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滨海园区围垦北区横二路( 春晓路) 工程
( 一标段)
强
夯
降
水
施
工
方
案
一、工程概述
横二路由于均位于围垦吹填土内, 项目场地表面以下1.7~3.1m为最近吹填土, 为确保道路通车期间路面能够保持良好的平整度, 路施工前需对路基进行加固处理, 本次设计采用”排水固结+强夯”的综合处理法对吹填土地基进行加固处理, 即先采用井点降水降低路基范围内地下水位至吹填土层以下, 而后采用强夯法进行连续夯击, 夯击完成1~2周后, 待土体稳定, 即可实施路床及路面结构。
自上而下土层结构:
1、冲填土: 灰褐色, 松散, 稍湿一湿, 密实度不均匀, 以粉土为主充填; 层厚1.00~2.60m,层底标高0.41~2.91m.
2、淤泥质粉质粘土夹粉土: 褐黄色, 具微层理构造, 见Fe、Mn质氧化斑痕, 淤泥质粉质粘土流塑-软塑, 摇振反应慢, 稍有光泽, 韧性中等, 干强度中等, 属中高压缩性。
层厚2.40~5.30m, 层底标高-2.51~0.20m.本层土除在名塘处有所损失外, 其余全场地分布。
3、粉砂夹粉土: 青灰色, 中密-密实, 饱和, 含少量云母, 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和长石, 颗粒分选性好, 级配较好, 粉土夹层厚度约5~8cm,层厚7.30~7.80m, 层底标高-10.21~-9.65m。
本层土全场地分布。
4、粉砂: 青灰色, 中密-密实, 饱和, 含少量云母, 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和长石, 颗粒分选性好, 级配较好, 质地较纯, 本
层土未钻穿。
吹填土工程特征:
吹填土其成分和分布规律与所吹填泥砂的来源及吹填时的水力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大多数情况下, 吹填的物质是粘土和粉砂, 在吹填管口处, 沉积的土粒较粗, 远离管口方向逐渐变细, 在吹填区排水口(喇叭口门)位置最细, 一般分布为淤泥质土, 反映出水力分选作用的特点。
有时在吹填过程中, 由于泥砂的来源有所变化, 造成填土在纵横方向上的不均匀性。
吹填土由于土的颗粒粗细的不均匀分布其含水量也是不均匀的, 土的颗粒愈细, 排水愈慢, 土的含水量也越大。
吹填土的工程性质与其颗粒组成有密切关系, 对于吹填管口附近含砂量较多的区域, 透水性好, 地下水排泄通道通畅, 排水效果好一些; 距离吹填管稍远区域, 砂粒减少, 粘粒含量增多, 透水性减弱, 含水量较大, 吹填初期土粒一般呈过饱和状态; 在远离吹填口, 接近出水口处, 一般是厚层的含粘土颗粒较多的粘性土, 含水量较大, 一般大于液限, 由于土粒很细, 水分难以排出, 土体形成初期呈流动状态, 经自然蒸发后, 表面形成龟裂, 但下部依然处于流塑状态, 稍加扰动, 即会出现触变现象。
本场地吹填土由于吹填后固结时间短、含水量大、地下水埋深浅, 其天然地基承载力很小, 给施工造成极大困难, 因此对该土层进行强夯处理, 必须首先解决降水、排水问题。
二、施工准备
2.1、现场准备
( 1) 施工前做好机械设备的检修就位、劳动力安排、场地规划、材料堆放、临设、防火、排水等项工作。
( 2) 开工前, 应做好定位坐标、高程引入工作, 定位情况需经有关部门校核准确无误后方能根据施工图测放施工线。
( 3) 由于尚未提供场地内地下障碍物详细资料, 施工前必须探查清楚, 提出排除或保护措施, 实施后方能正式开工。
( 4) 施工平面布置, 本着合理、节约、满足施工要求, 便于管理的原则, 在业主指定的场地内布置临时设施。
( 5) 现场临时设施采用彩钢板房。
搭设按照城市消防标准进行布置, 备足充分的消防器材。
做好水源电源的准备工作。
( 6) 场内根据不同用途和标准, 设置排水沟, 设置专用垃圾池等设施, 防止对环境的污染。
( 7) 根据现场踏勘情况, 施工现场场地条件较好, 为确保设备及材料运输到位, 施工现场内根据既有物品的堆放情况及平面布置的变化情况布置临时道路, 在临近出口处设置洗车场, 防止泥土等杂物带出现场。
现场必须保证交通顺畅, 材料进出方便, 满足施工要求。
道路两侧设排水沟, 及时排除雨水。
( 8) 现场的零星材料如: 各种小五金、电料等则堆放在材料库内, 材料员统一管理发放。
(9)原材料选用合格产品。
2.2、技术准备
( 1) 会同有关单位搞好现场交接工作, 详细复核有关红线点, 布设现场控制点。
( 2) 具体施工前, 先进行取土钻勘和静力触探试验, 查明土层厚度变化情况。
( 3) 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认真学习施工图纸, 了解施工图纸设计意图, 全面熟悉和掌握施工图纸的全部内容, 提出改进设计便于施工的合理化建议。
( 4) 阐明施工工艺和主要项目的施工方法, 劳动力组织和工程进度、质量和安全的保证措施, 收集已施工的各种经验性的资料, 针对本工程的特点和难点, 编制切实可行的分项施工方案。
( 5) 在工程开工前, 工程技术负责人分别组织参加施工的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应结合具体操作部位、特殊工序和施工难点的质量要求、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进行交底。
技术交底采取”分层三级”制, 即技术负责人组织各分项技术人员向班组长和质检员交底, 班组长和质检员接受交底后要认真重复地学习。
班组长接受交底后要组织工人进行重复学习, 认真贯彻执行。
(6)专业工种应进行短期专业技术培训、复测及验收工作。
2.3、机具、材料准备
( 1) 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中设备材料计划落实好设备配置, 并及时维护, 使所有机械处于正常状态, 满足施工的需要, 不影响施工的进度和质量。
( 2) 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材料计划对材料计划细化, 分批进场, 编制各项材料计划表, 对各种材料的入库, 保管和出库制订完善的管理办法, 同时加强防盗、防火的管理。
三、施工方法
3.1、表层预处理
冲填土自重固结未完成, 含水量应大于40%, 局部有泥浆, 流动, 强度极低, 承载力极低。
为确保地基处理的安全施工及保证地基处理质量, 应先对土体进行预处理, 使地基部份排水固结, 达到一定的强度。
预处理采用专用机械, 对表体土层进行低能量的扰动, 应用动力固结原理, 提高表层土体强度, 以满足一般施工在表层的行走、安全施工。
将挖掘机铲令部插入地面, 使其前后摇动, 扰动点密度为5~6m, 每个点摇动3~5min, 过1~2 min钟后地下水就会从地表象喷泉一样冒出地面, 随后场地便形成一片”汪洋”, 住地而形成象火山一样的”微地貌”景观, 地下水沿着预先挖好的明沟排出场地或用水泵抽出现场, 翌日挖掘机、推土机等设备即可在地面上自由行止而不下陷。
3.2、水平真空排水体管线
(1)水平向真空排水体管线, 以一定间距, 纵向单层或多层埋入土中, 埋入深度2.00m, 水平间距6.00m, 具体视土层情况及设计要求定。
(2)真空泵主要为水循环真空泵。
(3)水平向真空排水管线, 以外包裹滤膜的滤管为主体, 直径采用Φ50, 排水体端头, 采用Φ50PVC管引出地面。
PVC管与滤管之间采用软胶管连接, 连接的接头应严密。
注意事项:
(1)真空系统运行时, 应保证负压真空的连续性, 正常出水规律为”先大后小, 先浑后清”。
在运行过程中应经常观察, 如出现不出水等异常情况, 应立即检查管路是否漏气、真空管是否堵塞, 发现情况后及时纠正, 若情况严重时要求重新埋设。
(2)真空管口应有保护措施, 防止杂物掉入管内。
(3)为防止滤网损坏, 在水平向真空体管线放入前, 应认真检查, 以保证滤网完好;
(4)埋设时确保管道的顺直、并有一定的松施度, 按设计要求将真空排水体埋设到准备位置;
(5)真空排水体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及刚度, 满足土体对其的压力及强夯击密时的挤压力。
(6)真空排水体排水, 强夯击密前包括强夯过程中均应运行, 运行时间与第二遍强夯击密同时结束。
3.3、夯实
3.3.1、试夯区选择与试夯目的
在强夯范围内不同区域各选择一块有代表性的区域( 20m×20m) 作为试夯区, 由各方现场共同确定, 采用夯锤直径D=2.0~2.2m, 夯锤重15-26T, 夯击能量和每点夯击数暂按设计要求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