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浆距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系统
【摘 要】风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受到全球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就变桨
距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系统进行了分析,发现采用新型控制系统后,保持了发电
机功率的稳定输出,减少了风机不稳定功率对电网的影响。
【关键词】额定功率;变距控制;速度控制;功率控制
21世纪,风力发电机组的可靠性已经不是问题。与定桨距风力发电机组相
比,变桨距风力发电机组具有在额定功率点以上输出功率平稳的特点。所以变桨
距机组适合于额定风速以上风速较多的地区,这样发电量的提高比较明显。
1 变桨距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系统
新型变桨距控制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
在发电机并入电网前,发电机转速由速度控制器A根据发电机转速反馈信
号直接控制;发电机并入电网后,速度控制器B与功率控制器起作用。功率控
制器的任务主要是根据发电机转速给出相应的功率曲线,调整发电机转差率,并
确定速度控制器B的速度给定。
2 变距控制
变距控制系统是一个随动系统,其控制过程如图2所示。
变桨距控制器是一个非线性比例控制器,它可以补偿比例阀的死带和极限。
变距系统的执行机构是液压系统,节距控制器的输出信号经D/A转换后变成电
压信号控制比例阀,驱动液压缸活塞,推动变桨距机构,使桨叶节距角变化。活
塞的位移反馈信号由位移传感器测量,经转换后输入比较器。
3 速度控制
变桨距风力发电机组的速度控制包括两个部分,即:速度控制A和B。
3.1 速度控制A(发电机脱网状态)
转速控制系统A在风力发电机组进入待机状态或从待机状态重新起动时投
入工作,在这些过程中通过对节距角的控制,转速以一定的变化率上升。控制器
也用于在同步转速时的控制。当发电机转速在同步转速±10r/min内持续1s发电
机将切入电网。发电机转速通过主轴上的感应传感器测量,每个周期信号被送到
微处理器作进一步的处理,以产生新的控制信号。
3.2 速度控制B(发电机并网状态)
发电机并入电网后,速度控制系统B起作用。速度控制系统B受发电机转
速和风速的双重控制。在达到额定值前,速度给定值随功率给定值按比例增加。
额定的速度给定值是1560r/min,相应的发电机转差率是4%。如果风速和功率输
出一直低于额定值,发电机转差率将降低到2%,节距控制将根据风速调整到最
佳状态,以优化叶尖速比。
如果风速高于额定值,发电机转速通过改变节距来跟踪相应的速度给定值。
功率输出将稳定地保持在额定值上。在风速信号输入端没有低通滤波器,节距控
制对瞬变风速并不响应。
与速度控制器A的结构相比,速度控制器B增加了速度非线性化环节。这
一特性增加了小转差率时的增益,以便控制节距角加速趋于0。
4 功率控制
为了有效地控制高速变化的风速引起的功率波动,新型的变桨距风力发电机
组采用了RCC技术。通过对发电机转子电流的控制来迅速改变发电机转差率,
从而改变风轮转速,吸收由于瞬变风速引起的功率波动。
功率控制系统如图5所示。
该控制系统由功率伺服环(内环)和通过测量转速产生功率参考曲线(外环)
两部分构成,称为双闭环控制。
外环,是转速控制环,使输出交流电频率控制在50Hz。
内环,也就是功率控制环,实际上是一个发电机转子电流控制环。转子电流
控制器由快速数字式PI控制器和一个等效变阻器构成。它根据给定的电流值,
通过改变转子电路的电阻来改变发电机的转差率。在额定功率时,发电机的转差
率能够从1%到10%变化(1515~1650r/min),相应的转子平均电阻从0到100%
变化。当功率变化时,PI控制器迅速调整转子电阻,使转子电流跟踪给定值。
如果从主控制器传出的电流给定值是恒定的,它将保持转子电流恒定的,从而使
功率输出保持不变。与此同时,发电机转差率却在作相应的调整以平衡输入功率
的变化。如图6所示。
转子电流控制器的动作时间在毫秒级以下,变桨距机构的动作以秒计,因此
在短暂的风速变化时,仅仅依靠转子电流控制器的控制作用就可保持发电机功率
的稳定输出,减少对电网的不良影响;同时也可降低变桨距机构的动作频率,延
长变桨距机构的使用寿命。
5 结论
对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系统进行了分解和分析,对变浆控制、速度控制和功
率控制分别进行了简单研究,发现采用新型控制系统后,保持了发电机功率的稳
定输出,减少了风机不稳定功率对电网的影响,(下转第262页)(上接第236
页)降低变桨距机构的动作频率,延长了变桨距机构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廖明夫,R.Gasch,J.Twele.风力发电技术[M].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
[2]王承煦,张源.风力发电[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3]国家能源局.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NB/T 31018-2011 风力发
电机组电动变桨控制系统技术规范[M].中国电力出版社,2011.
[4]霍志红,郑源.风力发电机组控制技术[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