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美术史》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标及要求
了解中外美术史的发生、发展、演变的基本脉络和文化背景,掌握美术史上具有代表性的风格流派、美术家、美术作品和美术理论,对艺术史上代表性的经典作品具有基本的分析鉴赏能力。
二、考试内容
(一)中国美术
1、史前美术
中国美术的开端:
旧石器时代美术,包括美术的起源、美术的早期形态;
新石器时代美术,包括雕塑、绘画、工艺、建筑等。
2、夏商周时期美术
青铜工艺:青铜器的发展、演变、造型、装饰;
其他门类工艺美术:玉器、骨牙、丝织、漆器、陶瓷;
雕塑:青铜雕塑、石雕、陶塑、玉雕、木雕;
绘画:装饰性绘画、战国帛画;
书法:甲骨文、金文、春秋战国时期书法;
工艺:陶器、玉器、漆器、其他工艺。
建筑。
3、秦汉时期美术
绘画:壁画重点掌握宫室殿堂壁画与两汉时期的墓室壁画;
画像石和画像砖,如掌握山东、苏北、南阳以及陕北画像石的特点;
书法:秦汉书法遗迹、秦汉书法家;
雕塑:宫苑雕塑与陵墓雕刻、秦兵马俑、两汉时期的俑、匈奴以及滇族的青铜雕塑;
工艺美术:金属、丝织印染、漆器、玉石、陶瓷工艺;
建筑。
4、魏晋南北朝时期美术
绘画:魏晋时期绘画、南朝绘画、北朝绘画,代表性画家与传世作品、画史画论;
石窟壁画:莫高窟壁画、克孜尔石窟壁画;
书法:三国西晋书法、东晋书法、南北朝碑刻、代表性书法家、代表性的书法理论;
雕塑:云冈石窟造像、龙门石窟、巩县石窟北朝造像、莫高窟北朝彩塑、炳灵寺和麦积山造像、寺庙造像、陵墓雕刻、陶俑、雕塑家;
工艺美术:陶瓷工艺、漆器工艺、丝织工艺。
建筑。
5、隋唐时期美术
绘画:人物画、山水花鸟和鞍马画,壁画,石刻画像;画家与传世作品、画史画论;
书法:隋代书法和初唐四家,楷书和草书的创新;
雕塑:陵墓雕刻、石窟雕塑、寺观雕塑、陶俑、宗教雕刻、雕塑家;
工艺美术:陶瓷工艺、染织工艺、金属工艺。
建筑。
6、五代两宋时期美术
五代绘画:五代人物画、五代山水画、五代花鸟画,五代壁画,五代画像石与画像砖;
北宋绘画:宋代前期山水画、花鸟画,宋代文人画的发展、宋代宫廷绘画、北宋风俗画;五代绘画:南宋绘画、人物画、花鸟画;
辽金绘画:辽代绘画、金代绘画;
书法:五代宋初的书法、宋代四家、南宋书法诸家;
雕塑:宗教雕塑、殿堂陵墓雕塑,俑、砖雕及玩赏雕塑;
工艺美术:陶瓷工艺、丝织印染、玉石牙角雕刻、漆器工艺。
7、元代美术
绘画:元初绘画、元四家、元代中后期绘画、壁画和版画;
书法:元代中后期书法的发展,代表书法家赵孟頫及鲜于枢;
雕塑:佛教雕塑、道教雕塑、陶俑和杂剧砖雕,阿尼哥与刘元。
8、明清美术
绘画:壁画、版画、年画以及代表性画派画家的传世作品;
书法:明代书法、清代书法;
建筑与雕塑:建筑、雕塑;
工艺美术:陶瓷、织绣印染、漆器、玉器与金属工艺、家具与其他。
9、近现代美术
中国画:民国初年的中国画、20世纪20年代以后的中国画;
西画:西画东渐、新兴的美术教育;
版画、连环画、漫画及年画;
美术领域的思想论争:五四运动时期中国画革新的舆论及其论争、西画领域的两次论战;
书法;
建筑;
雕塑与工艺美术。
(二)外国美术
1、原始、古代美术:
原始美术、古代埃及美术、爱琴美术、古代希腊美术、古代罗马美术
2、欧洲中世纪美术
早期基督教美术、拜占庭美术、蛮族艺术和加洛林文艺复兴、罗马式美术、哥特式美术
3、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
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尼德兰文艺复兴美术、德国文艺复兴美术、西班牙文艺复兴美术、法国文艺复兴美术
4、17、18世纪欧洲美术
17-18世纪意大利美术、17世纪佛兰德斯美术、17世纪荷兰美术、17-18世纪西班牙美术、17-18世纪法国美术
5、19世纪欧洲及美国美术
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19与20世纪初的法国雕塑、19世纪德国美术、19世纪瑞典、丹麦、比利时美术、18-19世纪英国美术、19世纪美国美术、18-19世纪俄罗斯美术、19世纪东欧诸国绘画
6、20世纪美术
西方美术、苏联美术
7、亚洲美术
伊朗、印度、东南亚、日本、朝鲜
8、非洲、拉丁美洲古代美术
非洲黑人美术、拉丁美洲古代美术
三、试卷结构
试卷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180分钟
考试方式:闭卷,笔试
题型结构:
1、概念题
2、简答题
3、论述题
四、参考书目
《中外美术史》2006年12月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桑任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