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桥梁施工组织方案

桥梁施工组织方案

桥梁施工组织方案一.编制依据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2.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GF80/1-2004)3.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01-97)4.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 (JTJ076-95)5. 《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6.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7. 本工程建筑及结构施工图纸.8. 其他有关技术规范和规程.二.工程概况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桥形布置。

黄河大桥是一级公路上的一座斜拉桥,中心桩号为k76+480。

桥区地貌单元为平地丘陵区,周围多为水稻田,地表植被极为发育桥位区地势平坦,场地平阔,交通便利,根据地质钻孔。

工程所在地覆盖层主要为粉质粘土,粉细砂和卵石等。

厚度约为~.物质力学性质良好。

覆盖层具有埋藏小,厚度小,可钻性好,不伏基岩为砾石,局部夹砂岩,岩性较简单,埋藏浅,工程地质条件好等特点。

黄河大桥为整体式桥梁,其混凝土连续T梁,桥长540m。

主要设计标准:设计荷载: 公路-I级.桥面宽度:+.防震设计:地震动峰加速度设计系数按VI设防.设计洪水频率:1/30年.1三.施工准备(一)技术准备1、熟悉招标文件,施工技术规范及验收规范,认真察勘现场,对河流深度走向进行摸底,并了解施工地段原水系走向。

认真阅读施工设计图做好技术交底,掌握设计要求。

2、建立工地试验室,试验室负责进场材料检验,进行集料筛分试验,混凝土现场检测,工程质量的控制试验。

进场试验设备报请计量部门检验标定,并报质量监督站资质认可。

在充分调查和试验后,及时将调查与试验结果报监理工程师,如所调查与试验的结果与图纸不符时,应提出解决方案报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方可实施。

3、施工测量根据业主提供的导线点和水准点资料,项目经理部组织测量人员进行复测,恢复已移动或损坏点位,测量资料报监理审查合格后,进行导线加密工作,并对中线进行复测,埋设护桩,做好标记,并报监理工程师核查。

施工测量的精度应符合《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的要求,施工放样还应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的规定。

同时注意定期检测。

(二)现场准备检查桥位处是否有障碍物,如有及时清理。

预制场地和材料堆放地进行平整处理。

对各种原材料取样复试检查。

合格后及时进场备用.四.施工工艺.(一)施工程序1 .制作程序:场地整平T放线T挖土3〜4m深T夯实基底,抄平放线验线T铺砂垫层T 垫木或挖刃脚上模T安设刃脚铁件、绑钢筋T支刃脚、井身模板T浇筑混凝土T养护、拆模T外围围槽灌砂T抽出垫木或拆砖座。

2 .下沉程序:下沉准备工作T设置垂直运输机械、排水泵,挖排水沟、集水井T挖土下沉T观测T纠偏T沉至设计标高、核对标高T降水T设集水井、铺设封底垫层T底板防水T 绑底板钢筋、隐检T底板浇筑混凝土T施工内隔墙、梁、板、顶板、上部建筑及2辅助设施T回填土。

(二)沉井制作1. 在软弱地基上制作沉井,应采用砂、砂砾或碎石垫层,用打夯机夯实使之密实,厚度根据计算确定。

2. 当地基土质较好,宜分节一次制作完成,然后下沉;对于较高(> 12m的沉井应先挖下3〜4m 土方,在基坑中一次制作下沉,或分节制作,分节下沉,以减少沉井自由高度,增加稳定,防止倾斜。

3 .沉井制作宜采取在刃脚下设置木垫架或砖垫座的方法,其大、小和间距应根据荷重计算确定。

安设钢刃脚时,要确保外侧与地面垂直,以使其起切土导向作用。

4 .沉井刃脚及筒身混凝土的浇筑应分段、对称均匀、连续进行,防止发生倾斜、裂缝。

第一节混凝土强度等级达到70%,始可浇筑第二节。

5.浇筑的筒身混凝土应密实,外表面平整、光滑。

有防水要求时,支设模板穿墙螺栓应在其中间加焊止水环;筒身在水平施工缝处应设凸缝或设钢板止水带,突出筒壁面部分应在拆模后铲平,以利防水和下沉。

(三)沉井下沉1 .下沉前应进行井壁外观检查,检查混凝土强度及抗渗等级,并根据勘测报告计算极限承载力,计算沉井下沉的分段摩阻力及分段的下沉系数(>1 15〜1 . 25),作为判断每个阶段可否下沉,是否会出现突沉以及确定下沉方法及采取措施的依据。

2 .下沉前应分区、分组、依次、对称、同步的抽除(拆除)刃脚下的垫架(砖垫座),每抽出一根垫木后,在刃脚下立即用砂、卵石或砾砂境实。

3 .小型沉井挖土多采用人工或风动工具;大型沉井,在井内用小型反铲挖土机挖掘。

挖土须分层、对称、均匀地进行,一般在沉井中间开始逐渐挖向四周,每层高0. 4〜0. 5m, 沿刃脚周围保留0. 5〜宽的土堤,然后沿沉井壁,每2〜3m 一段向刃脚方向逐层全面、对称、均匀的削薄土层,每次削5〜10cm,当土层经不住刃脚的挤压而破裂,沉井便在自重作用下均匀垂直挤土下沉,使不产生过大倾斜。

各仓土面高差应在50cm以内。

34 .在挖土下沉过程中,工长、测量人员、挖土工人应密切配合,加强观测,及时纠偏。

5.沉井下沉多采用排水挖土下沉方法,常用方法是:设明沟、集水井排水,在沉井内离刃脚2〜3m 挖一圈排水明沟,设3〜4个集水井,深度比开挖面底部低1. 0〜1 . 5m,沟和井底深度随沉井挖土而不断加深。

在井壁上设离心式水泵或井内设潜水泵,将地下水排出井外。

当地质条件较差,有流砂发生的情况,可在沉井外部周围设置轻型井点、喷射井点或深井井点以降低地下水位,或采用井点与明沟排水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降水。

6 .沉井下沉观测方法为在沉井外壁周围弹水平线,井筒内按4等分或8等分标出垂直轴线,各吊线坠一个,对准下部标板来控制。

观测时间,每班三次,接近设计标高时两小时一次。

随时掌握分析观测数值,当线坠偏离垂线达50mm 或标高差在100mm ,应立即纠正。

挖土过程中可通过调整挖土标高或劳动力进行纠偏。

7 •筒壁下沉时,外测土会随之出现下陷,与筒壁间形成空隙,一般干筒壁外侧填砂,保 持不少于30cm 高,随下沉灌入空隙中,以减小下沉的摩阻力,并减少了以后的清淤工作。

雨季应在填砂外侧作挡水堤, 以阻止雨水进入空隙, 防止出现筒壁外的摩阻力接近于零, 而导致沉井突沉或倾斜的现象。

8 •沉井下沉接近设计标高时,应加强观测,防止超沉。

可在四角或筒壁与底梁交接处砌 砖墩或垫枕木垛,使沉井压在砖墩或枕木垛上,使沉井稳定。

9 .沉井下沉出现倾斜,如调整挖土仍不能纠正时,可加荷调整,但若一侧已到设计标高, 则直采用旋转喷射高压水的方法,协助下沉进行纠偏。

10.沉井挖出之土方用吊斗吊出,运往弃土场,不得堆在沉井附近。

(四)沉井封底1 •沉井下沉至设计标高,再经2〜3d 下沉稳定,或经观测在8h 内累计下沉量不大于 10mm , 即可进行封底。

2 •封底前应先将刃脚处新旧混凝土接触面冲洗干净或打毛,对井底进行修整使之成锅底形,由刃脚向中心挖放射形排水沟,填以卵石作成滤水盲沟,在中部设2〜3个集水井与盲 沟连通,使井底地下水汇集于集水井中用潜水电泵排出,保持水位低于基底面0• 5m 以下。

4 3•封底一般铺一层 150〜500mm 厚卵石或碎石层,再在其上浇一层混凝土垫层,在刃脚 下切实填严,振捣密实,以保证沉井的最后稳定,达到50 %强度后,在垫层上铺卷材防水层,绑钢筋,两端伸入刃脚或凹槽内,浇筑底板混凝土。

4 •混凝土浇筑应在整个沉井面积上分层、不间断地进行,由四周向中央推进,并用振动 器捣实,当井内有隔墙时,应前后左右对称地逐孔浇筑。

5 •混凝土养护期间应继续抽水, 待底板混凝土强度达到 70%后,对集水井逐个停止抽水, 逐个封堵。

封堵方法是将集水井中水抽干,在套管内迅速用干硬性混凝土填塞并捣实, 然后 上法兰盘用螺栓拧紧或四周焊接封闭,上部用混凝土垫实捣平。

5 第三部分施工进度计划在当地因为交通量大,为了满足运营需修一座黄河大桥。

黄河大桥全长540M 。

由于黄河 大桥是一级公路上的一座斜拉桥, 修建难度较大,要求对现场进行合理规划,保证施工现场 布置科学合理,工序安排恰当。

确保工程在合同工期2011年6月20日一一2011年7 月1日2011年8月1日——2011年9月10日 2011年9月10日——2011年9月30日 2011年9月30日——2011年10月25日 2011年10月25日——2011年11月1日 第四部分 施工总体部署、施工总体安排1、组织机构设置为了保证中标后工程施工能高质量进行,我公司将在全司范围内抽调技术水平高,施工管 理经验丰2•沉井施工3•承台施工4•主墩施工5•支座安装及扫尾富的人员组成项目经理部,以保证任务的顺利完成。

2、人员、设备安排根据本合同段的工作内容及工作量,我司将本标段内投入挖掘机1台,平地机2台,稳定拌合机1台,砼拌合机3台,钢筋加工设备一套,模板一套,装配式支架若干,各类技术人员26人,技术工人19人。

3、人员、设备准备周期参加本合段的技术管理人员将在签订合同后5天内进入施工现场,各类工程技术人员将按照施工进度网络计划中的分项工程最早开工时间提前进入各自作业场地,施工机械设备将在接到中标通告书5天内全部进入现场。

4、人员、设备、材料进场方法项目经理部人员及技术人员通过自有车辆进入工地,各种施工机械通过公路运输进入工地,施工工地所需材料(砂、石料)由当地外购,普通钢材、水泥、等通过公路运输进入工地。

5、质量等级:合格二、施工进度计划6初步施工总体进度计划(见施工总体进度计划安排)三、保证工期和质量的措施:1、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计划接到中标通知后,经理部将按照本投标书的施工组织设计,结合现场的具体情况,在保证总工程期的前提下制定出详细全面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出操作性强的计划,并力求做到:⑴保持工程的连续性,使各工序之间在时间上紧密衔接、不发生不合理的中断现象。

⑵保证施工过程的协调性。

使施工阶段各工序之间在施工能力上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使各施工环节的劳动力、材料供应、生产效率和设备数量相互协调,不发生脱节和比例失调现象,避免突出赶工期所造成的设备和资金损失,以最小的劳动消耗取得尽可能大的生产成果。

经优化的施工进度计划经报请业主和监理工程师批准后,经理部将具体内容分解到下属施工队,并由施工队制定详细的月、旬网络作业计划,并逐步逐项下达到各工段班组,各项目分部随时检查各工段班组的施工情况,找出影响施工的原因并每10日对网络计划进行调整,经理部按月检查总体计划实行情况,及时解决设备、人员、材料和资金方面存在的问题。

2、合理调配设备人员、资金:拟投入本工程的设备均为近几年从国内购置的专用设备,施工人员的技术等级多数已达到中级以上,具有从事本工程施工的丰富经验,施工中项目部将根据生产计划及各种设备的状况和生产能力进行合理组合,在主要项目和主要岗位安排技术水平高、经验丰富、责任强的施工人员跟班作业,同时保证施工生产垫付资金的及时到位,在关键项目上,资金留有余地,以应付随时发生的问题,避免资金拖欠导致施工中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