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乡土地理学习的意义及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乡土地理学习的意义及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乡土地理学习的意义及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南茂中学陈春妹
乡土地理的学习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远的意义,乡土地理是区域地理中最小区域单元,是本乡本土的地理,对于中学地理教学而言,应该以小区域为主,如市、县、乡、镇等。

在认识地理事物和过程,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样就培养了学生的乡土意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乡土地理教学的是否重要,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乡土地理学习的意义
乡土地理的学习是地理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何要学习乡土地理,它的意义何在?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不断的探索、学习中得出。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概括:
一)乡土地理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热爱家乡
我们常常教导学生要热爱祖国,热爱家乡,这些从何体现呢?往往纸上谈兵那是不切实际的,空教如何能拨动学生的心弦。

没能了解它,哪能爱它,所以只有了解了它才能热爱它,才能自觉的为它做贡献。

有很多的学生对自己的家乡缺乏热爱,倒把所有的目光放眼到了外面的世界,造成这样的原因之一就是对自己家乡的不够了解,不了解家乡的过去、现在,以及家乡的自然和经济,也不知道自己家乡的优势在是什么,若是要真正的去了解家乡,也必然要从地理课上去学习。

人类的认识来自于实践,即使是生动的课堂也只是了解一、二,不能够充分的认识,通过课题的研究,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家乡的优势,自己去体会家乡的一草一木,通过查阅资料学生就可以清楚的知道我们海南保亭的资源优势是什么了,就如:森林资源就以热带雨林居多,其中面积就有33.04万亩;旅游资源主要有七仙岭温泉旅游区集奇峰、温泉、田园风光、民族风情为一体;毛感乡境内有目前我省发现最大仙龙洞溶洞和面积达300多亩的仙安石林等天然旅游景区等等。

热爱家乡,眷恋故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是中国人民的传统美德,即使在异国他乡的人,到了古稀之年的时候,也总是希望落叶归根。

二)乡土地理的学习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必须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才会积极的学习,有了兴趣,才会有动力。

如果在课堂上能够上的生动有趣,就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推动他们的探知能力,力求把课堂讲的活灵活现,就不能照本宣科,要把课堂联系到实际中,这样的课堂才能把知识讲活。

学生能够对地理产生了兴趣,对于我们的第二课堂—实践,就具有一定的优势。

如在进行对乡土地理保亭进行研究的时候,通过自然和人文的研究。

从自然方面知道保亭的地理位置,保亭县位于海南省南部内陆,五指山南麓,北纬18°23′-18°53′,东经109°21′-109°48′,东接陵水县,南邻三亚市,西联三亚市、乐东县,北依五指山市、琼中县。

县境东西宽49公里,南北长54公里,总面积1160.6平方公里,占海南省陆地总面积的3.42%。

再者就从人文方面的探究知道当地的民族主要是以黎苗族为主,其中黎族占总人口的56.2%,汉族占总人口的38%;苗族5168人,占总人口的3.8%,其他民族占总人口的2%。

黎族村落多位于山谷坡地或山间盆地之中,村寨周围长有茂密的树木或刺竹。

黎族传统住宅以茅舍为屋,称为“船形茅草屋”,而且在屋顶还有很多的图腾构成,代表的意义就不一样。

由乡土地理的学习中来引起对地理的兴趣,有进一步的升级,在要了解当地的地理知识的时候就要从自然和人文着手,这就回顾到学习地理的基本方式中去。

三)乡土地理学习可以使地理教学从“纸上谈兵”的困境走出来
在课堂上一直以来习惯了“纸上谈兵”,在课堂上长篇大论,在实际中却不注重,也不能让学生到实践中去用地理知识去解释,也很难用地理知识去分析一些人地关系,从乡土地理的学习探究过程中就可以让学生到实践中去深入的学习,这样就是属于一种转换型,相当也从传统的封闭式转变为开放式的学习。

四)乡土地理学习可以为乡土建设服务
乡土地理的学习不仅是为了了解,同时也是为乡土建设服务
1、培养学生具有地理的技能和技巧,以便将来在乡土地理的建设中起到一定作用
学生在参加地理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必须将平时在课堂上获得的地理知识运用到地理实践中,亲自去观察,亲自去操作,这就为知识化转变为能力的一过程。

这里所说的技能和技巧主要是从野外观察的能力,识别常见的岩石能力,识别土壤的能力,能够很好的进行小范围的土地规划,搜集,整理以及运用资料的能力等等。

这就为以后的乡土建设培养了人才。

2、利用对乡土地理的课题研究的成果直接为乡土建设服务
研究就是探究,就是发现新的问题、解决问题。

乡土地理的研究最终要引导学生去分析家乡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资源开发、环境质量等等问题通过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直接提供给有关部门,这就起到了乡土地理建设的参谋作用。

就如这次对乡土地理保亭的课题研究的时候发现的问题,保亭是中国最大的红毛丹生产基地,红毛丹是一种极具经济价值的热带果树,红毛丹的果实宜鲜食,也可加工成各种制品,肉脆,汁多,营养丰富。

其果核含油脂近37%,适于制肥皂,根和树皮含单宁及皂苷,新梢可作染料,树形美可作观赏树。

果壳含丰富的色素,是不错的染料,用不同的媒染方法,可以染成黄色、军绿、咖啡色。

在提出建议的时候可以提出在当地建设一些相关的厂,适合当地的发展。

二、乡土地理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要让学生具有热爱家乡的那种思想情感和为家乡建设做贡献的志向,只是靠初中乡土地理教育是不够的,这是一种潜意识的形成过程,一种情感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形成的。

对于乡土地理的学习不是局限于初中的某个年级,而应该贯穿到整个地理教学中,包括初中,高中,特别是高中,其意义更为突出。

在高中的学生的基础知识,认识水平,生活经历,观察能力和整理资料的能力都远远高于初中生,所以他们在进行乡土地理课题的研究的时候,不仅能够认识和了解家乡的地理特征和发展优势,在指导老师的指导喜爱能够进行乡土地理的研究和观察以及分析评价,能够对构建和谐家园提供一些相关的意见。

在很大的程度上,这些高中生对以后家乡的建设可能成为建设决策者,这对未来乡土的建设起到了深远的影响,所以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对高中生进行乡土地理的教育。

所以说乡土地理的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高中乡土地理是更高层次有更深的内容,更加密切结合乡土建设的乡土地理教育。

一)课堂上
在高中的课堂中是没有专门的乡土地理教材,也没有规定的课时按排,所以只能采取上课渗透到课堂中的办法,把一些乡土地理的知识融入高中的教材中去。

虽然高中地理大多都是有关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事物和现象,但在乡土地理中可以找到根据,在高中的地理课堂中都可以找到相应的联系,在乡土地理中我们都可以应用到我们的课堂中。

相互的结合方法有以下一些:
1、例证法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教材讲解概念和原理比较抽象的时候,为了增强说服力而采用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到乡土地理来举证。

例如,在保亭三道镇的呀诺达热带雨林景区的保护印证了“建立自然保护区”的例子;保亭县毛感乡的仙龙溶洞是印证流水溶蚀作用的例子等等。

通过乡土事例的讲述,来证明许多地理判断的正确性。

2、推理法
在地理教学课堂中,学生对不理解的地理事物和现象用乡土地理的知识进行讲解,例如,我们在讲解水土流失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乡土地理的实际事例来讲解。

二)在课堂外
高中的乡土地理的研究,不能仅限于课堂内,必须要通过实践,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巩固自己的知识,培养观察能力。

乡土地理的教学除了通过课堂的学习,教师的讲解,还要是通过实地观察,实践活动才能够完成。

由此就可以知道,走出课堂对乡土地理的学习是必要的,高中的学生更应该要开展课外的学习。

课堂外学习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教学需要去进行考察点,考察的地点必须具备考察的条件。

例如:让学生考察地质构造类型,可以选择保亭七仙岭,七仙岭温泉的形成就与地质构造有关系;若是要考察风蚀,水蚀的痕迹那就要选择保亭境内的仙龙洞,这两个地方一个是内力作用形成的,一个是外力作用形成的,这就能够结合教材中的内容来进行学习。

一种是具有研究性的,这一类实践的要求就会更高一些,研究的时间也就越长,有专门的研究,而且要有为乡土的建设做贡献的目的,可以成立一些小组例如:气象组,地质组,水文组,土壤组,环境保护组,旅游资源调查组,环境保护组等等。

但是这类型的研究一些设备要比较完善,就如气象组的,对于气象的变动要进行长期的观测。

乡土地理的研究要在课堂上和课堂外相互的结合,才能很好的学习好乡土地理,以及对乡土地理的研究。

通过对乡土地理进行课题的研究,把这些乡土地理的知识嵌入我们的教材中,这些是很好的素材,为的就是要把乡土地理融入我们高中地理课程中。

总之,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乡土地理材料进行教学,是可尝试的。

它对于活跃地理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平时注意观察生活的习惯等方面都是有益的。

同时还可以增强学生对本乡本土的认识和热爱,唤起学生对家乡、对祖国、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和信心。

参考文献
[1]《乡土地理融入高师中国地理课程教学探讨》咸宁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黄莉敏
[2]《地理教学媒体的优化选择与设计》咸宁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黄
[3]《中学乡土地理教学与研究》江苏镇江一中杨慎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