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堂观察记录表格

课堂观察记录表格

观察表大集合
表1:学生学习投入状态观察表
说明:
1.该编码体系主要记录学生的学习非投入行为类别,每个编码代表的含义如下:
①与任务无关的闲聊
②打瞌睡
③白日梦
④四处张望
⑤做其他的工作
⑥侵扰其他学生
⑦试图引起别人的注意
⑧削铅笔、转笔、上卫生间
⑨其他
2.表中1—10代表着一段为时20分钟的观察,每2分钟扫视一次,所以共10次。

表2:对一名学生每分钟具体活动的观察
说明:
1.表中第一行表示持续时间为15分钟的一段观察,每分钟记录一次学生的具体活动
2.“管理”是指取出书本、笔等文具,拿资料,做学习的准备;
“无关活动”是指闲聊、捣乱、打瞌睡、做小动作等;
“动手实践”是指画图、手工、做练习等。

表3:课堂作业观察表
学科班级课题
时间月日星期上午∕下午第节观察点:课堂作业的类型、时间、反馈情况
说明:
在每一领域的相应选项处用“√”标识。

表4:课堂提问频数观察表
学科班级课题
时间月日星期上午∕下午第节观察点:提问对象的位置、次数、频度
说明:
1.利用画“正”的方式记录每个学生的应答次数,以同样的方式记录面向全体学生的提问和学生主动提问的情况;
2.利用“/”标识该位置上没有学生;
3.课堂提问率=(参与发言的总次数÷学生总数)×100%
4.提问覆盖率=(参与发言的学生人数÷学生总数)×100%
表5:课堂提问水平及教师理答观察表
学科班级课题时间月日星期上午∕下午第节
观察点:提问的水平、类型、理答
说明:
1.利用画“正”的方式记录每种类型的题目的出现次数。

2.封闭式问题:提出的问题不具备思维拓展空间,问题的答案是单一的。

3.开放式问题:提出的问题具有思维拓展空间,问题的答案是多元的。

表6:教师课堂追问情况观察表
表7:弗兰德斯师生语言互动分析表(FIAC)
弗兰德斯的师生言语互动编码系统
弗兰德斯的师生言语互动数据表
说明:
1.在课堂观察中,每隔3秒钟取样一次,并在事先设计好的记录表中记下一个编码,以此形成课堂观察记录。

2.1分钟有20个3秒,数据表的每行共有20个方格,可以记录1分钟内20个行为编码。

3.15行代表一段15分钟的连续观察。

表8:教师讲解技能等级量表
学科班级课题时间月日星期上午∕下午第节
观察目标
表9:教师表扬技能观察表
学科班级课题
时间月日星期上午∕下午第节
(鲍里奇:《教师观察力的培养》)
表10:课堂观察一览表
学科班级课题
时间月日星期上午∕下午第节观察任务:感受课堂整体
说明:
根据您的观察与感受,在每一领域的相应程度上用“√”标识。

表11:课堂管理维度核查清单
说明:
松散型课堂控制即当学生出现轻微的行为不当时,如讲笑话、走神等,教师不中断教学的进程而运用各种技巧如眼神制止、提问转移注意等就可以对其加以控制和管理。

(陈瑶:《课堂观察指导》)
附:定性观察中观察框架示例
对一名学生的课堂观察框架观察者
观察日期
班级
学科
教师
学生
观察目标
师生互动观察框架
观察者
观察日期
班级
学科
教师
学生
观察目标
说明:
尽可能全面、准确地描述教师与选定学生的互动,观察者可以直接引用他们的对话,直接描述教师和学生的面部表情、姿态、语气等。

(阿瑟J.S.里德等:《课堂观察、参与和反思》)
教师反馈方式观察框架
例如:
学生个人:教师经过学生身旁,点头示意答案正确;在错误答案旁边打“×”;小组:教师与小组一起讨论;让一个小组去评价另一个小组的答案;对每个小组指出问题的关键所在;
全班:口头给出答案;将答案写在黑板上;选出几个学生请他们读出答案。

(鲍里奇:《教师观察力的培养》)
学生观察记录
儿童行为(交往)观察、分析记录表之一
(评估与反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