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艾滋病实验室检测管理与设备维护
艾滋病实验室检测管理与设备维护
雅培Determine(硒标) 快速试剂试验原理
雅 培 Determine HIV1/2 快 速 测 试 试剂是一种用免疫层析法原理,定性 测定血样中HIV1/2抗体。
加样本入反应条,当样品通过硒胶体抗原结合物时,与硒胶体-抗原结合物混 合重组结合,此混合物继续迁移通过固 相包被的合成肽和重组抗原的结果窗。 如果样品中含有HIV1/2抗体,其抗体将 会与硒胶体-抗原结合,并在窗口处被固 相包被的合成肽和重组抗原所捕获固定, 形成一条红线。如果样品中不含HIV1/2 抗体,则无红线形成。
目前已有HIV-1和HIV-2抗原共同致敏的PA 试剂(AFD HIV 1/2 PA)和HIV-1、HIV-2抗原 分别致敏的PA试剂(AERODIA-HIV-1/2)。前 者可用于HIV1/2的筛查,后者可用于区分HIV1型和HIV-II型。
其缺点是判定结果用肉眼观察,无法保存。
目前这问题已得到解决,为了保存试验结 果,试剂盒可配备数码相机。
阴性报告
每 3 个月随访一次,共 2 次,仍属可疑,则作阴性报告如随访期间出现阳性反应则报告阳性
一、HIV抗体诊断
临床上实际应用的是测定特异性HIV抗体, 包括初筛和确认两个方面。HIV抗体一般 在感染后几周逐渐出现,可延续至终身, 是重要诊断依据,但是从感染到血清抗 体阳转有一段窗口期,平均为1到3个月, 还有一小部分比例的HIV感染者出现迟缓 反应,95%以上HIV-1感染者产生抗体的 时间是在感染后6个月以内。
窗口期和残余危险度
1、窗口期:HIV感染后至抗体检出前的一段时间称 为窗口期。
2、残余危险度(residue risk):在目前条件下,筛查后 仍具感染性的机率。影响残余危险度的主要因素 包括窗口期、试剂质量、实验室质控以及人群感 染率等。各国的残余危险度不一,美国1985年是 1/2500,随着检测试剂完善,包括“O”亚型的检出、 IgM和p24抗原的检测,到1995年降至1/44-66万; 据报道非洲为5/1000,泰国1/775,肯尼亚 1/50。
一阴一阳
送确认实验室 进行确认
筛查试剂 阴性反应
均阴性反应 阴性报告
HIV抗体确认试验流程图
免疫印迹法(HIV1/2 混合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阴性反应 HIV-1 阳性反应 不确定反应 应
阴性报告 HIV-1 阳性报告
出现 HIV-2 指示条带 免疫印迹法(HIV-2)
阳性反应
阴性反应
报告 HIV-2 血清学阳性 不确定反应 必要时测核酸
艾滋病实验室检测管理与 设备维护
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性病艾滋病预防监测中心
赵翠英
HIV抗体检测的目的
监测:以监测为目的的检测是为了解 不同人群HIV感染率及其变化趋势而 进行的检测,检测的人群包括各类 高危人群和一般人群。
诊断:以诊断为目的的检测是为了确 定个体HIV感染状况而进行的检测, 包括临床检测和自愿咨询检测、术 前检测、根据特殊需要进行的体检 等。
二、艾滋病病毒的抵抗力
HIV抵抗力
HIV一旦离开宿主在外界环境中生存 能力便很快消失,HIV对环境中的物 理因素和化学因素抵抗力均较弱, 比乙肝病毒(HBV)的抵抗力低得多。 因此,对HBV有效的消毒和灭活方法 均适用于HIV。
HIV抵抗力--物理因素
HIV对热很敏感,对低温的耐受 性强于高温。因此,可以用高温 灭活HIV,在低温条件下保存HIV。
对紫外线不敏感:用紫外线、γ 射线不能灭活HIV。
HIV抵抗力--物理因素
HIV灭活:美国疾病控制中心证明,在干燥环 境中的HIV 浓度在几小时之内降低90~99% (即降低1~2 log )。在室温(22~27℃) 液体环境下HIV可存活15天以上;经56℃处理 30分钟,可使HIV在体外对人T淋巴细胞失去感 染性,但不能完全灭活血清中的HIV;血清中 HIV经过60℃3小时或80℃30分钟作用后不能检 出感染性HIV。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逆 转录病毒灭活方法是100℃20分钟。
为了保证结果有效,在反应条中含有 质控条带。
金标快速试剂试验原理
CHEK HIV-1+2 (EY) 将HIV抗原吸附在基膜上,加入待检
标本后,如果标本中有HIV-1或HIV-2抗体, 抗体便被吸附在基膜的抗原上,加入P-A 金标记溶液,而其Fc部位则和P-A金标记 物结合, 形成如三明治般的粒子,出现 肉眼可见的粉红色圆点。
“一步法”--实验时加入待检血清和辣 根过氧化物酶标记HIV-1/2混合抗原
“二步法”--实验时先加入待检血清, 温度处理后,再加酶标记HIV-1/2混合抗 原
双抗原夹心ELISA试验原理
▲ 温度处理后洗涤。待检血清中如有特
异性抗体,即将包被抗原和酶标记的抗 原桥联在一起,如无抗体,通过洗板而 洗去酶标记的混合抗原。加入的底物同 被桥联抗原上的酶发生颜色反应,指示 抗体存在,如无抗体参与则无显色。
常用样品
主要为血液 此外还可用唾液检测HIV(Orasure,如
Salivacard),尿液检测HIV抗体 。
常用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明胶颗粒凝集试验(PA) 斑点免疫试验(或免疫层析):胶体金
或胶体硒
双抗原夹心ELISA试验原理
▲ 此类试验比较敏感和特异,可检 测血清中的IgA、IgM、IgG抗体。 ▲ 将HIV -1/2混合抗原包被在微孔板 底部。
复检: 对初筛呈阳性反应的样品用原有试剂 和另外一种不同原理或不同厂家的筛 查试剂重复检测。如两种试剂复测均 呈阴性反应,则报告HIV抗体阴性; 如均呈阳性反应,或一阴一阳,需送 艾滋病确认实验室进行确认。
HIV抗体筛查试验流程图
样品
筛查检测 阳性反应
原有试剂加另外一种筛查试剂 重复检测
均阳性反应
▲ 实验中设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
明胶颗粒凝集试验(PA)原理
以HIV抗原致敏粉红色明胶粒子(载体)。 这种致敏载体和血清中HIV抗体相遇被桥 联而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反应,非致敏的 明胶粒子因无抗原参与,则不发生凝集。 如果试验中的未致敏粒子对照出现凝集, 即提示血清中含非特异性凝集因子,需 用未致敏粒子吸附处理,重新做试验。
血液筛查: 以血液筛查为目的的检 测是为了防止输血传播HIV而进行的 检测,包括献血员筛查和原料血浆 筛查。
HIV抗体检测的要点
筛查试验阳性不能出阳性报告。 严 格 遵 守 实 验 室 标 准 操 作 程 序
(SOP)。 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 注意防止样品间交叉污染。
常规程序 • 初筛-复检-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