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重大风险清单 序号 风险源(1) 风险源(2) 伤害方式 伤害地点及人员
风险评价 管理措施 区域 序号 危险因素 L S R
1
员 工 行 为
1 作业现场不配备安全保护装置 物体打击 作业现场工作人员 1 2 2 严格执行管理制度,加大考核力度 各部门
2 高处作业不系安全带 伤害 作业现场工作人员 1 2 2 系好安全带,专人监护 各部门
3 进入容器内作业不办证 中毒窒息 作业现场工作人员 1 2 2 遵守管理制度,专人监护 各部门
4 违章动火 火灾、爆炸 作业现场工作人员 1 2 2 遵守管理制度,动火前要制定 方案 各部门
5 不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品 各种伤害都可能 作业现场工作人员 1 2 2 执行管理制度,加强安全教育和考核 各部门
6 违章操作 各种伤害都有可能 作业现场工作人员 1 3 3 按培训要求进行安全学习 各部门
7 违章指挥 各种伤害都有可能 作业现场工作人员 1 3 3 经常进行安全学习 各部门
8 违反劳动纪律受到伤害 各种伤害方式都有可能 作业现场工作人员 1 2 2 增加考核频次 各部门
9 清理运转设备 运转部件卫生 物体打击 作业现场工作人员 1 2 2 挂牌警示运转部位 禁止打扫卫生 各部门
10 一人巡检 各种伤违纪2 3 6 执行二人巡检制度 各部门 2
害方式都有可能 人员 11 带情绪上岗 各种伤害方式都有可能 违纪人员 1 2 2 经常进行安全教育 各部门
12 特种作业人员 无证上岗 各种伤害方式都有可能 现场人员 1 3 3 严格执行《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办法》 各部门
13 夜间巡检 碰伤 操作工、维修工 1 2 2 检查确保照明充足,岗位配制应急灯 各部门
说明:R风险度=可能性L×后果严重性S 分析人: 保存部门:办公室 保存期限: 2年 3
重大风险清单(使用手持式电动设备) 序号 风险源(1) 风险源(2) 伤害方式 伤害地点及人员
风险评价 管理措施 区域 序号 危险因素 L S R
1 使用手持式电动工具 1 电源线路绝缘不符合要求 触电、人员伤害。 现场人员 1 3 3 使用前检查
维修车
间
2 未接到漏电开关上 触电、人员伤害。 现场人员 1 3 3 临时用电,接到漏电开关上 维修车间
3 砂轮片固定不牢靠 砂轮片飞出,人员伤害。 现场人员 1 3 3 使用前检查砂轮片固定是否牢靠
维修车
间
说明:R风险度=可能性L×后果严重性S 分析人:xxx 保存部门:办公室 保存期限: 2年 4
重大风险清单(检修设备) 序号 风险源(1) 风险源(2) 伤害方式 伤害地点及人员 风险评价 管理措施 区域 序号 危险因素 L S R
1. 检 修 设 备
1. 检修 伤害 维修人员 1 1 1 穿戴劳动防护用品,按规程作业 维修车间
2. 更换阀门 伤害 维修人员 1 1 1 按规程作业 维修车间
3. 管道维修 伤害 维修人员 1 2 2 穿戴劳动防护用品,按规程作业 维修车间
4. 违章检修 各种伤害都可能 维修人员 2 2 4 穿戴劳动防护用品,按规程作业 维修车间
5. 搬运 砸伤 维修人员 1 2 2 按规程作业 维修车间
6. 登高作业 坠落伤害 维修人员 2 2 4 穿戴劳动防护用品,按规程作业 维修车间
7. 工具放置不牢 砸伤 相关人员 1 1 1 执行检修安全规定 维修车间
8. 无组织无方案 各种伤害方式都有可能 现场人员 2 2 4 按规程作业 维修车间
9. 职责不明确 各种伤害方式都有可能 现场人员 1 2 2 按规程作业 维修车间
10. 外协人员资质不全,设备检修不合格 各种伤害方式都各种伤害方式都有可能 现场人员 1 3 3 对外协人员进行安全教育 维修车间
11. 未制定安全措施使用非防爆工具硬性撞击 火灾、物体打击人身伤害 现场人员 2 2 4 按规程作业 维修车间
12. 人工搬运较大物品 物体打击 作业人员 1 1 1 提高自我防护意识,统一指挥 维修车间
13. 外来施工人员及现人身伤害 作业人员 2 2 4 按规程作业 维修车间 5
场监督不到位
14. 使用各种工具时精力不集中 物体打击 人身伤害 作业人员 1 3 3 按规程作业 维修车间
15. 16. 17. 说明:R风险度=可能性L×后果严重性S 分析人:xxx 保存部门:办公室 保存期限: 2年 6
重大风险清单(动火作业) 序号 风险源(1) 风险源(2) 伤害方式 伤害地点及人员 风险评价 管理措施 区域 序号 危险因素 L S R
1 动火作业 1 电焊机漏电 触电 电焊工 1 2 2
使用前测绝缘 维修车
间
2 电焊弧 灼伤 电焊工 1 1 1
作业时穿戴劳动防护用品 维修车
间
3 检修的设备、管线清洗置换不合格 伤害 作业现场工作人员 1 3 3
动火前做安全分析 维修车
间
4 检修的管线未作与外界隔绝处理 火灾、人员伤害。 作业现场工作人员 1 3 3
按规程作业 维修车
间
5 动火作业周围地沟没封堵、易燃杂物没清理 火灾、爆炸、人员伤害 作业现场工作人员 1 3 3
经常进行安全学习,加强安全监督 维修车
间
6 监护人不到位 出现事故不能及时处置,造成事故扩大 作业现场工作人员 1 2 2
经常进行安全学习,加强安全监督 维修车
间
7 消防器材不到位 不能及时灭火,造成事故扩大 作业现场工作人员 1 1 1
按规程作业 维修车
间
8 作业证手续不全 造成各类责任事故 作业现场工作人员 1 3 3
经常进行安全学习,加强安全监督 维修车
间
9 焊接把线、电焊把子漏电 触电、人员伤害 作业现场工作人员 1 2 2
使用前检查 维修车
间
10 割焊枪手轮失灵 烧伤 作业现场工作人员 1 3 3
定期检查维修及时更换 维修车
间
11 氧气乙炔瓶 仪表伐漏气 火灾 作业现场工作人员 1 3 3
定期检查维修及时更换 维修车
间
12 焊接时焊烟大、超标 尘肺 作业现场工作人员 1 1 1
焊接现场加强通风 维修车
间
13 焊渣飞溅 烫伤、眼睛伤害 作业现场工作人员 1 1 1
作业时穿戴劳动防护用品 维修车
间
14 焊光强烈。 眼睛伤害 作业现场工作人员 1 1 1
作业时穿戴劳动防护用品 维修车
间 16 防护用品穿戴人员伤害 作业现场工1 1 1经常进行安全学维修车 7
不全 作人员 习,加强安全监督 间 17 搬运氧气瓶、乙炔瓶不当 着火 维修人员 1 2 2
有防震皮圈 维修车
间
18 氧气瓶、乙炔瓶与动火点之间的距离小于10米。 引起爆炸、火灾/人员伤害、经济损失 作业现场工作人员 1 3 3
增加教育加强监督检查、保持距离 维修车
间
19 氧气瓶与乙炔瓶之间的距离小于5米。 引起爆炸、火灾/人员伤害、经济损失。 作业现场工作人员 1 2 2
增加教育加强监督检查、保持距离 维修车
间
说明:R风险度=可能性L×后果严重性S 分析人:xxx 保存部门:办公室 保存期限: 2年 8
风险源识别表 序号 风险源(1) 风险源(2) 伤害方式 伤害地点及人员
风险评价 管理措施 区域 序号 危险因素 L S R
1
电工违章 行为
1 工作时间未带验电笔 触电 工作人员 1 3 3 随时检查
运行检
修
2 工作时单人工作 触电 工作人员 1 3 3 有人监护作业
运行检
修
3 检修电器设备不办作业证 触电 工作人员 2 2 4 办理作业证
运行检
修
4 检修电机不停电 机械伤害触电 工作人员 2 2 4 加强教育,不违规操作 运行检修
说明:R风险度=可能性L×后果严重性S 分析人:xxx 保存部门:办公室 保存期限: 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