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培养和发展学生
学习语文的兴趣,增进他们的求知欲,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
兴趣是人们力求接触,认识,掌握某种事物或关心,参与某种活动的心理
倾向,是一种在生活,学习和工作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带有情绪色彩
的活动,一个人如果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他就乐于接触,认识这种事物,
就能持久地集中注意力,保持清晰的感知,激发丰富的想象和积极的思维,
产生愉快的体验。随着愉快体验的积累,兴趣就会进一步发展,他就会不
知疲倦地去探索新事物,研究新问题,可以说,兴趣是人们认识需要的情
绪体验,是人们探求新事物的一种动力。古人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
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把学习当成乐趣而不是痛苦,
他就会自觉地,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和探索,因此,要发展学生的智力,
培养良好的语文习惯,就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和发展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符合少年儿童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的。小学生好奇是他们的天性和本能,他们对许多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
感到新鲜,有趣,凡事都要问一个为什么,并想法去探求。教师在语文课
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少年儿童的好奇心,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小
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一个发展过程。由于年龄小,知识贫乏,他们的学习兴
趣,并非是由于对其意义和结果而产生的,多是对学习过程本身产生的直
接兴趣。这种直接兴趣,还不够稳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仅满足
于让学生的兴趣停留在直接兴趣上,教师要帮助他们提高认识,激发起他
们强烈的求知欲,把他们的直接兴趣转变为间接兴趣,使其兴趣能稳定持
久地发展下去。这不仅可以提高语文课的教学质量,有时甚至会对小学生
今后的发展道路产生深远的影响。
小学语文课的基本任务,就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培养他们的听
说能力,而知识,能力则是和兴趣紧密相连,相互浸透,相辅相成的。知
识的获得和掌握,是能力发展和提高的基础,能力发展和提高必须借助于
知识的获得和掌握,而知识的获得和掌握,不是靠老师的灌输,而是在培
养的过程中,靠学生积极思考获得的,能力又反作用于知识的获得和掌握。
兴趣再是获得和掌握。发展和提高能力的前提。小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始于
感知,而小学生的感知又往往从兴趣出发,兴趣是推动他们学习知识,发
展能力最直接的动力。有了兴趣他们才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兴趣也是获
得知识,发展能力的结果。小学生通过学习,获取了知识,发展了能力,
就会体验到认识的愉快,就会有效地激发起兴趣。如果一无所得,他们也
就无什么兴趣。兴趣发展了,就会更有利于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提高,因
此,小学语文教师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对他们
的兴趣的培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精心设计导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场好戏要有好的开头,一堂好课也要有好的开端。好的开端往往能为一
堂优质课打下成功的基础。小学语文课,一开始就要能扣住学生的心弦。
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精心设计导语,“兴趣是最好老师”,“兴趣是求知
的前提”。好的导语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人入胜,使学生受到启迪,
感染,激发他们的听课情素,诱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导语设计有很多方
法,或者联系旧知,或者回想生活,或者巧设悬念,或者引问求答,或者
游戏活动,唱歌或者猜谜,唱歌。但不管使用哪种方法,都要注意激发学
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采取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稳定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般地说,小学生的有意注意已开始发展,但无意注意占优势,注意力不
稳定。要让小学生在40分钟内都集中注意力学习,是不容易的。这就要
求小学语文教师努力提高课堂旧系教学艺术,利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
稳定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教学方法死板,每堂课都是老一套,老师讲,
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那么,学生就会厌烦,即使所授内容原本是学
生感兴趣的,也会因老师死板的教学方法而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兴趣索
然。因此,有经验的老师,总是结合课文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选择恰当
的教学形式。如;
1、板书法:利用板书,显示文章脉络,内容或意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加深记忆。
2、悬念法:教师有意设置问题情境,引起学生认识冲突。
3、比较法:设置比较对象,以增强学生,让学生找出其异同
4、歌诀法:编写口诀儿歌。以增强学生的记忆力。
5、演示法:展示挂图,模型,标本,实物,使学生获得具体感受。
6、活动法: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做一些课本剧。
7、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卡片,模型,环境,组织学生上好室外课。
8、想象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为已知的故事续下文。
9、求异法:对一个问题,说出不同答案。
10、论辩法:对一个问题的不同看法,让学生展开论辩。
小学语文教师在授课时,根据知识的特点,选取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就
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的兴趣稳固,持久地发展下去。
三、课内外结合,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师不可能把课文都在课堂上解决;课堂教学
的手段也是有限的,教师不可能把语文课涉及的事物都搬到课堂上来;而
知识和能力。课堂教学是获得知识,提高能力的有效方法,但绝不是唯一
途径。教师要把语文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从学校延伸到社会。课外语
文学习是课堂语文教学的补充和发展,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
分。不接触社会,不接触大众,只是从书本和老师那里,学习语文,那是
绝对学不好的。因此,教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指导他们开展多种形式的
语文课外活动,使其学习语文的兴趣能持久发展下去。如组织语文学习
小组,开展阅读活动,举办读书会讨论会写读书笔记,交流学习心得,记
日记,写科技小论文,歇后语,收集常见的错别字,收集谚语,给亲人
写信,出学习板报,收听广播,收看电视,传播新闻,交流相信,组织参
加访问,社会调查,春游,灯谜游艺晚会,开故事`会进行谱通话竞赛,
演讲竞赛,朗读比赛,听说,读写综合比赛,查字典比赛等各种游艺活动。
这些都是极有效的方法,长期坚持下去,就能开拓他们的视野,扩大他们
的知识面,这不仅有利于理解,巩固和加深课堂知识,又有利于提高他们
的语文能力,发展他们的学习兴趣。
此外,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注意建立情感交融的师生关系。教师
不仅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也是教学活动的鼓动者。教师的艺术不在于传
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总是要在良
好的师生交往中进行,在师生情感交融中体现。学生,“亲其师”,就能“信
其道”,喜欢那个老师就乐意听哪个老师授的课;学生不喜欢哪个老师,
对那个老师授的课也不愿学习。因此,师生关系如何,直接影响到学生的
学习兴趣。做一个小学教师,一定要注意工作方法,树立自己的“光辉”现
象。要经常深入学生,多和学生在一起,熟悉他们,了解他们,研究他们
的兴趣和爱好,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尽量给学
生以亲切的感觉。学生对你有好感,就愿意接近你,愿意请教你,愿意跟
着你去遨游知识的海洋。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建立起来,教师就要加以扶
植和保护,设法使其稳定发展。对学生在学习上的进步和取得的成功,
教师应对他们给以正确评价,及时表扬;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教师应鼓
励他们克服为难情绪,积极探索;对那些学习成绩上不去的学生,也不可
过多责备,更不能挖苦打击,而应帮助找出原因,树起信心,迎头赶上。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只要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以丰富有趣的知识
去武装学生,注意培育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一定能促进小学语文教
学质量的提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