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酰胺专用设备的技术创新
在国外先进技术及设备的基础上,结合国内生产的具体情况,
在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钠等胶状高分子聚合物的后处理方面开发出
多种后处理生产工艺和专用设备,填补了国内胶状高分子聚合物后处
理技术和专用设备的空白。先后开发出多种形式及规格的聚合物专用
破碎、造粒、干燥和粉碎设备;在胶状高分子聚合物的后处理工程方
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能够独立完成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的后处理全
套工艺设计并提供主要设备。提高生产的控制水平,适合大规模连续
化生产,可实现全自动集中控制,提高企业的自动化水平。
聚合后的聚丙烯酰胺胶块,含水75%左右,类似胶冻,具有很强
的粘弹性。后处理的目的就是要除去其中的水分及挥发组份,从而获
得具有一定固含量的固体产品,并将其加工成为20~80目的颗粒。
然而,对大的胶块直接干燥是非常困难的,需要消耗很大的能量和很
长干燥时间,干燥效率很低。所以必须将大的胶块分割破碎成为小颗
粒,提高物料的比表面积,以提高其干燥效率。而且颗粒粒度越小,
物料比表面积越大,干燥越容易进行,干燥效率越高。经干燥达到固
含量要求的颗粒才能进行粉碎、筛分等操作。所以聚丙烯酰胺后处理
的重点在于造粒和干燥部分,造粒是关键,造粒的质量及颗粒的大小
直接影响干燥、粉碎等后续的处理。本工艺过程分为造粒、干燥、粉
碎、包装四段,连续操作。
造粒是整个工艺过程的龙头,也是最难处理的过程,颗粒的大小
将直接影响干燥的效果,而干燥的程度又直接影响粉碎的进行。因此
我们将造粒过程分为粗造粒和细造粒两步,保证其在满足颗粒粒度的
同时达到生产效率要求。
聚合好的胶块首先进行粗造粒,根据聚合的不同方式及胶块的不
同形状和大小选择不同的粗造粒形式,将其处理成为≤60毫米的胶
块;粗造粒的目的是将相对较大的胶块分割破碎成为相对较小的形状,
以满足物料输送的要求,同时保证造粒的有效喂料。
加入分散剂且经过混合的小胶块由螺旋输送机连续送入造粒机进行
细造粒,特殊设计的高效造粒机对胶块进一步实施切割破碎,得到粒
度3 毫米左右的小胶粒。快速有效的切削方式确保分子量不降解;
而且制得的颗粒均匀、松散,具有良好的流动性,易于干燥。
解决了造粒问题就给聚丙烯酰胺的干燥创造了有力的条件。对于聚丙
烯酰胺的干燥,既要蒸发大量的水分,又要控制物料温度不能过高,
同时还要防止局部过热,所以干燥机的高效和节能就显得尤为突出。
我们采用的振动式流化床干燥机具备了这一特点:除受气流外,物料
还受到激振力的作用,这就使得物料在风量较小的情况下形成流态化,
降低了所需风量及能耗;同时物料的干燥条件、停留时间易于调整和
控制,保证了最终产品的合格。进入流化床的物料与热风充分接触,
翻腾跳跃,同时在激振力的作用下逐级前进,干燥时间一般在40~
60 分钟,最后固含量达到90%以上。为了保证生产的连续性,在干
燥机尾部增加了一级冷却段,将干燥后的物料温度降低到适合粉碎等
操作的正常温度。
造粒、干燥后的聚合物颗粒,大小均匀,固含量高,粉碎比较容
易进行。采用对辊式磨粉机,差速运转的双辊及压花的辊表面结构有
效控制细粉率≤5%,经筛分后得到要求粒度的粉状产品即可包装。
大庆市三星机械公司设计开发出的聚丙烯酰胺后处理技术及
成套设备,是在消化吸收引进技术及设备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具体情
况而设计产生的。根据我国企业生产的具体特点,针对不同的生产工
艺、不同的生产规模和不同的生产要求,开发出了不同的技术工艺和
专用设备与之相适应。其主要特点是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充分体现
高效与节能。
技术创新:
预研磨机进一步优化,在所述的预研磨杆与储料箱接合处装有盘
根腔,盘根腔内装有四氟盘根绳,盘根腔上有盘根压盖。在所述的两
个链轮之间装有涨紧结构,涨紧结构包括旋转臂、涨紧链轮和支撑杆,
其中,施转臂和涨紧链轮固接,旋转臂上有弧形滑槽,涨紧链轮和链
条相咬合;支撑杆一端与支架固定连接,另一端进入滑槽内并能够在
滑槽内滑动。具有以下优点:预研磨机的底部加装支撑板,预研磨杆
穿出储料箱以后连同轴承和轴承座一起置于支撑板上,这样增加了轴
承座和储料箱之间的距离,使得轴承座和储料箱分离独立,防止轴承
座进入物料对轴承造成损害,减少预研磨机的帮障率,延长机器的使
用寿命,同时支撑板还具有支撑的作用,提高预研磨杆和轴承的使用
寿命。
在预研磨杆和储料箱的结合处增加盘根腔,盘根腔内装有四氟
盘根绳,盘要腔上有盘根压盖,避免了设备长期运转物料被挤入轴承
座内对轴承造成损害,密封效果好;盘根绳容易更换,减少了维修难
度;
两个链轮之间增设涨紧结构,能够避免预研磨杆的链轮和减速机输出
轴的链轮咬合不好造成的链条断裂,可调程度较高,可大大提高链条
和链轮的使用寿命。
研磨机由蜗轮蜗杆减速机、丝杠升降机、轧距同步调节轴共同
传动两侧丝械同步行走,实现了电动控制,增加了调整的稳定性,降
低了劳动强度,缩短了调整的时间,降低了撞辊的发生率,延长了研
磨辊的使用寿命,增加了经济效益。
研磨机在轴承座压板上加装了皮带轮涨紧器,通过调节螺杆调
节皮带的松紧度,并通过调节皮带因受力过大或受热变化给皮带进行
补偿,提高了皮带的使用寿命,另外便于拆装皮带轮组的皮带,降低
了维修难度。
研磨机在喂料门与喂料辊之间加装金属去除器,靠磁力吸取碳
钢类金属,减少了因金属物体落到两研磨之间导致的研磨辊以及其他
部件的损坏,对研磨辊起到了保护作用,而且清理吸取的金属十分方
便,提高了研磨机的使用寿命。在研磨辊辊轴端部与轴承座导板内侧
之间辊装密封座,避免了研磨时运转的物料飞出轴承造成的损坏。
生产工艺的连续,过程操作可连续进行,可达到全密闭操作,大
大降低劳动强度,使整个生产过程由原来的单机分散控制、间歇操作
的生产方式转变成为可实现集中自动控制、连续操作的生产方式。 生
产设备的稳定,所使用设备均在设计、实验、生产等环节中不断的改
进和完善,经过多年生产实践的考验,既具有专用性,又具有通用性。
(研磨油喷入系统)
大庆市三星机械公司与大庆炼化共同攻关聚丙烯酰胺装置研磨
油降耗增效科研项目日前获得实验成功。该科研项目不仅使研磨油
单耗由41公斤/吨降至18公斤/吨,研磨油单耗达到国际同类装置
的先进水平,而且聚丙烯酰胺产品成本降低了176元/吨,提高了公
司聚丙烯酰胺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聚丙烯酰胺生产中,为了降低造粒机动静刀具之间摩擦及减少干
燥器结块,通常在造粒工序喷入一定量含分散剂的研磨油,使其吸
附于聚丙烯酰胺胶粒周围,使胶粒不粘成团,起到良好的润滑作用,
从而降低造粒机负荷及胶粒在干燥器内结块的机率。
攻关阶段首先重新自行设计、加工了研磨油喷嘴,将单喷嘴设计
为带有导向槽及微调功能的双喷嘴,研磨油与风的混合方式由外部混
合改为内部混合,实现有效控制研磨油喷入轨迹及流量,提高研磨油
在造粒机中的利用率,降低了研磨油的耗量。同时,我们经过多次实
验室测试,在同样的配比下,确定采用分散效果更为优良的SPAN20
代替原有的SPAN80作为分散剂。为检验效果,在聚丙烯酰胺均聚生
产装置六线进行了试验。在试验的过程中,完善了研磨油配制和加入
系统的控制措施以及对相应的设备进行了改造,将研磨油系统温度控
制在40~45℃,并优化了造粒和干燥工序的操作参数,使之与新使
用的SPAN20及双喷嘴更匹配。
实验结果显示,研磨油分散剂更换及配套的研磨油系统改造后,
聚丙烯酰胺均聚生产线的研磨油成本由原来的376.9元/吨降至现在
的200.57元/吨,实现效益176.33元/吨。该科研成果即将进行全面
推广,每年将为大庆炼化增加2000万元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