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线路标准工艺应用样本

线路标准工艺应用样本

(6)防沉层应高于原始地面,低于基础表面
保护帽浇筑
( 1)水泥:宜采用通用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42.5。
( 2)细骨料宜采用中粗砂,含泥量≤5%。特殊地区可按该地区标准执行。
( 3)粗骨料采用碎石或卵石,当混凝土强度≥C30时,含泥量≤1%;当混凝土强度<C30时,含泥量≤2%。
( 4)宜采用饮用水拌和,当无饮用水时,可采用清洁的河溪水和池塘水。不得使用海水。
( 4)螺栓应逐个紧固,扭力矩符合规范要求,且紧固力矩的上限不宜超过规定值的20%。
( 5)转角杆、终端杆应组立在倾斜平面的基础上,向受力反方向预倾斜,预倾斜符合规定。
( 6)钢管塔组立后,其分段及整体的弯曲均不应超过其对应长度的1/500。
( 7)高强度螺栓安装应满足规程规范要求。
( 8)法兰盘应平整、贴合密实,接触面贴合率不小于75%,最大间隙不大于1.6mm。
(10)防盗螺栓安装到位,扣紧螺母安装齐全,防盗螺栓安装高度符合设计要求。
(11)直线塔结构倾斜率,对一般塔不大于0.24%,对高塔不大于0.12%,耐张塔架线后不向受力侧倾斜
钢管杆分解组立
( 1)塔材、螺栓、脚钉及垫片等应有出厂合格证。
( 2)塔材无弯曲、脱锌、变形、错孔、磨损。
( 3)螺栓的螺纹不应进入剪切面。
(9)允许偏差。
1)孔径不小于设计值。
2)孔深不小于设计深度。
3)孔垂直度偏差小于桩长的1%。
4)立柱及承台断面尺寸: - 0.8%。
5)桩钢筋保护层厚度水下-16mm,非水下-8mm。
6)钢筋笼直径: ±10mm;
7)主筋间距: ±10 mm;
8)箍筋间距: ±20mm;
9)钢筋笼长度±50 mm;
(6)铁塔组立后,各相邻节点间主材弯曲度不得超过1/800。
(7)每腿均设置接地孔,接地孔位置应保证接地引下线联板顺利安装.
(8)螺栓穿向应一致美观。螺栓拧紧后,螺杆露出螺母的长度:对单螺母,不应小于两个螺距;对双螺母,可与螺母相平。螺栓露扣长度不应超过20mm或10个螺距。
(9)杆塔脚钉安装应齐全,脚蹬侧不得露丝率不大于0.24%,耐张杆塔架线后不向受力侧倾斜
导地线展放工程
( 1)导地线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 2)同一档内连接管与补修管数量每线只允许各有一个。且应满足放线段内无损伤补修档比例大于85%,放线段内无损伤压接档比例大于90%。
( 3)导地线接续管位置与耐张线夹、悬垂线夹、间隔棒的距离满足规范要求。
( 4)宜采用饮用水拌和,当无饮用水时,可采用清洁的河溪水和池塘水。不得使用海水。
( 5)外加剂、掺合料:其品种及掺量应根据需要,经过试验确定。
( 6)地脚螺栓及钢筋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制作工艺良好。
( 7)孔底沉渣端承桩不大于50mm,摩擦桩不大于100mm。
( 8)混凝土密实、表面平整,一次成型。
( 5)保护帽混凝土抗压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 6)保护帽宽度宜不小于距塔脚板每侧50mm。高度应以超过地脚螺栓50~100mm为宜并不小于300mm,主材与靴板之间的缝隙应采取密封(防水)措施。
( 7)保护帽顶面应留有排水坡度,顶面不得积水。
( 8)保护帽宜采用专用模板现场浇注,一次成型,严禁采用砂浆或其它方式制作
7标准工艺
本工程架空线路共应用24项标准工艺, 详见下表:
工艺编号
工艺名称
相关设计要点
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
( 1)水泥:宜采用通用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42.5。
( 2)细骨料宜采用中粗砂,当混凝土强度≥C30时,含泥量≤3%;当混凝土强度<C30时,含泥量≤5%。特殊地区可按该地区标准执行。
( 3)粗骨料采用碎石或卵石,当混凝土强度≥C30时,含泥量≤1%;当混凝土强度<C30时,含泥量≤2%。
( 4)用精度不低于0.1mm的游标卡尺测量压后尺寸,其对边距最大值不应超过尺寸推荐值。
( 5)压后弯曲度不能大于1.6%,否则应校直,校直后的耐张管不得有裂纹。
( 6)握着强度不小于设计使用拉断力的95%。
导线接续管压接
( 1)接续管的型号应符合图纸要求。
( 2)导线的连接部分不得有线股绞制不良、断股、缺股等缺陷;压接后管口附近不得有明显的松股现象。
( 9)每腿均设置接地孔,接地孔位置应保证接地引下线联板顺利安装。
(10)螺栓穿向应一致美观。螺栓拧紧后,螺杆露出螺母的长度:对单螺母,不应小于两个螺距;对双螺母,可与螺母相平。螺栓露扣长度不应超过20mm或10个螺距。
(11)杆塔脚钉安装应齐全,脚蹬侧不得露丝,弯钩朝向应一致。
(12)防盗螺栓安装到位,扣紧螺母安装齐全,防盗螺栓安装高度符合设计要求。
角钢铁塔分解组立
( 1)塔材、螺栓、脚钉及垫片等应有出厂合格证。
( 2)塔材无弯曲、脱锌、变形、错孔、磨损。
( 3)螺栓的螺纹不应进入剪切面。
( 4)螺栓应逐个紧固,扭力矩符合规范要求,且紧固力矩的上限不宜超过规定值的20%。
( 5)自立式转角塔、终端塔应组立在斜平面的基础上,向受力反方向预倾斜,预倾斜符合规定。
基坑回填
( 1)宜优先利用基坑土及黏性土回填,但不应含有有机杂质,不宜使用淤泥质土,含水率应符合规定。
( 2)回填土必须分层夯实,分层厚度不大于300mm。
( 3)石坑回填应以石子与土按3:1的比例掺和后回填夯实。
( 4)泥水坑回填应排除坑内积水。
( 5)冻土回填应先将坑内冰雪清除干净,把冻土捣碎后进行回填夯实,在经历一个雨季后应进行二次回填
( 4)在不允许接头档内,严禁接续或补修。
导线耐张管压接
( 1)耐张管、引流板的型号和引流板的角度应符合图纸要求。
( 2)导线的连接部分不得有线股绞制不良、断股、缺股等缺陷。压接后管口附近不得有明显的松股现象。
( 3)铝件的电气接触面应平整、光洁,不允许有毛刺或超过板厚极限偏差的碰伤、划伤、凹坑及压痕等缺陷。
10)基础根开及对角线:一般塔± 1.6 ‰,高塔±0.6 ‰.。± 1.6 ‰;
11)基础顶面高差:5mm;
12)同组地脚螺栓对立柱中心偏移:8mm。
13)整基基础中心偏移:顺线路方向24mm,横线路方向24mm。
14)整基基础扭转:一般塔8',高塔4'。
15)地脚螺栓露出混凝土面高度: +10mm,-5m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