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对于会计学专业学生,它是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对于统计学、旅游管理、财政学、国际经济贸易、经济学等经济管理类非会计学专业,它是一门学科必修课。
为了满足不同专业对本门课程教学的实际需要,不同专业的学生,结合培养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大纲,并在实际授课过程中针对具体专业适当增减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1.总论(4学时)1.1会计概述(2学时)1.1.1了解会计的产生和发展;1.1.2掌握会计的含义;1.1.3掌握会计的基本职能;1.1.4理解会计的目标;1.1.5理解会计的特点。
重点和难点:会计的含义、基本职能和具体目标1.2会计对象、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1.5学时)1.2.1掌握会计对象、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的概念;1.2.2了解会计对象的内容;1.2.3了解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1.2.理解会计等式的恒等性。
重点和难点:会计对象与会计要素内容、会计等式恒等性的理解。
1.3会计的方法(0.5学时)1.4.1了解会计方法的内容;1.4.2掌握会计核算方法的具体内容;1.4.3理解会计核算方法体系的完整性。
重点和难点:理解会计核算方法体系的完整性。
2.会计核算基础(2学时)2.1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0.5学时)2.1.1理解会计基本前提的含义;2.1.2掌握会计基本前提的内容。
2.2会计信息质量要求(0.5学时)2.2.1了解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内容;2.2.2理解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含义。
2.3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及其要求(0.5学时)2.3.1了解会计要素确认、计量的含义;2.3.2掌握会计要素的计量属性。
2.4会计计账基础(0.5学时)2.4.1理解两种计量基础的含义;2.4.2掌握权责发生制的内容。
重点和难点:会计计量属性和权责发生制会计记账基础。
3.账户和复式记账(4学时)3.1会计科目(0.5学时)3.1.1掌握会计科目的概念;3.1.2理解设置会计科目的意义;3.1.3了解设置会计科目的原则;3.1.4了解会计科目的级次。
3.2会计账户(0.5学时)3.2.1掌握账户的概念;3.2.2理解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区别联系;3.2.3.掌握账户的基本结构;重点和难点:会计账户、总分类账户、明细分类账户的概念。
3.3...复式记账原理(1学时)3.3.1掌握记账方法、单式记账法、复式记账法的概念;3.3.2了解复式记账的理论依据和基本原则;3.3.3深刻理解复式记账法作用;3.3.4了解复式记账方法的种类;重点和难点:复式记账方法的概念。
3.4借贷记账法(2学时)3.4.1了解借贷记账法的产生与发展3.4.2掌握借贷记账方法的特点3.4..3掌握账户的对应关系和会计分录重点和难点:借贷记账法、会计分录、试算平衡的概念。
4.账户与复式记账的应用(14学时)4.1资金筹集业务的核算(2学时)4.1.1了解筹资业务的核算内容;4.1.2掌握“实收资本”、“短期借款”“固定资产”账户的应用4.2购进业务的核算(2学时)4.2.1理解购进业务的核算内容;4.2.2掌握购进业务的账务处理,其中重点掌握“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付账款”、“预付账款”、“材料采购”、“应交税费——应交税金”、“原材料”几个账户的应用;4.3生产业务的核算(4学时)4.3.1了解生产业务的核算内容;4.3.2掌握生产业务的账务处理,其中重点掌握“生产成本”、“制造费用”、“产成品”、“应付职工薪酬”、、“累计折旧”、“待摊费用”、“预提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几个账户的应用;4.4销售业务的核算;(2学时)4.4.1了解销售业务核算的主要内容4.4.2掌握销售业务的账务处理,其中重点掌握“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其他业务成本”、“应收账款”、“预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几个账户的应用;4.5财务成果形成及分配业务的核算(2学时)4.5.1了解财务成果形成的核算内容;4.5.2掌握财务成果形成核算的账务处理;4.5.3了解财务成果分配业务核算的主要内容;4.5.4掌握财务成果分配业务的核算。
重点和难点:利财务成果形成业务及分配业务的账务处理。
4.6账户按用途和结构的分类(2学时)4.6.1了解账户按用途与结构分类的目的;4.6.2掌握账户按用途与结构分类的内容。
重点和难点:调整账户的应用。
5.成本计算(4学时)5.1成本计算概述(1学时)5.1.1了解成本计算的作用;5.1.2掌握成本计算的含义;5.2成本计算的基本程序(1学时)5.2.1了解成本计算程序的内容;5.2.2掌握成本计算期、成本计算对象的含义。
5.3企业经营过程的成本计算(2学时)5.3.1理解原材料采购成本、产品制造成本的原理;5.3.2掌握成本计算的材料采购成本、产品制造成本的计算。
重点和难点:材料采购成本和产品制造成本的计算。
6.会计凭证(4学时)6.1会计凭证概述(1学时)6.1.1掌握会计凭证的概念;6.1.2了解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的作用;6.1.3掌握会计凭证按其用途和填制程序的分类。
重点和难点:会计凭证的概念及分类。
6.2原始凭证(1学时)6.2.1掌握原始凭证的概念、原始凭证的分类及原始凭证的基本要素;6.2.2了解原始凭证的填制要求及原始凭证的审核。
重点和难点:原始凭证的概念、原始凭证的分类及原始凭证的基本要素。
6.3记账凭证(1学时)6.3.1掌握记账凭证、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及转账凭证的概念;6.3.2了解记账凭证的填制要求及记账凭证的审核;6.3.3掌握记账凭证的基本要素;掌握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及转账凭证的填制。
重点和难点:记账凭证的概念、记账凭证的基本要素及记账凭证的填制。
6.4会计凭证的传递与保管(1学时)6.4.1了解会计凭证的传递;6.4.2了解会计凭证的整理;6.4.3了解会计凭证的保管。
7.会计账簿(4学时)7.1会计账簿概述(0.5学时)7.1.1掌握会计账簿的概念及会计账簿的种类;7.1.2了解设置和登记账簿的作用。
重点和难点:会计账簿的概念及种类。
7.2会计账簿的设置和登记(1.5学时)7.2.1了解会计账簿的设置的原则和基本内容;7.2.2掌握日记账及分类账的设置;掌握日记账和总分类账的登记。
重点和难点:日记账和总分类账的登记。
7.3会计账簿的运用规则(0.5学时)7.3.1了解启用账簿、登记账簿、更换账簿的规则;7.3.2掌握更正错账的规则。
重点和难点:更正错账的规则。
7.4结账和对账(1学时)7.4.1了解对账的概念和内容;7.4.2掌握结账的概念和内容;7.4.3了解账簿的管理重点和难点:结账的概念和内容。
7.5会计账簿的更换和保管(0.5学时)7.5.1了解账簿的更换;7.5.2了解账簿的保管。
8.财产清查(2学时)8.1财产清查概述(0.5学时)8.1.1了解财产清查的意义和方法;8.1.2掌握财产清查的概念和种类。
8.2财产清查的内容和方法(0.5学时)8.2.1了解财产清查的内容;8.2.2掌握货币资金、事物和往来款项的清查。
重点和难点:银行存款的清查。
8.3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方法(1学时)掌握财产清查的结果的账务处理。
重点和难点:财产清查的概念及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
9.财务会计报告(3学时)9.1财务会计报告概述(1学时)9.1.1掌握财务报告的概念及财务报告的编制要求;9.1.2了解编制财务报告的意义;了解财务报告的组成;9.1.3一般了解财务报表的分类。
重点和难点:财务报告的概念和编制要求。
9.2资产负债表(1学时)9.2.1掌握资产负债表的概念;9.2.2了解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和内容;了解资产负债表的编制。
重点和难点:资产负债表的概念。
9.3利润表表(1学时)9.3.1掌握利润表的概念。
9.3.2掌握利润表的结构9.3.3了解利润表的内容及编制重点和难点:利润表的概念及编制10.会计核算组织程序(3学时)10.1会计核算组织程序概述(0.5学时)10.1.1掌握会计核算组织程序的概念和种类;10.1.2了解各种会计核算组织程序的共同特点。
10.2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0.5学时)10.2.1了解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的特点、优缺点及适用范围;10.2.2掌握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的基本步骤。
重点和难点: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的特点、优缺点及适用范围10.3科目汇总表核算组织成序(0.5学时)10.3.1了解科目汇总表核算组织程序的特点、优缺点及适用范围;10.3.2掌握科目汇总表核算组织程序的基本步骤。
重点和难点:掌握科目汇总表核算组织程序的基本步骤10.4汇总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0.5学时)10.4.1了解汇总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的特点、优缺点及适用范围;10.4.2掌握汇总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的基本步骤。
10.5日记总账核算组织程序(0.5学时)10.5.1了解日记总账核算组织程序的特点、优缺点及适用范围;10.5.2掌握日记总账核算组织程序的基本步骤。
10.6多栏式日记账核算组织程序(0.5学时)10.6.1了解多栏式日记账核算组织程序的特点、优缺点及适用范围;10.6.2掌握多栏式日记账核算组织程序的基本步骤。
11.会计工作组织与管理(3学时)11.1组织会计工作的意义和要求(0.5学时)11.1.1了解会计工作组织的内容;11.1.2一般了解组织会计工作的意义和要求。
11.1.3了解规范体系构成11.2会计规范体系(1学时)11.3会计机构(0.5学时)11.3.1了解会计机构的概念、会计工作的组织形式;11.3.2一般了解会计机构的主要任务、会计工作的岗位责任制。
11.4会计人员(0.5学时)11.3.1了解会计人员的主要职责、主要权限、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及会计人员的专业技术职务种类;11.3.2一般了解会计主管人员的主要职责、总会计师的基本职责及工作权限。
11.5会计档案(0.5学时)11.4.1了解会计档案内容;11.4.2了解会计档案管理11.4.3了解内部会计管理制度。
12.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1学时)12.1会计电算化概述(0.5学时)12.1.1了解会计电算化的产生和意义;12.1.2理解会计电算化的特点;12.1.3掌握手工会计与会计电算化的区别。
12.2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0.5学时)12.2.1了解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历程和趋势;12.2.2理解会计电算化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参考教材和主要参考文献1.李爱华程培先《会计学基础》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2.雷光勇《基础会计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3.唐国强《会计学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4. 王瑞华《基础会计学》立信会计出版社.20085.李梦玉马葵《会计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本门课程主要概念的中英文对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