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上册《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知识
点整理
初二物理上册《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知识点整理
地球上水的循环.
A.徘徊在本地的暖湿气流中有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遇到冷空气迅速液化,形成降雨
B.冷空气中有大量的水蒸气,遇到徘徊在本地的暖湿气流,迅速液化,形成降雨
C.冷空气把北方的降雨云团吹到了南方
D.珠江三角洲本来就是要下雨的,与冷空气的到来无关A3.水资
源与水资源保护
(1)淡水资源:地球是一个水球,其中97.2%以上是海洋的咸水,人类实际能直接利用的淡水只有不到0.03%,因此水资源是十分珍
贵的;
(2)水污染:分两类:一类是自然污染;另一类是人为污染.根据
污染杂质不同,分为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类;
对宝贵的水资源,我们必
而且我们的子孙后代也会有水用.如图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对淡水的需求越来越大,在水资源贫乏的今天,一方面应节约用水,另一方面杜绝污水污染水源,还应对污
水进行处理,开发水的再利用.
家庭中的物态变化
(1)高压锅
①高压锅使食物易熟的原因:因蒸发的水蒸气留在锅内,增大了液面上方的气压,水的沸点高于100℃,食物的温度在100℃以上易熟;
(2)电冰箱
电冰箱的工作循环
(1)两者制冷原理一样.空调将室内的热送到室外,冰箱将箱内的热送到箱外
(2)这样会形成上方温度低于下方,有利于利用空气的对流使室内温度降低.
5.航天技术中的物态变化
(1)液化:运载火箭的燃料常采用液态,它是利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气态液化形成.液态有利于储存和储存较多数量的`燃料,如图所示:
(2)熔化、汽化吸热:卫星返回地面时,与空气相互摩擦,温度升高.整流罩上的烧蚀层会熔化、汽化吸收大量的热,保护了火箭或卫星;
(3)利用热管使卫星不同面温度变化均匀.
【例4】我国“神舟”五号返回舱的表面有一层叫做“烧蚀层”的物质,它可以在返回大气层时保护返回舱不因高温而烧毁.“烧蚀层”能起这种作用,除了隔热性能外还由于()
A.它的硬度大,不易烧坏
B.它的表面非常光滑,能减少与空气的摩擦
C.它在熔化和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
D.它能把热辐射到宇宙空间C探究体验
猜一猜可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液化/汽化)形成的.液化做一做
①如图甲,向圆锥瓶内注入少量的温水;
②取一干燥的蒸发皿盖在瓶口,在蒸发皿中放置一些冰块.
看一看在瓶口(有/无)朦胧的“白雾”,蒸发皿底部出现了___,其原因是:.
议一议若换另一干燥蒸发皿,向蒸发皿中倒开水,如图1.6-8乙所示,瓶口______(有/无)朦胧的“白雾”出现,蒸发皿底部____其
原因是:.
可见大自然中“雨”是空气中水蒸气(遇热/遇冷)液化形成的.有小水珠
水蒸气遇冷液化。
无水蒸气没有液化.
蒸发皿温度高,遇冷无小水珠
【例5】水蒸发到大气中成水汽,空气对水汽的容量有一定限度,在10℃时最大为9g,20℃时最大为17g,30℃时最大为30g,当空
气不再容纳水汽时就成为饱和状态,此时如果气温继续降低,是不
是就可以降水?说明理由?
答案不一定降水.因降水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由于空气中不一
定有水汽的凝结核,即使空气中水汽处于饱和状态、气温继续降低,水汽不一定形成小水滴,即云和雾,如果水滴不够大则会随气流飘浮,所以不一定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