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药用药禁忌
西药因为吸收快,方便而被现代的大多数患者所接受,西药给患者的感觉是没什么禁忌,只有中药才有禁忌,其实这是错的,在吃西药时,也有吃西药的禁忌,有些药物更是不可同时服用。
下面去了解吃西药的禁忌有哪些吧。
1. 1
镇痛解热剂。
避免和饼乾、果汁、果冻等高碳水化合物一起服用,以防药效因消化过于缓慢,不能迅速煺烧、止痛。
2. 2
治疗贫血的铁质成分药剂。
避免以茶和咖啡配服,因为茶和咖啡的丹宁酸一旦和铁质结合,便会产生丹宁铁的沉淀,致使药效减半。
另外含有「消化酵素」的药物,避免以温度过高的开水配服,因为高温会使酵素失去活性,减低药效。
3. 3
镇静安眠药、抗组织胺药、二种药皆不可和茶同时服用。
因为茶与此类药物呈现拮抗作用,会因而减低药效。
4. 4
四环素类抗生素。
避免和牛乳、乳酪製剂、胃乳片一同服用,因它们会使四环素类抗生素之血中浓度降低而使药效降低。
5. 5
安眠药。
避免与高脂肪食物(如肥猪肉)、酒一同服用,因为高脂肪食物会减缓药物之吸收,使病人误以为催眠剂量不够而反覆服用,造成服用过量、药物中毒之危险;酒精会加强安眠药的药效,增加危险性。
6. 6
制酸剂。
避免与抗生素一同服用,因为二者合併使用时,会形成一种不活
性复合体,而无法发生药效。
常用的降压药
包括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五类及SPC,均可用于高血压的初始治疗和维持治疗。
α受体阻滞剂如特拉唑嗪适用于伴前列腺增生的高血压患者,不作为高血压治疗的首选药。
1、钙拮抗剂
适用于老年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或斑块、稳定型心绞痛、脑卒中后以及周围血管病的患者。
长效:硝苯地平控释片、硝苯地平缓释片Ⅲ、氨氯地平、左旋氨氯地平、非洛地平、拉西地平。
中效:尼群地平、硝苯地平缓释片(Ⅰ、Ⅱ)。
一般2次/天,早晚服用。
短效:硝苯地平,口服2~3次/天。
钙拮抗剂的不良反应:个别患者会出现头痛、面部潮红、下肢水肿、心慌等不良反应。
联合应用小剂量利尿剂或ACEI/ARB,可以减轻下肢水肿。
极少数患者会出现牙龈增生。
短效制剂(如硝苯地平)可引起心动过速,因此建议选择长效制剂。
心力衰竭、基础心率较快的患者或合并心房颤动或其他类型心
律失常的患者,最好不要单独使用钙拮抗剂。
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适用于伴有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需除外严重肾功能不全)、心力衰
竭、心肌梗死后伴心功能不全、心房颤动的预防、肥胖以及脑卒中的患者。
短效:卡托普利,多在血压增高时为了较快降低血压应用,长期服用需2~3次/天。
中效:依那普利,服用1~2次/天。
长效:贝那普利、福辛普利、培哚普利、雷米普利和咪达普利等。
ACEI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干咳,一般可耐受,停药后干咳消失。
个别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第1次服药剂量过大可能引起“首剂低血压”反应,建议先从小剂量开始。
极个别过敏体质的患者服用ACEI后会出现嘴肿、喉咙发紧(称之为血管性水肿),这是比较严重的过敏反应,需立即到医院救治并使用抗过敏药。
妊娠、伴有高血钾或双肾动脉狭窄以及既往患有血管性水肿的高血压患者禁用ACEI。
服用ACEI应定期复查血钾、肌酐。
3、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
这类药物的作用以及适宜人群大致同ACEI类药物,尤用于不能耐受ACEI 引起的干咳者。
常用:氯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替米沙坦、坎地沙坦以及奥美沙坦,对有蛋白尿或伴糖尿病的患者可以增加1倍剂量。
ARB的不良反应较轻,很少咳嗽,禁忌证与ACEI相似。
ARB可能更适用于心房颤动的预防。
4、利尿剂
适用于摄盐较多、老年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伴有心力衰竭和下肢水肿的患者,也是难治性高血压(顽固性高血压)的基础药物之一。
常用:吲达帕胺、氢氯噻嗪和呋噻米。
降压药的作用及特点
噻嗪类利尿剂的不良反应是低血钾和高尿酸。
随着剂量的增大,低钾加重,患者会出现乏力、腹胀、心慌(心律失常)。
为了避免此类现象,常用较小剂量,如氢氯噻嗪6.25~12.50mg/d,不超过25mg,必要时适当补钾,还可多进食香蕉、柑橘、绿叶蔬菜等含钾较丰富的食物。
高尿酸可发展为痛风。
应定期复查血钾、肌酐、尿酸。
5、β受体阻滞剂
β受体阻滞剂主要通过减慢心率、降低心肌氧耗量来达到降压及心脏保护作用。
适合于中青年、心率偏快的患者,对伴有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更为适用。
常用药物:
长效药物有比索洛尔、美托洛尔缓释片,2次/天用药的有美托洛尔普通片、卡维地洛、阿罗洛尔以及阿替洛尔等。
β受体阻滞剂主要的不良反应为疲乏、肢体冷感、心动过缓等。
要注意出现心动过缓不能突然停药,停药后会出现心率明显增快的“反跳”现象,患者会出现心慌。
如果既往有冠心病,突然停药会加重冠心病心绞痛,要缓慢、逐渐减少药物剂量而停药。
糖脂代谢异常者一般不首选β受体阻滞剂,必要时可选用高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
哮喘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禁用β受体阻滞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率<60次/分者慎用。
这五大类常用的降压药,各有特色。
看哪种药既能够有效降压,又能兼顾到患者靶器官的治疗和保护,就是最适合的药物。
一般而言,高盐膳食和老年患者、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对钙拮抗剂、噻嗪类利尿剂的降压反应较好。
青、中年患者则对ACEI或ARB、β受体阻滞剂反应较好;伴代谢异常者,对ACEI或ARB反应较好。
口服降糖药的种类和特点!
正确认识糖尿病的治疗
糖尿病的主要危害是由其各种急、慢性并发症所引起,目前缺乏有效的根治方法。
科学合理的综合治疗完全可以满意控制糖尿病的病情,避免、减少或延缓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要对糖尿病的性质和特点充分地认识与了解,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配合医生认真、主动地进行综合治疗。
糖尿病的治疗的五驾马车
1.糖尿病教育、
2.饮食控制、
3.体育锻炼、
4.药物治疗、
5.自我监测
关于药物治疗
口服抗糖尿病药物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主要手段之一,但并不是唯一的方法;它不能代替饮食控制与运动疗法,也不能代替胰岛素的使用。
所以,糖友们应该首先要建立起健康的生活方式,即饮食、运动疗法与控制体重;在以上基础下,还不能控制血糖,则需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加用口服抗糖尿病药物。
各种药物的作用环节
双胍类
目前主要品种有:二甲双胍(格华止)
双胍类另一品种苯乙双胍(降糖灵)因其副作用,近年来已被逐渐淘汰
二甲双胍适用于: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以减少胰岛素用量;
二甲双胍(格华止)的特点
1.改善胰岛素抵抗,不刺激胰岛素分泌;
2.有效降低空腹、餐后高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
3.可以单药使用,也可与其它类抗糖尿病药物或胰岛素联合应用;
4.单独服用不引起低血糖;
5.控制和降低体重,是超重和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首选用药;
6.改善血脂水平 l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凝血功能;
磺脲类降糖药
品种较多,占口服抗糖尿病药物的大多数,主要品种有:
长效:优降糖、瑞易宁、格列美脲
中效:达美康、糖适平
短效:D860、美吡达
磺脲类降糖药的作用机制为: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降低血糖。
磺脲类降糖药的特点
多用于非超重或尚有一定胰岛素分泌的患者,可同时降低空腹、餐后高血糖,也可与其它类抗糖尿病药物或胰岛素合用
易引起低血糖症,不同品种发生率不同
易引起体重增加和可产生高胰岛素血症
a-糖苷酶抑制剂
主要品种有:拜唐苹、倍欣
降糖机理:抑制小肠对碳水化合物的吸收
显著降低餐后血糖,但降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作用较弱
可单独应用以降低餐后高血糖,也可与其它类抗糖尿病药物或胰岛素联合应用。
不易产生低血糖
易引起腹胀、排气多等胃肠道副反应
胰岛素增敏剂
新一代的降糖药,改善胰岛素抵抗,不刺激胰岛素分泌。
可降低空腹、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
与双胍类药物格华止联合使用时,降糖效果显著增加。
不易产生低血糖
肝功能不全患者慎用
最早出现的胰岛素增敏剂曲格列酮因出现严重的肝损害而退出市场
合理使用降糖药
选择药物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不盲目听信广告、传言吃药
超重和肥胖患者与非超重者的治疗方案有所不同,前者首选双胍类(如格华止),后者首选磺脲类
如需联合治疗,宜选择作用机理不同的药物
如已有慢性并发症及其它合并疾病,应同时治疗
服药同时,不要忽略糖尿病治疗的其它环节,如饮食控制、体育锻炼、血糖监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