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学习脉诊

如何学习脉诊

如何学习脉诊如何学习脉诊在临床中,基本上来个病人就把手脖伸到诊桌上让中医大夫号脉。

但辩脉是很复杂的,脉学共有27 种。

但作为非专业人员,掌握以下10种现象就足够了。

也比较容易理解。

人体的五脏,就是说,左手的寸、关、尺对应人体的心、肝、肾;右手的寸、关、尺对应人体的肺、脾;命门从这个角度入手比,沉浮滑容易多了。

号脉时左手寸脉能摸到代表心脉正常。

摸不到说明心血不足,大多都有心悸接不上气的现象。

左手关脉正常为不强不弱太强说明肝气太盛;太弱也不行大多有胃炎一类的病。

左手尺脉太弱头上不是头晕就头痛或头脑不清醒。

有时分不清就说患者头上有问题。

右手寸脉太弱为肺虚,一般有咳嗽现象,太强也不行;右手关脉太弱为脾弱,有便溏,腹痛一类的病。

左手关脉弱的话胃炎是跑不掉的。

右手尺脉弱大多腰痛身上沉困。

深资中医戏说脉诊告诉你一个秘密,教你轻轻松松学中医,自自在在学脉诊,也许你从这里起步,开始了你的学习中医的生涯,成为了一名上好的中医大夫。

一个好的中医大夫就是一座医院。

带着三个手指头可以走遍天下;这是西医永远也做不到的。

学习脉诊首先从实用脉诊开始,从习以为常入门。

实用脉诊分:大小,快慢,硬软,浮沉,匀乱,10 种。

有人要问了,书上有几十种,你说的才10种,有否搞错?错不了!这是脉学和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东西,供大家欣赏,多了繁琐,少了不够,要明白看下去就知道了1、脉大小。

主管察气。

脉大气旺,脉小气虚。

(看,多简便呀!)2、脉快慢。

主管察精,脉快精虚,脉慢精足。

(现在脉慢的人不多了,只有初中生,军人,运动员了。

)3、脉硬软。

主管察火,脉硬火多,脉软火少。

(太简便了吧?)4、脉浮沉。

主管表里。

(亦可说阴阳)脉浮是表症,脉沉是里症。

(一目了然,简单得不可思义呀!)5、脉匀乱。

主管察安危。

脉匀则生命及心脏平安;脉乱则生命及心脏危险。

(太直观了吧!)例如:肝硬化的脉,是快、小、硬、沉,(两关独居中)。

套入脉理,则为精亏,气虚,火多。

病在内脏,两关微浮一些,为气火位于肝胃,(戏为黄豆脉,一切癌症艾滋病白血病均为黄豆脉),不用你出声,一看脉就能说出你有什么病,是不是好玩?比如感冒的脉:大,浮,硬,快,套入脉理,为气旺,病表(表即躯体感冒属表症)火多,精亏,看到这样的脉,你说你肚疼,那你在说谎,一摸你的脉,你体内隐藏的病,便无处躲藏,现形毕露,是不是好玩 ?只要你到了这种水平,心情就愉快了。

再学习一下大学教材《中医诊断学》《难经》等。

到那时你就是一个诊脉高手,诊病断病如举手之劳,爽吧!实用脉诊分:大小,快慢,硬软,浮沉,匀乱。

10种,有人要问了,书上有几十种,你的才10种,有否搞错?错不了!这是我老赵脉学,多了多余,少了不够,看下去就知了。

1、大小:管察气。

大气旺,小气虚。

[看,多简便]2、快慢:管察精。

快精虚,慢精足。

[现在脉慢的人不多了,只有初中生,军人,运动员了]3、硬软脉理兮,用心细,三法四中要熟记。

人脉难,需勤理,察形辨象非容易,浮沉迟数力为中,扩充各脉真消息,此理需明未诊前,免之新医,吃脉记,经为一贯用心机,指下回声诊妙记。

浮脉:轻寻有、按无有,浮脉漂然肉上游,水帆木浮未定向,浮脉中间仔细究,有力恶风见表实,无神虚浮,浮脉里有七瓣(浮紧、浮缓、浮滑、浮数、、浮迟、浮虚、浮洪),其中理性要经验。

洪脉:洪脉满指波涛似,来时力状去自然。

脉洪阳盛虽夏旺,非是火盛治灾凡。

实脉:实毕毕更属长,举按充实力最强,新病逢时是火盛,久病逢时或气痛。

长脉:长脉直过本位前,迢迢自弱类长杆,心肾身强气本状,实脉相联似剑长。

短脉:短脉象形似龟,藏头露尾脉中筋,寸尺可凭关不诊,涩微动结似相随,主病逢之为难治,概似真元气多亏。

芤脉:两边实中间空,芤形脉似软如葱,寸阳见芤血上溢,芤现迟脉下流红,芤形浮细须轻诊,睡眠浮脉像得诊,气血伤耗精神损,自汗阳虚骨蒸深。

散脉:散脉形浮无沉候,如寻至数拘不定,满指散乱似扬先,按之分散难归整,产是生早胎为堕,久病脉散必丧命。

沉脉:沉脉壮重迎指,如石投水往下沉,按之无力真元弱,有力为痛滞气侵,中寒其脉均沉类,沉紧、沉滑、沉弦、沉细、沉数、沉迟、沉微,数头机关勿误人。

微脉:细微小至如弦,沉而极细最不断,春夏少年均不宜,春冬老弱确为善。

伏脉:沉之深,伏脉游,下指推筋靠骨求,真气不行症痞结,脉丧泻之不出头。

弱脉:沉细软绵似弱脉,轻寻无板重采知,元气耗损精血虚,少年可虑白头矣。

虚脉:虚脉举指迟大软,按之无力又空洞,精神气血都伤损,病因虚法,汗多中。

牢脉:沉而伏力很强,牢形实大和弦长,劳伤微疾真精损,气喘腹疝,七情伤。

革脉:革脉肢体自浮急,象诊真似按鼓皮,女人半产并崩漏,男子血虚或“梦遗”。

迟脉:寻肉内至来三,来往极慢微迟脉,浮迟表寒是表证,沉迟里冷必定见。

缓、结、代、涩居迟类,不究详细莫轻谈。

缓脉:缓四至通不偏,和风杨柳袅自然,欲从脉里求神气,只在从容和缓间,缓迟气血皆伤损,和缓从容为气安。

结脉:缓一指复又来,结脉肢体记在怀,悲虑积中成郁结,五芤交攻为痞灾。

(五芤:气、血、痰、饮、代脉:缓之不能随手知,良久方来是代脉,代是气衰凶且甚,妊娠奉同生机存。

涩脉:脉道涩难疏通,细迟短散何成形,来往湿滞似刮竹,病蚕食叶慢又难,思虚交愁里积久,不但损血又伤精。

数脉:来往速数脉形,一息六至仔细凭,数脉属阳热可知,只把虚实火来医,实要凉泻虚温补,肺病秋深却畏之。

急、紧、弦、滑、动、促都从数脉安排定。

疾脉:快过数者脉名疾,载阳又可阳凶升。

紧脉:数又弦疾和成紧,举如转索切绳形。

浮紧表寒身体痛,沉紧逢见腹疼痛。

弦脉:举迎手按不转,弦长端直若丝弦,受病轻重如何认,指在弦上软硬看。

滑脉:滑脉如珠滚滚来,往来流利却还前,停食痰气胸中瘀,妇女滑缓定是胎。

动脉:动脉摇摇数在关,没头没尾豆形圈,动主惊悸心空虚,汗出发热阴阳参。

脉:数又止促脉乎,进必无生退可生,促脉三焦火焱盛,原因有五细推求。

血、气、痰、食、饮停留一种治病由。

濡脉:浮取极不力,按之随手又空空,主病血虚阳虚症,汗多夜间骨热蒸。

凭脉验证如明镜,学者用心望舌七诀歌欲识来君百病源,舌部气色仔细观。

五部五色主五脏,表里虚实全昭然。

若问舌诊有何难,五色动态是关键。

舌部多人重叠影,多重层次要分清。

舌为心窍主脾胃,脑肾肝胰外生殖。

舌淡苔薄胃气存,纵然有病亦无碍。

有根之苔从舌生,紧贴舌面铺均匀。

无根之苔厚一片,四围净洁如涂面。

苔之五色分表里,苔之厚薄晓内外。

表寒均薄各症兼,邪积苔厚内多实。

腐苔松厚揩即去,正虚邪化阴有余。

腻而粘舌刮不脱,痰湿居中阴阳遏。

腐苔如霉或如脓,胃气败坏内有痈。

表症薄白腻属痰,用药审慎防变幻。

由白而黄正胜邪,白黄灰黑渐加重。

舌苔骤退不渐化,邪气内陷病危急。

染苔一事要分清,枇杷橄榄变黄黑。

白苔表湿并虚寒,苔白而滑感风寒。

舌红苔白风瘟起,白苔转黄邪传里。

白苔降底湿热伏,白苔粘腻主痰湿。

虚症苔白多明净,舌嫰苔滑为阳虚。

苔黄主病属里热,微黄不糙初传里。

黄而干糙里已热,舌苔骤黄阳明实。

黑生芒刺或发裂,热深腑实阴液伤。

黄而滑腻痰湿热,黄而舌嫩为脾虚。

津润而冷为有湿,边尖齿印亦痰湿。

灰苔主病阴阳辩,由黄转灰热传里。

苔灰薄滑三阴结,苔灰黑滑主痰饮。

灰黑渐来里热深,黑而糙裂热极盛。

平素痰饮苔灰黑,舌面润滑无险症。

淡红明润气血充,干枯无血气将绝。

心火炎上尖赤色,红在两边热肝胆。

头痛失眠舌尖红,内热深重深红赤。

舌心干红阴液劫,镜面舌则多主凶。

舌红而绛热传里,舌绛鲜明心胞热。

干枯而萎肾涸竭,兼见嗌干命将倾。

绛红少苔或舌裂,阴精将竭命难全。

绛而粘腻湿挾痰,芳香化浊神功见。

紫舌主病分阴阳,舌紫苔黄内积热。

青紫浮滑中三阴,酒客瘀血舌紫斑。

中心白滑醉伤寒,紫舌肿大酒毒患。

光蓝无苔元气败,冲心危难命难全。

舌蓝苔粉秽浊瘟,黄腻苔浊湿瘟热。

黑主热重有阴阳,嫩滑而润寒极殃。

粗涩干焦极热盛,坚敛苍老热壅结。

浮肿虚寒亦痰湿,娇嫩齿印病属虚。

纹在舌质如碎瓷,血热阴虚多见此。

光剌阴伤病情重,无苔之舌定主死。

舌生芒剌有黄黑,不论先后均化燥。

舌体肿大痰热饮,瘦瘪诸虚证更急。

痿降阴亏动无力,舌见淡红气血虚。

舌体强硬风火痰,舌强瘫痪入心脾。

赤肿而硬苔灰浊,无力颤动气血弱。

伸舌不便病有三,燥寒痰涎病经脉。

舌强语蹇风痰粘,舌歪一侧中经络。

吐恶舐舌心脾热,小儿惊风亦常见。

光红无苔病已深,舌卷卵缩命倾刻。

熟读舌诊七决歌,再世华佗神话传。

痛风治疗口诀打通脾经治痛风,膀胱毒素需肃清,太溪复溜加筑宾;祛火排毒肝胆经,三焦两肠要常做;敲打带脉病安宁。

痛风是一种由于“嘌呤”代谢紊乱所导致的疾病。

人体内尿酸是不断的生成和排泄的,因此它在血液中要维持一定的浓度,在“嘌呤”的合成与分解过程中,有多种酶的参与,由于酶的先天性异常或某些尚未明确的因素,造成代谢发生紊乱,使尿酸的合成增加或排出减少,引起高尿酸血症。

当血尿酸浓度过高时,尿酸即以钠盐的形式沉积在关节、软组织、软骨和肾脏中,引起组织异物炎症的反应。

痛风在潜伏期时,工作生活如常,偶有轻度恶心、微痛、晨起关节不适,乏力、食欲不振等现象,发病初期就会尿酸过量生产或尿酸排泻不充分,引起尿酸结晶堆积在软骨,软组织,肾脏以及关节处,在关节处的沉积会造成剧烈的疼痛。

其实各种类型的关节炎都属中医痹症。

按照中医辩证施治的原则,关节炎偏于风者,以祛风为主;偏于寒者,以散寒为主;湿邪偏胜者,以化湿为主;热邪偏胜者,以清热为主。

中医治疗痛风是以“清热利湿、活血通络”为法,加上中药中所含的一些生物成分,促进尿酸的排泄。

急性期辨证为湿热内蕴,治宜清热利湿为主;缓解期辨证为瘀血阻络,治宜活血通络为主。

这里咱们只对穴位治疗痛风的口诀做一下解释:一、“打通脾经治痛风”是说在脾经的流注时间(早晨9:00-11:00之间)敲打刺激脾经并按摩脾经上的痛点。

脾为后天之本,有运化水谷的作用,脾经上的穴位是帮助身体进行血液循环的,它能把新鲜的血液引导病灶之处,起到消炎的效果。

二、“膀胱毒素需肃清”,这句话的意思是让大家在治疗任何疾病时都不要忘记了膀胱经的作用。

因为人体平时经常性的排毒无非就是从汗液、尿液和大便三个方面进行,当然还有自然抵御的排毒方式,如咳嗽、涕泪、呕秽、脚气、发脾气等等,这里就不细说了。

尿酸也是毒素,尿酸过高也是排毒不畅的原因,打通了膀胱经就疏通了身体的排水通道,能使毒素经尿液顺利排出体外。

三、“太溪复溜加筑宾”,“太溪、复溜、筑宾”这三个穴位均是肾经的要穴。

在前面的《五俞穴的介绍》说过,肾经的“俞”穴和“原穴”都是“太溪”穴(在脚内踝骨后面,跟骨上面的凹陷处),属土。

“太者,可大可小无限也;溪者,山涧之流水也”,此名就是统领山涧大小之流水的意思。

水在人体之中是血液组成的一部分,把“太溪穴”用好了就等于是调动了静脉中的血液(小溪之水),新鲜的血液就会冲开体内的淤血,形成良性循环。

它是阴阳双补的穴位(原穴),并且能解除尿里的毒素,对于尿酸过高的痛风患者来说,想从源头解决问题必须要选择此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