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年高考历史试题分类(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最新)年高考历史试题分类(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7.(2013年山东高考16题)下列关于李 贽思想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表 述,不正确的是 A.都具有思想启蒙意义
B.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C.都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 D.都宣扬了个性自由和解放
【考查点】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8.(2013年高考山东基本能力54题)唯 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 下列属于唯物主义观点的是 A.物是观念的集合 B.心外无物
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 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
【考查点】程朱理学
6.(2013年浙江高考12题)在人类文明
史上,许多思想家对后世产生影响常常是
通过教育的途径。下列思想家中通过私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培养人才的有
①孔子
②韩非
③朱熹
④亚里士多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考查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为纪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顺;一 家雍睦(和睦),端由于此。即同宗相处,须 要安分守己,尊莫凌卑,强莫欺弱;卑幼者不 许冒犯长上,富贵者宜怜穷困。循规蹈矩,宗 族称孝,乡党称弟(悌)。
——何兹全《中国文化六讲·训约十四条》
材料三 宣圣谕。圣谕曰:“孝顺父母,
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 生理,毋作非为。”此六事乃太祖高皇 帝(朱元璋)曲尽做人的道理,件件当 遵守。能遵守的便是好人。有一件不曾 遵守便是恶人。愿我一族长幼会集祠 (堂)中,敬听宣读,悉心向善,皆作 好人,有过即改,共为盛世良民,贻子 孙无穷福泽。
近年高考历史分类试题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2013年福建高考14题)《春秋繁露》 曰:“大富则骄,大贫则忧……使富者足 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
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
上下相安,故易治也。”在此,董仲舒提 出的治国理念是
A.上下相安利国益民 B.强制去富以抑其骄 C.竭力济贫以抚其忧 D.劫富济贫以均贫富
——明《虎墩崔氏族谱·族约》
• 请回答:
• (1)据材料一,指出仁的根本是什么?结合 所学知识,列举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有关仁的政 治主张。(3分)
• (2)历代许多家训体现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 伦理。据材料二,归纳儒家伦理的主要内容。 (3分)
• (3)儒家的伦理思想深刻影响中国社会。据 材料三,指出明代统治者与民众对儒家伦理所 持的态度及其各自的做法。(3分)
【考查点】董仲舒的儒学思想
2.(2013年重庆高考1题)我国古代有
一位学者,运用阴阳五行、“天人合一”
的理论,为君主专制统治提供了“天命攸
(所)归”的神学依据。该学者应该是
A.韩非子
B.孟子
C.董仲舒
D.朱熹
【考查点】董仲舒的儒学思想
3.(2013年福建高考16题)朱熹在《漳
州劝农文》中说:“请诸父老,常为解说,
护政治、社会稳定;传承民族道德,影 响思想文化发展。
然是好,但“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
地做个人”,重要的是先确立仁义这一根
本。这位思想家可能是
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陆九渊
【考查点】陆王心学
5.(2013年高考全国Ⅰ卷25题)自汉至 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 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 这一变化的是 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
C.吾心即是宇宙 D.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考查点】陆王心学
二、非选择题
9.(2013年江苏高考21题)(12分) 家训宗规伦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通过家
国意识同构,旨在实现社会和谐,体现了民族 传统道德思想与规范。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有子(孔子弟子)曰:“孝弟(悌) 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学而》 • 材料二 约之二:吾族务要恪遵祖训,以伦理
•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儒家伦 理在中国历史上所起的积极作用。(3分)
• 【答案】 • (1)根本:孝悌。政治主张:为政以德
(以德治民或德治);实施仁政。
• (2)主要内容:家庭和睦;宗族团结; 乡里和谐。
• (3)态度:尊崇儒家伦理。 • 做法:统治者提倡;民众遵守。 • (4)积极作用:维系家庭家族和睦;维
使后生弟子,知所遵守,去恶从善,取是
舍非,爱惜体肤,保守家业”。在此,朱

A.教诲后生弟子遵从“三纲五常”
B.告诫乡亲去恶从善以“慎思明辨”
C.灌输以农兴业思想以存“天理”
D.劝导百姓遵循一种“理性”的生活秩

【考查点】程朱理学
4.(2013年广东高考14题)有位古代思
想家认为:通过读书等外在手段来明理自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