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泰保温装饰一体化系统施工工法省方泰建筑材料目录前言 (2)1. 工法特点 (2)2. 适用围 (2)3. 系统分类 (2)4. 工艺原理及构造设计要求 (3)5. 施工工艺规定及操作要点 (8)6 系统构造节点 (17)7 质量标准及验收 (26)8.系统及材料性能参数 (31)9. 安全措施 (34)10. 环保措施 (34)方泰板业保温装饰一体化系统施工工法前言方泰板业保温装饰一体化系统包括方泰保温装饰一体化成品板系统(简称“成品板系统”)和外墙保温装饰板系统(简称“外墙板系统”)。
是将经工厂预制好的带有保温和装饰功能的保温装饰一体化板通过粘贴加锚固的形式固定于建筑物墙体表面,直接形成集保温、装饰、防护等各种功能于一体的外墙保温装饰形式。
传统的保温技术由于材料、施工等方面的原因,造成许多的保温工程存在开裂、渗水等现象,严重的还会造成脱落等;另外,在传统保温层上无法进行比较高档的装饰,像金属漆、氟碳漆、石材等;即使个别的项目做了金属漆等产品,其平整度、色差、外观等均不尽人意,而且还容易出现开裂等现象。
保温装饰一体化系统集保温性、装饰性和墙体的保护性为一体,整体保温装饰效果极佳,不仅克服了传统墙体保温系统易开裂、保温性差、施工困难、装饰性差等缺点,还具有极好的抗开裂、防水、抗脱落、耐候性、耐老化性和高防火等特点,极提高了保温系统的使用寿命,是新型建筑保温节能装饰材料。
1. 工法特点1.1 采用完整的技术系统,施工前针对建筑物特点进行整体设计,彰显建筑独特风格。
1.2 工厂化加工裁切成型,施工现场只需按图纸安装,与传统保温施工相比,具有施工简单、容易操作、施工周期短等特点。
1.3 整个保温系统由不同规格的保温装饰板组成,板与板之间的缝隙采用耐候性硅酮弹性密封胶进行密封处理,从而有效避免了由于各种变形应力造成的墙面裂缝的产生。
1.4 成套技术的耐火等级为A或B1级,完全适用于防火等级较高的建筑物使用。
1.5饰面材料采用耐候性氟碳漆,饰面层耐久年限可达 20年之久,保温层的耐久性可达25年之久。
1.6本工法最大程度的应用了系统中各材料性能, 具备多层憎水,抗风压耐老化,抗冻胀等性能,确保系统全寿命。
1.7 本工法采用粘贴加锚固的形式进行施工,安全可靠。
2. 适用围2.1 本工法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各类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外墙的保温节能,也适用于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
2.2 本工法适用的基层墙体可为混凝土空心砌块、灰砂砖、粘土多孔砖等砌体墙和现浇钢筋混凝土墙。
3.系统分类成品板系统、按保温材料种类的不同可分为E 型、X 型、A 型,也可无保温材料,单独 做装饰单板进行使用。
E 型:保温材料为EPS 板; X 型:保温材料为XPS 板; A 型:保温材料为无机类材料,如岩棉、泡沫玻璃等; 外墙板:保温材料为TPS 真金防火保温板 成品板系统按保温装饰板结构的不同可分为Ⅰ型、Ⅱ型,外墙板系统的结构型式为Ⅰ型。
Ⅰ型:保温装饰板复合结构为单面复合型; Ⅱ型:保温装饰板复合结构为双面复合型(保温材料背面有打孔底板); 4. 工艺原理及构造设计要求 4.1工艺原理 通过专用粘结砂浆、锚固件将保温装饰板通过粘贴或粘贴加锚固等形式固定于建筑物墙 体表面,直接形成集保温、装饰、防护等各种功能于一体的墙体保温装饰形式。
该工法中所涉及到的主要产品有成品板(或外墙板)、专用粘结砂浆、锚固件、嵌缝泡 沫材料、嵌缝胶等。
基本构造见表1、图4.1.1、图4.1.2: 表4.1 系统基本构造 施工方式 系统基本构造 构造示意图 粘贴 +锚固 基层墙体 粘结剂 ② 保温装饰板 锚固件 嵌缝泡沫 材料⑤ 嵌缝胶 ⑥ 见图4.1.1 图4.1.2 法 ① ③ ④ 4.2.1 粘锚系统的适用围和构造做法应符合下列要求: 图4.1.1.系统面板锚固型构造示意图(外墙板系统专用) 图4.1.2.系统保温芯锚型构造示意图 4.2构造设计要求1 粘锚系统适用于混凝土和各种砌体墙,保温装饰板及成品配套件应采用粘结与锚固相结合的方法与基层墙体连接固定。
2 保温装饰板与基层墙体的粘结方法和粘贴面积应符合表4.2.1的要求。
表4.2.1-1 保温装饰板系统粘贴要求成品配套件及防火部位及产品粘贴面积基本规定(立面、大面墙体)≥45%转角、窗洞等部位≥70%隔离带≥70%点框法或点粘法粘贴方法3 点粘法满粘法满粘法(外墙板系统宜用点框法)首先把调配均匀的专用粘结剂均匀地点涂在保温装饰板的背面。
每个涂点的直径>200mm,高度不应低于实际黏贴厚度的1.5倍,每平方米不得少于10个涂点,见图4.2.1-2。
用手将板推压至墙面上,然后将吸盘吸附在板的表面,手握吸盘揉动保温装饰板,并调整保温装饰板的位置,使整体板面保持平整,对齐分格缝。
>专用粘接砂浆保温装饰一体板图4.2.1-2 点粘法砂浆堆积示意图质量要求:a.整体平面的平整度<3mm/2米直尺,板缝高低差<1mm。
b.保证每平方米以的粘结点不得少于10个,每个涂点直径不得小于200mm,厚度为实际黏贴厚度的1.5倍以上,粘贴的面积不得小于板面的45%。
c.位置要求横平竖直,排列整齐。
4点框法(外墙板系统宜用点框法)把调配均匀的专用粘结剂用抹刀在每块保温装饰板四周边上涂上宽度不小于 80mm,厚度为实际黏贴厚度的1.5倍以上,并在下口处用抹刀刮出约80mm的缺口,然后再在保温装饰板同一侧中部均匀刮上若干个粘结点,每个涂点的直径>150mm,高度不应低于实际黏贴厚度的1.5倍,粘结点应布置均匀,见图4.2.1-3。
涂好后立即将保温装饰板用手将板推压至墙面上,然后将吸盘吸附在板的表面,手握吸盘揉动保温装饰板,并调整保温装饰板的位置,使整体板面保持平整,对齐分格缝。
质量要求:a.整体平面的平整度<3mm/2米直尺,板缝高低差<1mm。
b.粘贴的面积不得小于板面的45%。
c.位置要求横平竖直,排列整齐。
d.保温装饰板缝处不能溢出有粘结砂浆。
>专用粘接砂浆保温装饰一体板图4.2.1-3点框法砂浆点排布示意图5条粘法工艺说明a.将专用粘结剂满涂在保温装饰板的粘贴面上,砂浆堆积的高度应为实际粘贴厚度的1.5倍以上;b.采用约50~70mm的腻子刀将砂浆刮成条状,如图4.2.1-4;保证砂浆条状方向与墙体上隔离带的方向一致,砂浆距成品板的上下边约30~50mm,条状砂浆间的距离为40~60mm,砂浆的宽度为80~100mm;高度为实际黏贴厚度的1.5倍以上。
c.立即将刮好砂浆的保温装饰板粘贴到墙体的相应部位,并不断揉动使平整度和板缝达到要求;四周挤出的砂浆刮掉。
d.粘贴面积不得少于板面面积的70%。
专用粘结砂浆保温装饰一体板图4.2.1-4满粘法砂浆点排布示意图6锚固件应符合系统安装工艺的要求,且应设在保温装饰板的侧边,每块保温保温装饰板的锚固点不得少于4个,每平米不得少于8个。
根据选用产品及设计要求,面板锚固型应将扣件插入在面板安装槽,扣入深度不得少于8mm,后端用锚栓固定在基层墙体中,如构造图4.1.1;保温芯锚固型应将扣件插入面板与保温材料结合处,如构造图4.1.2 锚固件对每块保温装饰板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如图4.2.1-5):1)锚固件的技术性能应符合本工法及产品相关技术规程中的要求。
2)保温装饰板水平方向边长为 300㎜~600 ㎜时,应在板顶和板底中间部位各设置 1 只;边长800㎜~1200㎜时,应在板顶和板底部位各均匀设置 2只;相邻板的锚固件安装时,应将槽对齐。
3)保温装饰板垂直方向边长为300㎜~600㎜时,应在板两侧的中间部位各设置1只;边长800㎜~1200㎜时,应各均匀设置2只。
4) 采用满粘工艺的部位如女儿墙、窗洞口、转角等,每块板不少于2个扣件。
5)边长不在上述尺寸围的其他规格板,锚固件的设置可在接近上述要求的原则下由设计。
确定。
图4.2.1-5 单块保温装饰板的扣件布置示意图(以600x1200板为例)6)最底层板安装时,应按要求设置在保温装饰板底边作安装专用托架,如图4.2.1-6,其余位置按本工法4.2.1中规定设置扣件。
图4.2.1-6 墙面扣件布置示意图 7粘锚系统的锚固件锚固方式选择,锚固件按照进入墙体的不同可分为膨胀式和打结式, 其选择应根据实际工程的基层墙体来进行确定,具体见表4.2.1-7的要求。
表4.2.1-7不同基层塑料锚栓的承载机理和锚固深度 适用基层 普通混凝土 安装方式 膨胀式 承载机理 摩擦承载 锚固深度 ≥25mm 烧结普通砖、蒸压灰砂砖、蒸压粉煤灰砖 砌体以及轻骨料混凝土 膨胀式 摩擦承载 ≥50mm ≥50mm 烧结多孔砖、蒸压灰砂空心砖、烧结空心 砖砌体 摩擦或/机械锁 定承载 膨胀式或打结式 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轻集料混凝土 小型空心砌块和烧结空心砌块 蒸压加气混凝土 打结式 膨胀式 机械锁定承载 摩擦承载 ≥50mm ≥50mm 4.2.2 粘锚系统在外墙外保温系统的主要节点构造做法应符合附录A 的要求,同时也应满足 下列要求。
1外墙底层及其他易受撞击部位方泰保温装饰板应有一定的强度,以免碰撞破坏,其 性能指标应符合相关规及产品标准要求。
2 外墙勒脚部位应确保水不会渗入保温层及基层,保温装饰板底部应设置托架并封 堵,其底边距室外地面的高度为50㎜~100mm ,具体做法和高度值由设计确定。
3 板与板之间的接缝处及墙体变形缝处应做好保温和防水处理,其性能要求应符合相 关规及产品标准要求。
板与板之间缝宽度应根据设计要求,其填缝材料和具体构造做法由 设计确定。
墙体变形缝的宽度大于50 mm 时,其构造做法应另行单项设计。
4女儿墙应采用保温装饰板包覆,且应为顶部与双侧保温,其侧外保温的高度可由 设计确定。
女儿墙顶部宜设置金属制品压顶,节点构造应由设计确定。
5 管道穿越保温装饰板时,宜采用预埋套管,套管与基层墙体应有牢固可靠连接;穿越保温装饰板的管道、构件均应做密封柔性连接处理,缝隙采用耐候胶封堵,必要时外套装饰扣件,且应牢固可靠。
6 凸窗非透明的顶板上放置空调机或设备时,其保温材料宜选择相同导热系数的高密度保温材料代替。
7外墙面上需要悬挂管道、空调机等重物时,其支架的埋件必须固定于基墙的主体结构。
8 粘锚系统应当考虑排水和透汽措施,此构造措施不得降低墙体的保温隔热效果。
4.2.3 粘锚系统对门窗框外侧洞口四周的侧面(包括窗上口和窗台部位)以及凸窗非透明的顶板、侧板和底板实施外保温。
门窗框外侧洞口四周侧面部位的外保温可采取下列做法:1 可在洞口外侧与侧面应采用满粘方式,粘贴面积为70%。
2 可在洞口四周如采用外墙成品配套件粘贴,粘结方式采用满粘法,粘贴面积不小于每块板面积的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