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临海介绍

临海介绍

臨海的古与今临海平座古老的城市。

位于浙江东南沿海,濒临东海。

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繁衍,至今已有2100多年历史,1994年被评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临海古为章安郡,西汉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置回浦县,自唐以后,历代均为台州府治。

古城墙、古街区、古庙宇、古塔群,古风蔚然。

传统儒、释、道文化影响深远,文脉犹存。

临海古迹,首推两座古城,一是临海古城,一是桃渚抗倭城。

临海古城墙始建于晋,距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历史,山水城相依相绕,雄伟壮观,人称“江南长城”。

古城内,人文景观星罗棋布,巾山塔影,东湖毓秀,唐代古刹,明清街衢,无不令人神往。

另一座古城桃渚抗倭城,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戚继光曾在此屡败倭寇,是一座英雄城,也是东南沿海保存最完好的抗倭所城。

桃渚千峰競秀、怪石雄奇,桃渚珊瑚岩群占地5平方公里,已由国家地矿部列入“浙东雁荡山─桃渚中生代火山地质自然保护区”,将建成国家级地质公园。

临海文教,始于汉晋,兴于唐,而盛于宋明,源远流长。

自唐以降,临海即为台州文化中心,素有“小邹鲁”和“文化之邦”的美誉。

人杰地灵,英才辈出,千年文脉,至今犹存。

屈晃、谢灵运、顾况、骆宾王、郑虔、朱熹、尤袤、王士性,都为一代文宗。

唐郑虔为广文馆博士,诗、书、画被唐玄宗誉为“郑虔三绝”,在临海设馆广授门徒,遂成台州文教始祖。

骆宾王,曾任临海县丞,有骆临海之称,他的诗集称为《骆临海集》。

朱熹在临海办学讲学,在东湖小瀛洲建上蔡书院,并手书书院匾额。

明代杰出地理学家王士性,著述颇丰,在人文地理方面成就高于徐霞客。

史载,仅宋一代临海中进士者二百十七人,在全国各县中居第五。

临海三百里奇山秀水,风景绝佳。

宋代文天祥过临海,赋诗赞曰:“海上仙子国,邂逅寄孤篷,万象图画里,千岩玉界中”。

清代冯赓雪赞之为“风景直冠东南”。

武坑峰林、石柱桃江、龙湾海滨、牛头山湖、珊瑚岩奇观、永安溪漂流,以及浙东南第一高峰的括苍山,主客之景皆佳,四时之赏不绝,让人叹为观止,流连忘返。

临海盛产柑橘、茶叶,柑橘历史悠久,主要品种为无核橘,产量居全国首位;“临海蟠毫”为全国名茶之一。

真丝绸衣、漆金木雕等传统手工艺品,闻名全国。

千年府城:它是横刀立马的戍边少帅,负一柄青霜宝剑沙场点兵;它是羽扇纶巾的江南文士,蘸一帘杏花烟雨挥洒丹青;它是歌声清亮的采莲女子,借一抹如黛远山画眉深浅。

它美得荡气回肠。

它的名字叫做临海。

临海,东海之滨的璀璨明珠,一座融千年古城深厚底蕴、江南名城秀丽山水、现代城市繁荣昌盛为一体的古城新市。

位于浙江沿海中部,陆域面积2203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819平方公里,辖5个街道、14个镇,总人口116万。

临海,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人文荟萃,底蕴深厚;临海,中国沿海首批开放城市,中国股份合作制经济发祥地之一,科学发展,走向前列;临海,国家园林城市,21世纪中国大陆第一缕曙光首照地,山水秀丽,闻名遐迩;临海,江南鱼米、橘果之乡,中国无核蜜橘之乡,中国杨梅之乡,中国名茶之乡,中国西兰花之乡,名优品牌,享誉全球;临海,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市,全国体育先进市,中国藤球协会训练基地,人杰地灵,文教昌盛。

临海是一座千年古城,约七千多年前的原始社会晚期就有人类活动。

秦始皇时设立回浦乡,公元前85年置回浦县。

公元257年,改设临海郡,公元622年,改称台州,此后,临海一直是台州郡、台州府治所。

临海文教昌盛,自唐博士郑虔来台州开办学院,启蒙教化之后,民重耕读,教育发达,名人辈出,在历代科举中屡屡出现“一门三巡抚”、“兄弟四进士”、“父子同折桂”的盛况,一直为台州文化教育中心。

历史上宋右丞相谢深甫、宋理宗皇后谢道清、宋丞相钱象祖、明朝援朝抗倭名将王士琦、我国人文地理学始祖王士性、道教南宗创始人紫阳真人、南陈名僧灌顶,现代英烈杨哲商、王文庆、郭凤韶、科学家朱冼、冯德培等均为临海人。

临海是一座山水名城,三百里奇山秀水,风景绝佳。

宋代文天祥过临海,赋诗赞曰:“海上仙子国,邂逅寄孤蓬,万象图画里,千岩玉界中。

”清代冯赓雪赞之为:“风景直冠东南。

”临海风光秀丽,山、水、城相依相绕。

被誉为“江南长城”的台州府城墙和桃渚军事古城,双双被列为“国家级文保单位”。

国家地质公园里的武坑峰林、石柱桃江、龙湾海滨、珊瑚岩奇观等,还有牛头山省级旅游度假区和浙东南第一高峰括苍山等旅游胜地,主客之景皆佳,四时之赏不绝,让人叹为观之,流连忘返。

临海是一座现代城市,私营经济发展快速,活力四射。

早在1980年,中国第一家股份合作制企业——双港金属薄膜厂在临海诞生。

改革开放以来,临海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迅速。

全市工业已形成以中国首家生产轿车的民营企业吉利豪情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等为龙头的机械及汽车制造行业;以全国第二大休闲用品礼品生产出口基地为主,生产彩灯、钮扣、铁木制品等工艺品和太阳伞、沙滩椅等户外休闲用品用具的轻工休闲用品行业;以浙江省化学原料药产业临海园区为主,生产原料药和中间体,逐步向成药发展的医药化工行业;以生产管材、铝型材、塑钢型材和水泥制品为主的建材行业;以总占地面积1770亩、岸线总长度5900米的船舶制造基地为主的船舶修造业等五大主导产业。

第三产业兴旺发达,已逐步成为浙江省一个新兴的旅游城市。

201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0.55亿元,增长14.1%;财政总收入40.19亿元,增长2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2.13亿元,增长27.6%;外贸自营出口总额18.02亿美元,增长36.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0.66亿元,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317元,增长15.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851元,增长13.1%。

临海区域位置优越,交通便捷,基础设施配套齐全,是浙江省沿海中部的陆上交通枢纽,南北处于温州与宁波的连线上,东连大海、西接金华。

以甬台温高速、台金高速、104国道和34省道等为主要交通干线,是甬台温铁路和规划的金台铁路的汇聚地。

距黄岩机场、宁波机场分别50公里和150公里。

深水良港——头门港正在开发建设,“十二五”期间将实现对外通航。

临海水力资源丰富,已建有小水电站87座。

括苍山风电场为世界级高山风电场,装有33台单机容量600千瓦和2台单机容量750千瓦的风机。

临海气候宜人,物产丰富,盛产柑橘、茶叶、蔬菜、杨梅、草莓等,被国家农业部评为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县(市)。

历史沿革从夏朝开始,临海境内就有人类活动和属地演变情况。

夏、商、周时,临海属瓯地,春秋时属越地;战国时属楚;秦统一六国后,属闽中郡;西汉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置回浦县,为东部都尉治,属会稽郡,县治于章安,属会稽郡。

公元222年,分章安北部置始平县,分西部及永宁县部分境域置临海县;公元257年,分会稽郡东部置临海郡,郡治在章安;公元323年,临海郡辖章安;公元589年,隋开皇九年废郡,章安、始丰、宁海、乐安并入临海县,属处州,十一年(591年)移县治于大固山;公元1227年,设台州路总管府;公元1368年,台州路改为台州府,隶属浙江省。

自唐至清,临海历来为台州的州、郡、路、府治所。

1949年5月,临海解放,同年10月,成立台州专区,驻地在临海。

1994年台州撤地设市,临海一直为台州地区行政公署驻地。

1986年3月,国务院批准临海撤县设市。

临海,位于浙江省沿海中部,长三角经济圈南翼,是浙江省辖市,台州市代管市。

介于北纬28°40′~29°04′,东经120°49′~121°41′之间。

东频东海,南接台州市区,西连仙居县,北与天台县、三门县接壤。

临海拥有陆地总面积2203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占70.7%,平原面积占22.8%,水域面积占6.5%;海域面积1819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27公里。

市域东西最大横距85公里,南北最大纵距44公里。

全市三面环山,一面靠海,具有“七山一水二分田”的特征。

境内背山面水,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地势自西向东倾斜。

浙江省第三大水系——灵江,由西向东横贯本市中间掠过。

从仙居县而下永安溪,从天台县而下的始丰溪,在临海西边的版图上,成“Y”形,在永丰镇三江汇合,进入灵江。

括苍山、大雷山、桐峙山等3支山脉,逶延盘踞在境内西部、南部和北部。

浙东第一高峰——括苍山,主峰米筛浪海拔1382.6米,是中国大陆21世纪第一缕曙光首照地。

西部有大雷、赤峰、羊岩诸山环立,海拔在700~1200米之间。

中部是断陷盆地,东部为滨海平原,地势平坦。

境内层层叠叠的峰峦,延绵起伏的山丘,广袤无垠的海洋,稻浪滚滚的田园,阡陌纵横的河流,组成一幅江南水乡特色的美丽画卷。

临海市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

年平均气温17℃,全年积温5370℃,无霜期241天,平均蒸发量1231.4毫米,属湿润地区。

1月平均气温5.8℃,7月平均气温28℃;年降水量1550毫米,5~6月为梅雨季节,7~9月以晴天为主,夏秋之交台风活动较频繁。

临海地质构造单元属“浙闽地质”,华夏台背斜的东翼部分。

构造形态以断裂形变为主,褶皱构造不发育。

地貌结构复杂,土地、丘陵、台地、平原、滩涂、岛礁都有发育而以割破碎的丘陵和土地为主要特征,分布最为广大。

分布结果是:西部集中分布土地、丘陵,山间溪流纵横交织;中部主要为丘陵与河谷平原;东部系河网平原及滩涂海域。

从地貌而言,临海属丘陵土地市。

矿产资源有:铁、锰、铅、锌、铜等,非金属矿有黄铁矿、萤石、珍珠岩、澎润土、磷灰石、黄岭土、石英岩矿等。

全市拥有海岛大小岛屿86个,其中头门、东矶、田岙、雀儿岙为最大岛,岛上有渔民居住。

海洋捕捞资源丰富,生物品种繁多。

著名的东矶渔场盛产大黄鱼、小黄鱼、带鱼、鲳鱼、鲥鱼、石斑鱼、鳓鱼、马鲛、海鳗、墨鱼及对虾、梭子蟹等海产品。

潮间带滩涂面积8.7万亩,适合海水养殖。

临海市是浙江省林业重点县(市),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8.6%,有林地2073万亩,总蓄积量282万立方米,年产木材6.5万立方米,特产林20.3万亩。

有国家保护的钟萼木、浙江樟、花榈木、凹叶厚朴等19种树种,野生动物90余种,其中有云豹、黑鹿等11种为国家级保护动物,省级7种。

临海自解放以来,城乡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

尤其是撤县建市以来,城乡建设进入了快车道,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者不断完善,城市框架逐步拉开,城市品位逐步提升,人居环境大幅改善,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建城区面积从撤县建市时的3.99平方公里,扩大到2008年的34.3平方公里,城市人口从6.6万人增加到27.36万人,人均拥有道路面积从2.36平方米提高到19.59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从7.04平方米提高到10.5平方米,自来水日供应能力从2万吨增加到25万吨,城镇人均住房面积从5.6平方米增加到31.8平方米,现代化中等城市的框架初显雏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