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误差分析解析
(二)定位误差分析计算
平面度误差很小,定位副制造不准确误差可忽略,所以定位误差主 要由基准不重合引起。 (1)工件以平面定位时的定位误差分析计算 【例】以A 面定位加工φ20H8孔,求加工尺寸40±0.1mm的定位误差。 解: 设计基准B与定位基准A不重合,因此将产 生基准不重合误差:
JB 0.05 0.1m m 0.15m m
要保证零件加工精度,则需满足以下条件:
①△总 ≤ δ 其中△总为多种原因产生的误差总和; δ是工件被加工尺寸的公差 △总包括 1、夹具在机床上的装夹误差 2、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误差和夹紧误差 3、机床调整误差 4、工艺系统的弹性变形和热变形误差```` 5、机床和刀具的制造误差及磨损误差等 。
为了方便分析定位误差,常将△总化作三个部分: 定位误差△DW: 安装、调整误差△AW:包括夹具在机床上的装夹误差、机床调整误差、 夹紧误差以及机床和刀具的制造误差等。 加工过程误差△GW: 包括工艺系统的弹性变形和热变形误差以及磨损误差等。 为保证加工要求,上述三项误差合成后应小于或等于工件公差δ。
ΔJB
工序基准
由于基准不重合引起的定位 误差
b
a
2.基准位置误差ΔJW 由于工件定位表面或夹具定位元件制作不准确引起的 定位误差,称为基准位置误差ΔJW
基准位移引起的基准位置误差
基准位置误差ΔJW △JW=( △D+ △d )/2
一、定位误差分析
定位误差:因工件定位而产生的工序(设计)基准相对 于夹具限位基准在工序尺寸方向上的最大变动量△DW
基准不重合 误差 △JB
定位基准与工序(设计) 基准不重合引起的误差
大小等于工序 (设计)基准 与定位基准之 间的尺寸公差
定位误差 的组成 定位基准相对 于夹具限位基 准在加工尺寸 方向上的最大 变动量。
基准位置 误差△JW
定位副制造不准确引 起的误差
(一)定位误差的计算
定位误差的常用计算方法是合成法。 定位误差应是基准不重合误差与基准位移误差的合成。 计算时,可先算出基准不重合误差和基准位移误差,然后将两者合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定位误差分析
承德技师学院 孙会双
一、定位误差分析
一批工件逐个在夹具上定位时,由于工件及定位元件存在公差,使 各个工件所占据的位置不完全一致即定位不准确,加工后形成加工尺寸 的不一致,形成加工误差。
这种只与工件定位有关的加工误差,称为定位误差,用△DW表示。 定位误差:设计基准在工序尺寸方向上的最大位置变动量。
JW Td 2 sin
cos
0.04 cos30 0.024m m 2
2 ΔDW=0.024mm
即:△DW+ △AW+ △GW ≤ δ 在对定位方案进行分析时,可以假设上述三项误差各占工件公差的1/3。 则有:△DW≤ δ/3 此就是夹具定位误差验算公式。
二、造成定位误差的原因:
造成定位误差的原因有两个: 1、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产生基准不重合误差△JB。 2、定位基准与限位基准不重合,产生基准位移误差△JW(也叫定位副制造不
准确误差)。
1.基准不重合误差ΔJB :
由于工件的工序基准(或设计基准)与定位基准不重合而引起的定 位误差,称为基准不重合误差ΔJB 。
图示工件以底面定位铣台阶面, 要求保证尺寸 a ,即工序基准为 工件顶面。如刀具已调整好位 置,则由于尺寸 b 的误差会使工 件顶面位置发生变化,从而使 工序尺寸a产生误差。 定位基准
基准位移误差:ΔJW=0mm(定位基面为平面)
ΔDW=0.15mm
(三) 工件定位孔与定位心轴或销间隙配合
【例】图示为孔与销间隙配合,任意边接触时的情况,若工件的工序基 准为孔心,试确定其定位误差。 【解】 当工件孔径为最大,定位销的直径 为最小时,孔心在任意方向上的最大变动 量等于孔与销配合的最大间隙量,即无论 工序尺寸方向如何,只要工序尺寸方向垂 直于孔心轴线,其定位误差均为: Dmax dmin
O O1
ΔDW = Dmax- dmin
式中 ΔDW ——定位误差 Dmax——工件定位孔最大直径 dmin——夹具定位销最小直径
O2
ΔDW
孔与销间隙配合任意 边接触时的定位误差
(四)工件以外圆柱面在V形块上定位
【例】如下图所示,用角度铣刀铣 削斜面,求加工距离尺寸为 39±0.04mm的定位误差。 解: ΔJB=0mm(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