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中学到了语文10篇1、我从广告中学到了语文语文到底是什么?仅仅是课本上的文章吗?不是的,在我们的生活中,语文无处不在。
现代社会中,广告已与人们结下了不解之缘。
广告作为商业社会的产物,其作用已不单单是商品告示,在某种程度上,它甚至是时尚和流行的象征,对于公众的生活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广告用语中,有一些比较优美的语言可以陶冶人的情操,让人赏心悦目;但大多数都是运用了一些成语的谐音,或是一些名言或成语的同音异字如:“某当铺广告——“当之无愧!”;某帽子公司广告——“以帽取人!”;“某理发店广告——“一毛不拔!”;“某打字机广告——“不打不相识!”;某眼镜店广告——“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为了保护您的心灵,请为您的窗户安上玻璃。
”等。
这使我从中学到了语文,语文不仅是用语言来表述的文化,还是一种交际、经济发展的工具。
语文给人带来了美感,但有一些“别出心裁”的广告用语却使人找不到语文的美感,感受不到语文的魅力。
某些广告商似是而非的成语新编,如“咳不容缓”、“油备无患”、“鳖来无恙”,牵强附会,无论对产品还是对文字本身,都只有误导作用,此种广告用语,应绝对禁用。
还有一些广告宣传中出现的“极品、神奇、之最”等等最高级用语,利用大众媒体作名不副实的虚假宣传,纯属欺骗误导消费者。
但现实中,已被归为“禁止”使用之列的“极品”及其相类似的称谓却频频亮相于众多商品广告中。
这些现象,向社会、厂商和有关管理部门敲响了警钟:清除文化污染,规范广告用语迫在眉睫。
我认为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从各种各样的活动中体验汉语的精妙之处。
还要善于发现一些问题,做出准确的判断,明辨是非,去伪存真。
其实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的语文素养就得到了提高,就学到了语文。
2、我从诗歌中学到了语文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尤以诗最为精辟,堪称中国文学之精粹。
从《诗经》到如今的现代诗,中国诗经历了几千年的风雨,历久弥新。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朴素的诗句道出了朴素的感情。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简短的诗句表达了屈原对楚国的忠贞情怀。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铿锵有力地说出了他老当益壮的暮年志向。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我们仿佛又可以看到陶渊明特有的那份闲适与自然。
诗在唐朝达到了顶峰,内容也更加多元化。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站在分道的路口,告诉朋友切勿“儿女共沾巾”。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骆宾王身陷牢狱,只能望“蝉”兴叹。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太白一首《梦游天姥吟留别》,将他不愿与权贵同流合污的志气娓娓道来。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身处乱世的杜甫,只能空叹国破家亡之恨。
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杜牧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举不完的优美诗句都在诉说着中华文化的发展。
来到宋朝,诗以词的形式继续发展。
苏轼的“老夫聊发少年狂”,开启了豪放派的大门。
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又为婉约派作出了诠释。
这两派交映生辉,造就了宋词的不灭地位。
辛弃疾的“像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柳永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晏殊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又让我们沉浸在宋朝这段半荣半辱的历史。
接下来的元朝诗以“曲”的形式着称。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将游子的思念描绘得淋漓尽致。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张养浩又道出了百姓的苦难。
元朝以后,诗似乎逐渐没落,但却并未被人们遗忘。
清朝时,龚自珍的《己亥杂诗》更是让我们看到了诗的希望。
“我劝天公从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些琅琅上口的诗句正表达着作者的心声。
中国诗曾经的辉煌是无可磨灭的,现代诗也正被人推崇,我相信诗的将来会更加美好。
诗帮助我了解语文,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读诗的过程中,思想和作者产生共鸣的刹那,我也就懂得了语文之所以被人推崇的原因——她代表了中华文明的永盛不衰!3、我从网络中学到了语文语文是无处不在的,语文不单单出现在课本上。
更出现在日常生活中,在报刊上影视聊天游戏等地方。
网络是一个巨大的信息中心,在这里学生可以不遵规守纪,上班族不用担心被扣薪水,一群新新人类创造了一种独特有意思搞笑的语言,就称为“网络语言”“网络用语”可以说是众多网友智慧的结晶。
就让我带大家遨游这个奇妙又神秘的世界吧!“网络用语”可分为谐音英文简写,数字语言等几种。
也有些是从某些新闻中总结出来的。
这些词既有娱乐性,又有耶艺术性@!在网络里“我”不叫“我”叫“偶”。
“漂亮女生”不叫“漂亮女生”叫“美眉”。
“新人”不叫“新人”叫“菜鸟”。
网络语言中蕴含着无尽的乐趣,只需你去发掘。
也有些是经过某些新闻而总结的,就像“打酱油”,不懂的人也许会问“打酱油”有什么特别的就是买酱油嘛,那你就彻底out了。
“打酱油"一词源自陈冠希的“艳照门”事件,当记者走出街头询问观众的感受时,采访到一位市民,而那位市民却说:“关我鸟事,我只是出来买酱油的。
”从此“打酱油”被网友称为是路过,不关我事的意思。
还有一些非常委婉的骂人,比如,别人对你说;‘你的蛋白质含量太高了。
”你可别天真的认为“蛋白质”是营养物质,在说你身体好。
那你就丢脸丢到太平洋去了。
蛋白质是指“笨蛋+白痴+神经质”,还有“恐龙”你可别认为是再说你,是漂亮的快绝种的美女,而是说你是个长的很难看的女生,像这样“文明'骂人的词语可以说是数之不尽啊,在网络里不同的文字你不能用正常的逻辑去思考。
不一定在课堂上学的那单调的文字才叫语文,在现实生活中语文的魅力是没有范围的!4、生活处处有语文语文的知识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只要你做个有心人,就会发现语文就在你身边。
我家附近有一条街,各种商店鳞次栉比。
我发现,广告中的错别字还真触目惊心。
文具店的黑板上写着:"新到各种文具合和元株笔";自行车修理铺前醒目地写着"卜胎"两个大字;食品店的招牌上写着:"并干种类烦多"。
这真让我好笑。
但仔细一想,这样反倒帮助我记住了字的正确写法看电视,不但丰富了我的课余生活,而且使我学到了不少语文知识。
如我国的四大名著《水浒》、《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还有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中外名著现在已被一一拍成了电视剧,这样看起来更有滋有味,令我这不爱看书的人也了解了作品的内容,熟悉了不少人物的性格,遇到相关的课文就轻松多了。
东方台的"财富大考场"也令我痴迷,让我学到了许多语文课外知识。
电视中的广告语也包含了丰富的语文知识。
有的直白,有的含蓄;有的像对联,有的像诗句;有的粗俗,有的精妙;还有的竟然违背了语法,如脑白金的广告"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还收脑白金。
"既然说不收礼,干嘛还要收礼,这不是自相矛盾吗?这使我想到自己在写文章或说话时应注意不要前后矛盾。
家庭的游戏也使我在笑声中学到了语文知识。
平时爸爸妈妈爱跟我玩成语接龙等游戏。
大年三十那天,爸爸兴致勃勃地说:"现在我们一家比一比,看谁说的成语最多?"妈妈举双手赞成,我也不甘示:"讲就讲,谁怕谁?我先开始,今年是羊年,成语中一定要有一个羊字。
亡羊补牢。
"话音刚落,妈妈开口连说两个:"羊肠小道,挂羊头卖狗肉。
"说完还得意的朝我挤挤眼,爸爸接过:"能不能说些吉利一点的?三阳(羊)开泰,洋洋(羊羊)得意。
""不算,不算,那是谐音。
"欢声笑语中,我学到了不少成语。
生活是一本大书,生活是一位老师,他会告诉你不尽的知识。
只要做个有心人,你就会在生活中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5、从故事中学到了语文"语文"在新华词典中它的解释是:"指语言和文字",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都在和语文打交道,除了运用与理解,更多的则是学习。
而我,就从故事中学到了语文。
相传,乾隆皇帝有一次下江南,日近黄昏,远处飞来一只白鹤,他一时兴起,就命众人吟诗一首。
有一个叫冯修诚的学士即兴赋诗:"远望天空一鹤飞,朱砂为顶雪为衣。
"乾隆皇帝故意难为他,连声说到:"我让你吟的是黑鹤,不是白鹤!"冯修诚灵机一动,接着吟到:"只因觅食归来晚,误落羲之洗墨池。
"这样一来白鹤就变成了黑鹤。
一则小故事,虽短,却短小精悍;而冯修诚最后吟诵的诗句更是画龙点睛,令人感叹这中华语言的魅力。
而在《甘罗十二为使臣》中,小小的甘罗为使秦赵联盟,反驳瞧不起甘罗年幼的赵王,甘罗说:"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
纸扎的人儿虽大,经不起手指一戳;铁打的秤跎虽小,却可以压住千斤。
"语出惊人,让赵王不得不佩服。
甘罗说的短短数十字不仅有分量,而且有重量;文字的精妙就在于其所表达的意义及表达的方式,甘罗的话,字里行间透露着一种不可小瞧的气势。
从故事中我学到了语文,领悟到了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更明白:其实,生活中语文无处不在,只要用心地体会感悟,聪明的你一定会领略到语文的快乐与奇妙。
6、我从游戏中学到了语文语文,是我们学科中较重要的一科。
但它,不仅可以在课堂上学习,也可以在课外、报刊、影视、游戏中学到。
我就在游戏中学到了不少的语文知识。
记得那是我上一、二年级的事了。
一天,表哥到我家玩。
晚上,表哥说要跟我玩个游戏,看着他那笑眯眯的脸,我猜那肯定是个很有趣的游戏。
他首先神秘地坐在一旁想了一会儿,接着就在一张纸上写下了这一句话:纸不要送给他。
然后他说要我在这句话中加一个标点符号,使这个句子的意思改变了。
一开始,我便专心致志地坐在那里,望着题目,左思右想。
这道题对于现在的我来说非常简单,但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却难极了。
我反复思考: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纸不送给他,反过来便是纸送给他。
噢,我想到了,只要在"给"字前面加一个逗号,不就行了吗?接着,我便在纸上写了答案:纸不要送,给他。
在一旁的表哥马上鼓起了掌,同时还诧异地望着我,我不禁开心地笑了起来,见牙不见眼的,开心好像就要涌出来似的。
接着,表哥又出了一道类似的题目:纸不要让他乱画。
这次的题看上去比上一道深了,但是有了上次经验,我很快就想出来了,便得意忘形地笑了笑,说起答案来:纸不要,让他乱画。
在旁的表哥又是一阵雷鸣般的掌声,我的成就感又大大增加了。
这时,表哥凑进了我的耳朵说:"我们玩一个更有趣的游戏!"我好奇地望着表哥,笑盈盈地问道:"是什么游戏呀?""是猜字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