的把控还远远不够,等到发觉已经泥足深陷的时候,戒掉买买买的瘾就很难了。

更不用说喜欢盲盒的还有很多未成年人,更容易受到影响和煽动,也更容易失去控制,最终上瘾。

材料四盲盒经济何去何从面对不断崛起的盲盒经济,显然有必要提醒年轻人节制消费、避免成瘾。

当然,这也有赖于监管部门进一步规范市场,对交易不透明以及各类违规炒作,及时清理打击,保证这一新型行业能够良性运转。

(摘自《新京报》)毫无疑义,盲盒经济之所以成为盲从,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忽视了盲盒的文化特质,如此一来,盲盒经济必然会被庸俗化、边缘化。

显然,盲盒经济作为一种消费行为,离不开民族文化的滋润,倘若是没有了文化特质,盲盒经济就会失去深刻的寓意和韵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