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株洲清水塘工业污染区的调查报告

株洲清水塘工业污染区的调查报告

株洲清水塘工业污染区的调查报告摘要:面对治污资金紧缺的问题,株洲市治污项目融资组积极筹集资金,加大了投入力度。

目前,项目融资组筛选污染整治项目共86个,争取了国家发改委国债资金1.24亿元。

另外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一年来该区有治理任务的单位,通过多渠道筹集和落实治理资金9.93亿元。

其中,国家和省专项资金1.59亿元,企业自筹和银行贷款8.34亿元。

株洲是个有名的工业城市,位于株洲市石峰区的清水塘工业区,是全国有名的工业污染区。

曾听有人这样作词形容:“清水塘,水不清,天不蓝,晴天雨天雾朦朦,黄龙黑龙舞长空。

”是很贴切的形容,去过那的人都知道,不仅灰尘很大,还有呛人的毒气。

那里不仅是工业区,也有住宿区,大量污染严重危害了居民的生命健康,也破坏了当地的环境。

严重的污染,不仅影响了百姓的生活,损害了株洲的形象,更重要的是,它对株洲的可持续发展埋下了严重隐患。

一直以来,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的积极措施。

为了更清楚的了解污染的状况及其治理情况,我们也去到了清水塘工业区的一些工厂,排污处和污水处理厂。

清水塘工业区包括了各种以工业为主的企业,主要有株洲冶炼厂,化工厂,水泥厂,氮肥厂,塑料厂等。

清水塘工业区是国家“一五”、“二五”期间重点投资建设的重工业区,是株洲市城区重要的工业组成部分。

在50多年的建设后,形成了以有色冶金、化工、建材为主导的重工业区产业群。

但是在发展的同时,也将大量的工业“三废”留在清水塘。

三废即废气、废水、废渣,而清水塘工业区是典型的“三废俱全”,且“三废俱兴”的地区。

清水塘地区产生的巨大污染让株洲尝尽苦头。

株洲市市长颜石生曾说过:“清水塘工业区环境污染的严重状况可以用“3、4、5、6、7、8、9”来概括。

2003年该区域实现工业总产值79亿元,约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0%;区域空气污染负荷占全市城区的40%;消耗工业燃煤200万吨,占全市工业燃煤量的50%;排放工业废水5000多万吨,占全市工业废水排放量的60%;排放工业废气280亿立方米,占全市工业废气排放量70%多;排放二氧化硫7万多吨,占全市二氧化硫排放量的80%;排放汞、砷、镉、铅等有毒重金属34吨,占全市有毒重金属排放量的90%以上。

”可以看出,该区消耗工业燃煤占全市一半,而废水、废气、有毒气体、有毒重金属排放占全市很大部分,还可以看出该区域实现了较多的工业总产值。

人们普遍认为,清水塘地区的严重污染,是工业结构及历史原因造成的。

清水塘是我国典型的老工业基地,相当一部分企业是在“一五”或“二五”计划期间建成的。

其中有我国主要的铅、锌生产出口基地株洲冶炼集团,被誉为中南地区最大的基本化工原料生产基地株洲化工集团,以及湘江氮肥厂、株洲华银火力发电公司等一批省内举足轻重的骨干企业。

数以千万吨计的化工产品从这里源源不断流向全国各地,有力地支持了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

工业业绩辉煌的背后,也欠下了一笔笔环境债。

受认识水平、技术条件诸历史和现实因素的限制,投入环境治理的经费极其有限。

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建厂历史长,部分产品的生产工艺、技术装备落后,大部分设备老化,资源消耗高,利用率低,排污量大,污染成份复杂,致使对环境污染日重,甚至影响到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经过多年治理,清水塘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明显下降,但环境问题远未得到根本解决。

这些污染到底已经对周边环境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和破坏,我们来到了株洲。

赴清水塘实地考察,我们更真实地感受到污染的严重程度。

经过冶炼厂途中,车开过马路扬起一片粉尘,让人不能呼吸也不能睁眼,排水沟里的水五颜六色,还散发着恶臭。

在接近一正生产的水泥厂时,看到大量白色粉尘排放出来,还有堆放在冶炼厂生产区大量的废渣已经堆积成一座小山。

当我们来到湘江霞湾河段,竟然看到大量黄色浑浊的污水没有经过任何处理就流入了湘江。

不敢想象下游的饮水源就来自这里,据资料显示,“在湘江霞湾河段,断面水质为IV类,有时甚至劣于V类,成为湘江水质最差断面。

由于重金属的污染,湘江下游经常出现汞、镉等污染因子超标。

”这样的水源严重危及了长潭两市饮用水源安全。

清水塘区域内有三条溪流直通湘江,它们已演变为排污渠,完全丧失了使用功能。

当地人在遇到外地人的时候,往往会指着随处可见的几根大烟囱说“那就是清水塘的标志,也是曾经令株洲人自豪的标志。

”的确,它们记载了清水塘工业过去的辉煌。

有各工业厂生产的铅、锌、硫酸,数千万吨的化工产品从这里源源不断输送到全国各地,为我国工业现代化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清水塘工业区的空气质量劣于三级,酸雨污染严重,曾多次发生大面积烟雾事件。

多年监测表明,该地区一些地段已不再适宜进行农业生产和生活居住。

这些烟囱成了株洲空气污染的罪魁。

清水塘区内有工业烟囱147个,当地居民告诉我们,以前,清水塘的天空有“五色龙”盘踞—烟囱排出的水泥粉尘,重金属粉尘、烟尘、含二氧化硫、氯化氢废气,五颜六色,在天上形成了白色、黄色、黑色烟龙交织的“奇观”。

现在经过治理后,“龙”才稍细了一些。

高大的烟囱呼呼地向外吐着浓烟,将大量的烟尘、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喷射到城市的上空,严重污染了城市的空气,影响了居民的生活。

附近居民都有这样的体会:新栽种的盆景、树木、花草,很可能过几天就会变黄、枯死。

而附近的绿色植物除了比较能抗毒气的,其他的都会变黄或慢慢枯死。

有风的日子,绝对不能在屋外晾衣服,有时在炎热的夏天,也不能打开窗户通风透气。

从外面回来再看衣领上的颜色,满是灰尘。

有时出去眼睛可以感受到明显的刺激而睁不开眼,还会被刺激的流泪。

这些都是可见可感的,能判定大气污染在影响人们生活、危害人们身体,但不能全面表明这些大气污染造成的损害。

低浓度大气污染物的长期作用,可引起呼吸道的一系列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及肺气肿等呼吸系统疾病;还有资料表明大气污染已成为冠心病、动脉硬化、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

此外,大气污染会降低人体的免疫力。

抗病能力的下降,会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毫无疑问,不洁的空气越来越严重地危害当地居民的健康,如果不采取积极措施减少大气污染物,人们患上疾病的几率就会慢慢上升。

而当前最重要的,是对危险的污染物进行有效的治理和监测。

正在进行中的株洲清水塘工业区排污整治工程中,涉及到治理大气污染的有湖南株冶火炬金属股份有限公司锌I系统气制酸工程。

株冶锌I系统长期以来受到烟气处理的“瓶颈”制约,由于烟气得不到妥善处理,不得不实行限产压产,系统产能得不到充分发挥。

该项目建设目的是有效治理湘江流域下游汞、镉、铅、砷等重金属水污染以及二氧化硫、汞等大气污染,改善清水塘地区的环境质量,充分系统的产能,同时能利用烟气中二氧化硫制酸,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工程总投资15404万元,其中企业自筹6120万元,银行贷款3284万元,申请国家专项资金6000万元。

该工程主要治理的气体污染是二氧化硫,在各种常见的气体污染物中,二氧化硫被认为是对人体健康危害最大的气体之一。

浓度超过约1微克时,它就能对人产生影响,虽然有些人能忍受5倍以上的浓度。

但长时间呼进会带给身体伤害,所以该工程能够全面实行将大大减轻大气污染对居民的危害。

还有同样主要治理二氧化硫的湖南智成化工有限公司威尔曼一洛德法锅炉烟气回收二氧化硫工程。

该公司热电厂每年排放约1.8万吨二氧化硫,是长期困扰和污染清水塘工业区并扩散波及长株潭城市群的重要污染源。

该项目以综合回收烟气中二氧化硫为目标,并应用循环经济的原理将回收的二氧化硫作为该公司生产保险粉的原料,使硫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本项目成功实施,将为我国从锅炉烟气中回收二氧化硫提供一条新的治理途径,具有一定推广价值和示范效应,同时也为湖南乃至全国高硫煤的应用提供了新的途径。

工程总投资11136万元,其中企业自筹4109万元,银行贷款3027万元,申请国家专项资金4000万元。

关于水污染,我们来到霞湾污水处理厂进行了实地考察。

在途中我们特意来到湘江霞湾河段,亲眼目睹了大量未经任何处理的生活和工业污水如黄河般流入湘江。

污水不仅散发出难闻冲人的气味,还含有大量的杂质并泛着泡沫,其中还有不可肉眼看到的有害物质如重金属等。

污水的排放严重破坏周边的土壤和植物。

而据我们了解后知道,经过省环保局和株洲市政府核查,株洲清水塘工业区霞湾港流域和铜塘港流域部分排污主要来源于新城化工厂、选矿药剂厂、硫酸铜厂、株洲玻璃厂、宝丽纺织品印染厂等,仅炼铟企业就达10多家,外排水中总镉超标上百倍,令人触目惊心。

重金属超标最严重的是炼铟企业,它们大多没有办理合格的环保审批手续,生产时工业废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排而来。

根据国家环保法律规定,凡有“三废”排放而没有“三废”处理能力的企业,必须停产整顿,甚至关闭。

但是现在这些企业还是在大肆生产。

曾看过报纸上以“株洲霞湾污水处理厂环保验收不合格”为题,报道了由于区内企业未达排污标准,进水水质重金属严重超标,导致国家投资上亿元的环保设施难有作为。

而污水处理厂的不合格,也引起了株洲市政府的高度重视,组织了环保、公安、工商等部门对排污企业进行追踪严查,强化治理,提高污水处理厂的进水质量;同时,还加强污水处理厂网管设施规范化管理,强化进水质量监控,确保进水和出水水质基本达标。

终于,在整顿之后,霞湾污水处理厂又投入了使用,从相关部门获悉,自正式投入运行以来,霞湾污水处理厂的设备和输排管网运转正常,城区污水处理率为22.9%,高于省政府规定的目标,出水水质符合省环保局的批复要求。

霞湾污水处理工程由霞湾污水处理厂和霞湾港、铜塘湾港污水截流干管组成,采用氧化沟处理工艺技术,日可处理污水10万吨。

该污水处理厂开机率达95%以上,污水处理总量1897.5万吨,日均处理6.32万吨。

据省环保监测中心站现场监测:出口水质悬浮物、氨氮、总磷、石油类等处理率达到或超过省环保局的有关指标要求,符合相关排放二级标准。

该污水处理厂如能正常运转,则能够有效地治理清水塘区域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的污染,进一步削减湘江流域污染,改善湘江水质。

株洲市霞湾污水处理厂是湖南省利用第四批日本海外协力银行资金贷款建设的湘江流域环境污染治理工程项目之一,也是该市第一个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

工厂位于石峰区铜霞路,厂区占地面积58.31亩,截流干管总长8.5公里,总资产1.2亿元。

采用氧化沟处理工艺。

工厂于2002年1月份投入的试运行。

它的运行能有效地缓解株洲市清水塘地区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的污染,进一步改善湘江水质,保障湘江下游湘潭市和长沙市生活饮用水源的安全,对改善株洲投资环境、加快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

我们还参观了污水处理厂的氧化沟,污泥泵房,沉池,配水井,看到了处理污水的一系列流程。

这里正在处理着各工厂排放的污水废水,相对的也正有大量未经过任何处理的污水排放到湘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