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弟子规 第一讲

弟子规 第一讲

第一讲古代的学生守则和行为规范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意思,诵读课文。

技能目标:学习古代的小学生的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并背诵经典。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用守则去规范自己的行为。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诵读课文。

教学难点:
让学生懂得守则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行为品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快乐导读:
同学们,大家一定非常熟悉《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古代的小孩子也有他们的守则和行为规范,那就是《弟子规》,它是古代教育儿童的最佳书本之一。

今天我们就来翻开这本经典课本,去领略它的风采。

二、揭示课题:
课题:
古代的学生守则和行为规范
1、《弟子规》简介:
《弟子规》,清代康熙时山西绛州人李毓秀所作。

李毓秀,字子潜,号采三。

生于清初著名学者、教育家。

根据传统对童蒙的要求,也结合他自己的教书实践,写成了《训蒙文》,后来经过贾存仁修订,改名《弟子规》。

2、导读:
古代小孩的守则和行为规范《弟子规》,是依据圣人孔子的教诲编写的,包含四部分,它是古代教育儿童的最佳书本之一。

三、学习经典原文:
(总叙)
1、录音范读。

2、生齐读,师点评纠正不足。

逐一分析经典原文
经典原文(一)(见ppt)
1、老师范读。

2、生齐读,师点评纠正不足。

3、师讲解注释、要义简析。

4、全班诵读。

5、简要讲解圣人孔子:孔子,子姓,以孔为氏,名丘,字仲尼,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我国古代伟大
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理论政治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

6、故事大派送:《孔子行礼》
孔子行礼
传说,孔子年少而好礼,有一年的秋天,乌云滚滚,寒风嗖嗖,落叶从树上纷纷飘下来,随风翻飞。

这时,年少的孔丘正聚精会神的在窗下读书,由于天气太冷,他又穿着单薄的衣服,不时地搓着手。

坐在一旁的母亲心痛地说:“孩子。

歇一会儿吧!”
“好啊!”孔子答应着站起身,拿起放在桌旁的俎豆(当时行礼用的器具),不声不响地出了屋门。

母亲忙说:“孩子,外面风大,天又这么冷,眼看就要下雨了,你不要到院子里去玩了吧。


孔丘一脸正色地回答:“不是啊,母亲,我这是在祭祀神灵,行大礼呢!”
“你行大礼干什么呢?”母亲问他。

“如果我现在不学好礼仪,长大就不知道怎么做人了。


母亲听了孔丘的话,惊讶的说不出话来。

在一个礼崩乐坏的年代,孔丘的举止确实是不同凡响的。

提问: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何看法?生各抒己见,教师指导。

经典原文(二)(见ppt)
1、老师范读。

2、生齐读,师点评纠正不足。

3、师讲解注释、要义简析。

4、全班诵读。

四、读读背背
1、学生齐读经典原文。

2、分组比赛,看哪一组在最短时间内可以背诵下来。

(可分工背)
第二课时
五、七嘴八舌
请同学们联系生活实际讨论一下,自己在生活中是如何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吧!
生自由表达,教师引导。

六、故事大派送
《好孩子黄香温席的故事》视频
提问:看完故事,你想说些什么?有什么感受?
七、活动广角
《母亲的账单》
芬兰有个叫彼得的孩子。

10岁那年,有一天,他给母亲写了这样一份账单——母亲欠他儿子彼得如下款项:
为取回生活用品,20芬尼;
为把信件送往邮局,10芬尼;
为在花园里帮大人干活,20芬尼;
为他一直是好孩子,10芬尼。

共计:60芬尼。

彼得的母亲在餐桌上看到了这份账单,无声无语地在旁边放了60芬尼。

正当彼得为自己的小聪明欣喜不已的时候,他发现了母亲留下的一份账单——彼得欠他母亲如下款项:为他在家里过的10年幸福生活,0芬尼;
为他10年的吃喝,0芬尼;
为他生病时的护理,0芬尼;
为他一直有个慈爱的母亲,0芬尼。

共计:0芬尼。

彼得看完这份账单,羞愧不已,蹑手蹑脚地走过去,把发烫的小脸深藏在母亲怀里。

他一句话没有说,只是小心翼翼地将60芬尼塞进母亲的围裙口袋。

提问:同学们,看完这个故事,我们也来完成一份账单吧!想一想爸爸、妈妈为我们做了哪些事,我们又为爸爸、妈妈做了什么事。

写完后大家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八、总结
大家跟我一起唱。

完整的回顾今天所学知识,熟读成诵。

九、家庭作业
背诵今天所学的内容。

把今天所学原文抄写一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