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专业-- 李宁案例分析1230591 潘嘉毅
1,中国体育用品市场细分?哪些市场是李宁的目标?优劣势?李宁应该选哪个?
根据案例来看,体育用品市场细分:运动服饰,运动鞋,运动附件。
其中运动鞋由可以分为高端,中端以及中低端。
李宁公司的运动服饰的的增长率和Nike,Adidas相对比较接近,而其他产品(运动鞋)的增长率明显低于竞争对手,从产品的角度来说,运动服饰是李宁公司的目标。
从消费人群的角度来说,18-24岁年龄的人群最热衷体育锻炼,其中以高中生和大学生为最多,大学生对价格比较敏感,而高中生对此不是非常在乎。
品牌优势有:董事长的知名度,与国家体育代表团的良好关系,良好的企业文化—一视同仁,强大的经销商网络,价格定位合理,二三线城市定位,对于大学生的高性价比,品牌中的民族元素。
劣势有:市场占有率规模不是最大,运动鞋方面的增幅与Nike等相比不大,高端市场缺乏产品,对于传统的篮球田径足球市场缺乏竞争力。
根据自己的优势,肯定是对中端的消费客户(大学生)为主,涉及相关的运动服和跑步,乒乓和体操等所需要的运动鞋。
另外市场的选择应该集中在二三线城市。
针对年龄在18-24左右的年轻人专门研究它们的运动习惯等,开发李宁产品。
2,李宁与其他品牌的差异?它有哪些优劣势?李宁将来应如何定位他们品牌?
差异主要是在产品的定位,市场的定位,价格的定位。
国际的洋品牌,主要以鞋类为主打产品,市场也定在特大城市和一线城市。
价格定位也比较高。
以上是国内外品牌的差异。
品牌的优势—民族企业,与品牌相适应的价格,新设计的运动元素对品牌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劣势:品牌的代言人少,品牌代言的体育项目相对单一,代言的产品过渡集中
首先一定要提高自身市场部运营品牌的能力。
加大广告投放的力度。
之后,可以考虑适当降低利润率,提高销量。
3,李宁公司在哪一类体育产品实力较强?将来应该注重哪些种类的体育用品?
李宁公司在跑步鞋这方面比较强。
但今后要加强其他运动产品的提升。
将来可以注重篮球和足球的运动器材,因为这两个活动的人群大多集中在17-24岁,是我们需要的对象。
同时继续提高跑步鞋的效率,使目前跑步鞋的高增长和市场占有率得到巩固。
4,李宁应该“称霸”某类体育用品吗?应采取哪些措施?
我觉得需要对某一类体育用品做到“称霸”,这样可以提升品牌的内涵,而且可以将公司内部的工作重点都放在某一项目上。
设计上继续沿用改革后前卫的外形设计思路,此外“霸主”的产品可以使跑步鞋和运动服装占到绝对优势,与竞争对手的足球,篮球用品形成铁三角,形成各有各的特色。
我个人建议,在稳定跑步鞋和运动服饰的市场地位之后,可以考虑增加一个李宁下面的低端子品牌,把现在的产品进行换logo,降低利润率,通过这个低端的产品来更广的覆盖低端市场。
毕竟高端市场竞争不过外资的品牌,所以从中端和低端走走看,争取覆盖更多的市场,并且提高各市场的产品占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