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复习课件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复习课件


1、温度和温度计
1、用触觉感知水温。 2、观察温度计,了解 其构造。 3、弄清使用温度计前 应注意的问题。 4、学生亲自操作,学 着读、写摄氏温度。
知识点:
1、什么叫温度?用什么 做单位? 2、使用温度计前需要弄 清楚什么问题? 3、读数时应该注意什么? 4、正确读和写摄氏温度。
2、测量水的温度
变化的条件
温度降到0 ℃以下 温度降到0 ℃以下 温度降到0 ℃以下 温度下降( 0 ℃以上) 温度下降( 0 ℃以上) 温度下降( 0 ℃以上)
第三单元知识点
1、 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通常用摄氏度(℃)来表示。物体的温度用 (温度计)来测量。
2、测量水温的方法:①手拿温度计的上端。②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 到容器的底和壁。③视线与温度计的液面持平。④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 ⑤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水蒸气在高空中遇冷直接凝固成的冰晶落下来


由水凝固而成
水形态变化的过程及发生变化的条件
水的形态 霜 雪 冰 露 云 雾 变化的过程
接近地面的水蒸气遇冷在物体上凝 固成的冰晶 水蒸气在高空中遇冷直接凝固成 的冰晶落下来 由水凝固而成 接近地面的水蒸气遇冷在物体上 凝结成的小水珠 水蒸气在高空中遇冷凝结成的小 水珠 水蒸气遇冷凝结在尘土颗粒上 的小水珠
1、听写摄氏温度。 2、回忆、交流一些温度计的具体 名称。 3、试着识别温度计。 4、讨论:测量水温用什么温度计? 为什么? 5、师演示测量水温的方法。 6、学生实际测量水温。
提示用水:
自来水、温水、烫手的热水、热水瓶里的热水
换 为:
60度左右热水、温水、常温下放置几天的水、地下水
3、水结冰了
灵活运用教材,重视科学实验
知识点
1、知道什么叫蒸发?
2、会举生活中“蒸发”的例子。
3、知道蒸发的快慢与什么有关?
Hale Waihona Puke 7、水的三态变化云
水蒸气在高空中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珠

水蒸气遇冷凝结在尘土颗粒上的小水珠

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珠落下来

接近地面的水蒸气遇冷在物体上凝结成的小水珠
接近地面的水蒸气遇冷在物体上凝固成的冰晶
知识点
1、冰和水的相同点:都无色,无味, 透明。 冰和水的不同点:冰是固体,有 固定的形 状,不会流动;水是液 体,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
2、水在0℃时会结冰,是温度的变 化使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
4、冰融化了
1、利用生活经验,想出解决问 题的办法。 2、为清楚地观察冰融化成水时 的温度变化情况,学生自行设计 实验方案。 3、学生按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4、回归生活,小结。
第三单元
温度与水的变化
第三单元
复习目标:
温度与水的变化
以水为例,引导学生探究热量和物质状态变 化之间的关系。通过观察水的固、液和气三态, 研究水在融化、结冰、蒸发和凝结等过程中发生 的变化,帮助他们初步认识物质是不断变化的, 这种变化是与外界条件密切相关的。同时,帮助 学生初步建立自然界物质“循环”的概念。
12、水的形态是怎样相互转化的?是什么原因引起了水的三态变化? 是温度的变化引起了水的三态变化。
5、水珠从哪里来 1、从生活入手,设疑。
2、举生活中类似的例子。 3、老师讲解“凝结”
4、学生试着释疑。
知识点
1、什么叫凝结? 2、会举生活中“凝结”的例 子,并且会释之。
6、水和水蒸气
1、观察用水写的字。 2、举生活中类似的例子。 3、试着解释此现象。 4、观察水的蒸发,小结水蒸气的 特点。 5、讨论加快水蒸发的方法。
3、对一个物体来说,温度下降,说明物体的热量(减少);温度上升,说明物 体的热量(增加)。
4、水在(0℃)时会结冰,是(热量)使水的状态发生了改变。
5、加快冰融化的方法:①放到阳光下晒②用手焐着③放到热水里
6、装满冰的杯子外边的小水珠哪来的?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较冷的杯子凝结成的。
第三单元知识点
7、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我们叫做(蒸发)。由于水蒸气的微粒(太 小),我们无法看见。
8、加快水蒸发的方法有:加热,用电扇吹等。 9、从水里蒸发出来的水蒸气遇到(较冷的玻璃杯)就会冷却下来,变成 人们看得见的(水滴)。 10、由于盛冰的玻璃杯使它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却下来,因而在杯壁上 形成了小水滴。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却变成看得见的水滴,这种现象叫凝结。
11、水在自然界中有各种不同的形态,有时是(液态)有时是(固态), 有时是(气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