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1.适用范围 (1)2.编制依据 (1)3.作业准备 (1)3.1内业技术准备 (1)3.2外业技术准备 (1)4.技术要求 (2)5.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2)5.1施工程序 (2)5.2工艺流程 (2)6.施工要求 (3)7.劳动组织 (5)8.材料要求 (7)9.设备机具配制 (7)10.质量控制及检验 (7)10.1质量控制 (7)10.2质量检验 (8)10.2.1 主控项目 (8)10.2.2 一般项目 (10)11.安全及环保要求 (11)12.其他注意事项 (12)Ⅴ级围岩三台阶法施工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适用于项目部隧道施工。
2.编制依据1)《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2)《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753-2010)3)《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4-2009 )4)《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5)相关设计图3.作业准备3.1内业技术准备认真学习设计图纸,了解设计意图,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深入工地做好施工调查,核对工程地质是否符合实际。
作业指导书编制后,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
方案措施包含超前地质预报、监控量测、风险评估等。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对参加工作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3.2外业技术准备开工之后首先修筑临时施工便道,架设施工供电线路,铺设供水管道,砌筑洞顶截水沟,开挖洞口段土方,洞口场地进行平整。
修建生活房屋,备齐生活、办公设施。
修建变电站、钢筋加工厂、型钢加工厂、拌合站、空压机房、水池等施工设施,同时备齐发电机、移动栈桥、防水板台车、二衬台车、喷锚机、自卸车,挖掘机、装载机等设施。
对工程上的材料(钢材、沙石骨料,速凝剂)抽样检测,报监理验收,并确定喷混凝土的配合比。
采用超前地质预测预报系统,对前方围岩进行超前探测,分析围岩的各种性能指标,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在隧道地表布置沉降观测网。
4.技术要求开挖作业应尽量减少对围岩的扰动,保护围岩的自承能力。
隧道开挖断面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开挖断面以包括预留变形量在内的设计轮廓线为基准,考虑其贯通测量误差和施工误差等因素适当放大。
5.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5.1施工程序本隧道Ⅴ级围岩地段采用三台阶法开挖,各部台阶由人工风镐为主,局部采用简易凿岩台架车实施钻孔,光面爆破,非电毫秒雷管起爆,分次爆破开挖成型。
施工作业流程:超前地质探测预报→上台阶开挖→初期支护设置横向临时支撑(必要时设置横向临时仰拱)→中台阶开挖→洞身初期支护设置横向临时支撑→下台阶开挖→洞身初期支护→隧底开挖→仰拱初期支护→仰拱混凝土浇注→监控量测→二衬混凝土施工。
5.2工艺流程Ⅴ级围岩台阶法施工工艺流程6.施工要求工序一:上部台阶开挖开挖①部台阶;施作①部洞身结构的初期支护,即喷射4cm厚混凝土,钻设系统锚杆、挂设钢筋网片及架立钢架,同时做好下一循环超前支护;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底部喷10cm混凝土封闭。
上台阶底部一般设置临时支撑,必要时采用20cm厚C30喷混凝土设置临时仰拱,采用12cm厚C30喷射混凝土封闭上台阶掌子面。
工序二:中部台阶开挖上台阶施工超前3~5m后,开挖②部台阶,接长钢架,并采用I20a型钢架纵向结合正洞钢架设置横向临时支撑,每2榀设置一处,施作洞身结构的初期支护及封底,参见工序一进行。
工序三:下部台阶开挖中台阶施工超前3~5m后,开挖③部台阶,及时封闭初期支护,参见工序二进行。
工序四:隧底开挖开挖④部台阶,及时封闭初期支护,可参见工序三进行;灌注该段内Ⅴ部仰拱,第④部台阶开挖后仰拱要紧跟;灌注该段内Ⅵ部仰拱填充;利用衬砌模板台车一次性灌注Ⅶ部二次衬砌(拱墙衬砌一次性施作)。
Ⅴ级围岩上台阶循环进尺不大于1榀格栅间距,每日两循环,Ⅴ级围岩月最高进尺50米,综合月进尺40米。
7.劳动组织根据本标段隧道的工程特点和实际情况,为确保工期要求,每个开挖式作面安排1个施工队。
每个施工队下设开挖工班、运输工班、综合工班、钢筋工班、喷砼工班、拱架支护工班、衬砌工班负责隧道的施工。
隧道实行24小时不间断作业。
主要施工工班配置如下:开挖工班设置2个班组,每个班组12人;运输工班设置2个班组,每个班组9人;拱架支护工班设置2个班组,每个班组12人;小导管工班设置2个班组,每个班组7人;喷射混凝土工班设置2个班组,每个班组12人;钢筋工班按2个班组,每个班组9人;衬砌混凝土受开挖进度限制,按1个班组设置,仰拱4人,防水板挂设4人,拱墙衬砌12人,共计20人;综合工班设两个工班,每个工班6人。
一个工作面劳动力人员配置8.材料要求材料采购前对供货方进行评定,选择合格的供货厂家购料。
进入工地的主要材料严格按规定和设计要求把关。
所购材料必须附有说明书、合格证、技术检验证等质量证件。
材料进场后,按批次进行抽检,质量检验合格,方可使用。
工地存放的材料应按已检材料和待检材料分开放置,严禁混放。
物资设备管理人员根据施工进度,分阶段编制材料用量计划,按不同阶段所需材料品种、规格、数量、质量要求做好材料供应计划,确定供货时间,确保地材主材品种、数量、质量满足施工计划需求。
9.设备机具配制人员、机械设备应结合隧道开挖方法、工期要求进行合理配置。
配套的生产能力应为均衡施工能力的1.2~1.5倍。
隧道单口施工,根据开挖方法配置1台大型挖掘机或2台小型挖掘机平行作业,另备1台装载机进行装碴施工,大型自卸汽车不宜少于4辆, 20m3/min空压机一般不应少于3台,YT-28凿岩机15台。
10.质量控制及检验10.1质量控制开挖时严格控制超欠挖,机械开挖时预留30cm由人工开挖,减少对围岩的扰动。
工序安排应紧凑,开挖后立即初喷3~5cm混凝土,以减少围岩暴露时间,避免因长时间暴露引起围岩失稳。
在开挖后初期支护应及时封闭成环,在必要时设置临时横向支撑或临时仰拱。
仰拱紧跟是确保初期支护安全的根本措施,仰拱及填充混凝土要及时浇筑,与掌子面间的距离不得大于规定的安全距离,一般距离控制在30m以内,以利于形成完整的初期受力体系。
在满足作业空间和台阶稳定的前提下,尽量缩短台阶长度,核心土长度应控制在3~5m,宽度宜为隧道开挖宽度的1/3~1/2。
严格控制开挖进尺及步长,根据围岩地质情况,合理确定循环进尺,上台阶每次开挖1-2榀,仰拱开挖每次控制在3-5m;上台阶步长控制在3-5m,中台阶步长控制在3-4m。
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做超前支护,控制好超前支护外插角,保证隧道开挖在超前支护的保护下施工。
钢架应严格按设计及规范要求加工制作和架设,钢架拱(墙)脚应架设在底部铺垫槽钢的基础之上,以增大地基承载力,减少初期支护闭合前的整体下沉量,严禁拱(墙)脚悬空或采用虚碴回填;加强钢架锁脚锚管施工,各台阶每单元钢架拱(墙)脚以上30cm高度处,紧贴钢架两侧边沿按下倾角30°打设 4 根锁脚锚杆以控制基脚变形。
喷锚时应注意钢架背后与围岩应喷实密贴,保证初期支护钢架背后无空洞,以利于钢架和围岩形成联合支护体共同受力。
适当预留开挖变形量,施工前期可采用15cm预留量,根据工艺及措施优化,通过监控量测及时调整。
加强施工现场用水管理,严禁浸泡初期支护基础造成拱顶下沉。
10.2质量检验10.2.1 主控项目隧道开挖断面的中线和高程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一开挖循环检查一次;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检查数量的10%平行检验。
检验方法:采用仪器测量。
隧道开挖应严格控制欠挖。
当围岩完整、石质坚硬时,岩石个别突出部分(每1m2不大于0.1m2)侵入衬砌应小于5cm。
拱脚和墙脚以上1m内断面严禁欠挖。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每一开挖循环检查一次。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采用自动断面仪测量等仪器测量周边轮廓断面,绘断面图与设计断面核对;监理单位见证测量,现场核对开挖断面。
洞身开挖中,应在每一次开挖后及时观察、描述开挖面地层的层理、节理、裂隙结构状况、岩体的软硬程度、出水量大小等,核对设计地质情况,判断围岩稳定性。
检验数量:施工、监理单位每一开挖循环检查一次。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进行工程地质观察和描述;监理单位见证检查。
光面爆破钻眼前,应根据钻爆设计图准确标出炮眼位置,钻孔时应按钻爆设计要求严格控制炮眼的间距、深度和角度。
掏槽眼的眼口间距和深度允许偏差为5cm。
周边眼的间距允许偏差为5cm,外插角应符合钻爆设计要求,眼底不应超出开挖轮廓线15cm。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一开挖循环检查全部掏槽眼和10个周边眼;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检查数量的20%见证检查。
检查方法:测量。
隧道开挖进尺应符合设计要求。
软弱围岩隧道Ⅳ、Ⅴ、Ⅵ级地段采用台阶法施工时,上台阶每循环开挖支护进尺Ⅴ、Ⅵ级围岩不得大于1榀钢架间距,Ⅳ级围岩不得大于2榀钢架间距。
边墙每循环开挖支护进尺不得大于2榀。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一开挖循环检查一次,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检验数量的10%见证检验。
检验方法:测量、尺量。
隧底开挖轮廓和底部高程应符合设计要求。
隧底范围石质坚硬时,岩石个别突出部分(每1m2不大于0.1m2)侵入衬砌应小于5cm。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一开挖循环检查一次,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检验数量的20%见证检验。
检验方法:用仪器测量底部高程,用自动断面仪测量周边轮廓断面,绘断面图与设计断面核对。
边墙基础及隧道底地质情况应满足设计要求,基底内无积水、浮渣。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一开挖循环检查一次,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检验数量的20%见证检验。
检验方法:观测、仪器测量。
隧底开挖时不得破坏基底加固处理桩体,加固时必须预留桩顶30cm土体人工开挖。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每处检查一次。
检验方法:观测、仪器测量。
隧底、仰拱开挖进尺应符合设计要求。
软弱围岩隧道仰拱每循环开挖进尺不得大于3m。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一开挖循环检查一次,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检验数量的10%见证检验。
检验方法:测量、尺量。
10.2.2 一般项目炮眼装药前应清理干净,装药时严格按照钻爆设计控制每个钻孔装药结构、装药量和堵塞方式。
周边眼堵塞长度不宜小于200mm。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一爆破开挖循环检查一次,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检验数量的10%见证检验。
检验方法:对照钻爆设计资料,观察、计算单个和剩余药量,检查仪器鉴定报告。
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的炮眼痕迹保存率,硬岩不应小于80%,中硬岩不应小于60%,并在开挖轮廓面上均匀分布。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一开挖循环检查一次。
检验方法:对照钻爆设计资料,观察、计数检验炮眼痕迹保存率。
水沟开挖位置、基底高程应符合设计要求,靠边墙的水沟应与边墙基础同时开挖、一次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