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科院生态中心研究揭示黄土高原植被恢复的生态效益_

中科院生态中心研究揭示黄土高原植被恢复的生态效益_

收入为14609.22元,集体利益分配占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例高达77.92%。

先后被评为“全国小康明星村”、“广东省文明村”、“广东省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广东省卫生村”、“东莞市文明标兵社区”、“东莞市文化建设先进村”等光荣称号。

通过对虎门镇各个农村社区进行对比调查,不难发现通过实施土地股份合作制实现促进农民增收,必须具备相应条件。

因此,集体经济组织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有较高的经营管理水平、较强的市场经济意识和民主管理意识,才能将通过土地股份合作制整合起来的土地资源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

通过积极改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外企、民企建厂、办公司,发展“物业经济”,是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农村城市化、工业化,促进农民收入增加的有效途径[6-7]。

只有在充分结合当地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加强招商引资力度的情况下,土地股份合作制才能发挥促进农民增收的巨大效用。

3.4存在问题与建议
东莞市虎门镇实行土地股份合作制在推动农村经济
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过程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具体运行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特别是金融危机影响下,农村集体纯收入比上年末下降了8.81%,暴露了虎门镇在现有经济发展模式下实施土地股份合作制存在相当的缺陷:农民收入来源渠道单一、“物业经济”所占比重过大、抗风险能力低下、依靠集体分红和租金收入的农民遭受较大损失、发展模式转型困难、当地出现农民结构性失业以及超比例分配等问题。

只有通过运用经济、行政手段促使当地农村进行产业升级、产业优化,才能保证农民收入长久、持续、快速增长。

4结语
土地股份合作制的产生对实行土地统一集中管理、规模经营,增加农村集体收入、促进农民增收有重大意义。

但是通过实施土地股份合作制促进农民增收,必须具备一定前提条件。

最重要的是要有一支拥有经营管理经验和市场经济意识的高素质农村干部队伍。

在其带领下,通过积极改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才有可能将整合起来的土地资源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收入增加。

参考文献:
[1]尹成杰.农民持续增收动力:内部动力与外部动力相结合[J].中国农村经济,2006(1):4-10.
[2]刘保峰,吴荣秀.土地股份制是农村土地产权改革的必然方向[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6(1):70-80.
[3]
王露.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的经济学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7,14(3):52-56.
[4]唐正繁.中国农地制度改革的可行选择:土地股份合作制[J].思想理论,2003(6):25-26.
[5]姜爱林,陈海秋.近年来中国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研究述评(2000—
2006)[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1):11-19.
[6]解安.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市场化进程中的制度创新[J].甘肃社会科学,2002(2):53-55.
[7]张笑寒.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制度解析与实证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7.
[8]张笑寒,张瑛.效率与公平视角下的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绩效分析[J].农村经济,2009(1):20-23.
[9]傅晨.农地股份合作制的制度创新[J].经济学家,1996(5):99-105.[10]刘承礼.农地股份合作制的过渡性质:一种基于内生交易费用理论的评说与前瞻[J].农业经济问题,2003(11):31-35.
[11]唐浩,曾福生.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研究述评[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1):20-27.
[12]中共东莞市委,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行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
的意见[R].2004.
植被恢复是区域退化生态系统恢复重建的主要措施,其综合生态效益是衡量植被恢复成效的关键,是国际上恢复生态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

黄土高原地区面积广大,生态脆弱,以
6.7%的土地养活着全国8.5%的人口。

长期的人口和经济发展
的压力,致使该区域生态系统严重退化。

1999年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以来,黄土高原的景观发生了显著变化,然而区域尺度的景观变化及其带来的综合生态效益还缺乏定量的分析与评估。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研究团队在傅伯杰院士的领导下,采用遥感、模型模拟和多元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定量评估了黄土高
原2000—2008年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生态效益和主要生态系统服务的变化。

结果表明:林、草和聚落用地分别增加4.9%、
6.6%和8.5%,农田减少了10.8%。

土地覆被的变化和植被恢复提
升了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区域生态系统固碳增加了35.3Tg ,其中67.3%为植被固碳,年平均土壤保持率达到63.3%,区域粮食生产增长18%。

但由于林草植被面积增加和气候变化的影响,该地区年平均产水量减少10.3mm 。

研究还讨论了主要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协同和权衡关系,进一步探讨了生态系统服务变化的社会经济效应问题,提出了考虑人与自然耦合系统动态反馈关系的适应性管理是区域生态恢复可持续性的关键。

中科院生态中心研究揭示黄土高原植被恢复的生态效益
!!!!!!!!!!!!!!!!!!!!!!!!!!!!!!!!!!!!!!!!!!!!!!!
20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