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东华小升初语文模拟卷

2014东华小升初语文模拟卷

2014东莞市东华中学小升初考试语文模拟测试卷(三)姓名: 得分:第一部分基础知识部分一、基础知识与运用(39分)1、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蜿(wān)蜓盘旋暴风骤(zhòu)雨玲珑剔(tì)透B、所向披靡(mí)气喘吁吁(xū)奄奄(yǎn)一息C、推推搡搡(sǎng)遒(qiú)劲有力阡(qiān)陌纵横D、鳞次栉(zhì)比摩肩接踵(zhǒng)人才济济(jì)2、选出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A、鸦雀无声崇山峻岭和蔼可亲集思广益B、晨光熹微金壁辉煌神采飞扬毅然决然C、消灾弭祸迫不及待饱经沧桑不记其数D、以身殉职不加思索应接不暇莞尔一笑3、下列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无微不至.(到)孤峰突.起(突然)B、异.口同声(不同的)义不容.辞(容易)C、平.易近人(和气)疾.恶如仇(痛恨)D、饱.经风霜(充分的)赞叹不已.(不停止)4.施耐庵的名著《水浒传》中有一个回目为“花和尚倒拔垂杨柳,林教头误入白虎堂”,他俩的名字分别是、。

5.在下列小明所做的动作里,哪一个没有“拍”的意思?()A.打球B.打寒战C.打人D.打蚊子6.根据上下文填写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山是静的,海是动的。

山是呆板的,海是活泼的。

从天边微波疯潮地席卷到岸边,触着崖石,更欣然地溅跃起来,开了灿然万条的银花。

①如同病牛一般。

②而海呢,你看她没有一刻静止。

③昼长人静的时候,天气又热。

④凝望着青山,一片黑郁郁的连绵不动。

A ②①④③B④②③① C ①④③② D ④①②③7.下面是一段顺序混乱的句子,其中正确的排列方法是:()①他连忙回头,不好意思的拾起了刚才看到的那团白纸。

②突然,他看见几个同学在打扫操场,争做好事。

③他看见地上有一团白白的东西,走进一看,原来是一团废纸。

④下课了,王浩在操场玩。

⑤他想,这是谁扔的?真不讲卫生!想着他就若无其事的走了。

A、④②③①⑤B、④③②⑤①C、③⑤②④①D、④③⑤②①8、默写填空。

(5分)(1)少壮不努力,。

《汉乐府·长歌行》(2)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

(清·郑燮《竹石》)(3)感时花溅泪,。

烽火连三月,。

(杜甫《春望》)9、按要求写句子。

(4分)①、高粱红了,稻子熟了,收获的季节到了。

改写成拟人句:②、十五的月亮挂在天空。

改写成比喻句:10.最近,中央电视台推出一个大型新闻节目“朝闻天下”请为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说明理由。

(3分)朝.闻天下 A zhāo B cháo ()理由:11.某企业车间因工作需要,放置了一个活动梯子,用时将梯子支上,不用时将梯子移到拐角处,为防止梯子倒下砸人,工作人员在梯子旁边写下了一个条幅:注意安全。

不久,来厂考察的一位专家建议厂长将条幅内容改为:不用时请将梯子横放。

请比较一下条幅修改前后的效果有何不同,说说理由。

(3分)12、成语填空。

(10分)稳如()势如()心如()面如()亲如()坚如()危如()泪如()了如()一如()第二部分:阅读(27分)一、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13分)①人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对环境温度升降1℃,似乎不太关心,但是气象经济学家发现,气温变化1℃,不仅事关全球气候变化,还跟经济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息息相关。

②美国气象学家对全球平均气温变化1。

C的评价是:气温上升1℃,经济效益也跟着上升;气温下降1℃,经济效益也跟着下降。

世界平均气温下降1。

C,全球产值就减少70亿美元。

③气温变化1℃,对农业生产有着更惊人的影响。

美国达尔奇教授认为:若全球气温比20世纪70年代平均气温下降1℃时,玉米在全球60%的地区增加收成2100万美元;棉花在全球范围内歉收,损失约22亿美元;水稻65%的地区损失9.56亿美元。

中国气候学家张家诚研究论述了若气温下降1℃,对中国粮食作物的影响:据测试,气温变化1℃,大体相当于农作物变化一个熟级。

每变化一个熟级,产量变化10%,意即气温上升或下降1℃,粮食产量具有增产或减产10%的潜力,例如,我国著名商品粮生产基地——东北地区,若当年平均气温出现了“凉夏”,则粮食肯定减产200亿至300亿斤。

反之,若出现了“热夏”,则粮食可多收几百亿斤。

④气温升高1℃虽然会使农作物增产,经济有所增长,但是气温升高所带来的环境及社会问题也着实令人担忧。

⑤联合国有关机构最新报告预测,假若全球温室气体减排计划得不到有效的实施,21世纪全球的平均气温将上升1.8℃至4℃。

如此下去,人类总有一天会掉进自掘的“热陷阱”里而不能自拔。

⑥专家预测:到2030年,中国海平面可能上升1厘米到16厘米,黄河三角洲,长江和珠江三角洲等地区洪水泛滥的机会增大,风暴潮的危害也会加重。

由于气温上升,导致黄河和内陆河地区的蒸发量可能增长15%左右,北方水资源短缺以及南方的旱涝等灾害出现频率也会增加。

⑦德国刑侦专家也研究发现,每年3月的犯罪率开始上升,到7月至8月可达顶峰,9月开始下降。

统计分析:每当气温升高1℃,犯罪率上升15%;气温达到37℃时,碰到红灯待停时间长,司机间争吵的概率比气温32℃时高出30%以上。

⑧近年来,全球变暖问题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极大关注。

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经过共同的努力,一定能够守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1、给短文加一个题目,写在前面的横线上。

(2分)2、选文采用了哪种说明顺序?()(填序号,2分)①时间顺序②空间顺序③逻辑顺序3、第②段画“”线句子应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4、下面句子出自选文第⑥段,分析其中语是如何体现说明文语言特点的。

(2分)到2030年,中国海平面可能上升1厘米到16厘米,黄河三角洲,长江和珠江三角洲等地区洪水泛滥的机会增大,风暴潮的危害也会加重。

5、气候变暖会给人类带来诸多危害,但选文也介绍了气温升高带来的好处,请你从内容或写法的角度分析,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是什么?(2分)6、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过度排放导致全球变暖,请你提出两条应对全球变暖的措施?(2分)二、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14分)(二)那双美丽的蓝眼睛①有一年夏天,一次意外的事故,我被溅起的铁水烫伤了左眼,住进了哈尔滨市医大二院。

那天换药时,我疼得大喊大叫。

有人轻轻敲门,从门缝中挤进一张女孩幼稚的脸,眼睫毛长长的,微微向上翘。

那双眼睛与众不同,是蓝色的,像透明的海水。

②“你眼睛疼吗?”女孩问。

我点点头。

女孩转身跑走了,一会儿抱了架手风琴回来,她拉琴的样子很惹人爱,用小脚丫轻轻地打着节拍,眼睛盯着琴键,还不时地冲我微微一笑。

温柔的琴身如水荡漾,让人不敢相信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女孩拉的。

拉完琴,她告诉我她叫柳卡雅,是妈妈捷涅夫卡雅和爸爸柳大连的名字的组合,其实那双蓝眼睛已经告诉我了。

忽然卡雅闭住眼睛,靠在墙壁上。

我问她怎么了,她说头痛,眼睛胀胀的,看不清东西。

后来我才知道她脑子里长了个瘤。

③那夜我睡不好了,那双好像清晨时分的松花江水,水底能映晴朗夏空的蓝眼睛常在头脑里闪过,我想起了一首法国歌曲《蔚蓝色的眼睛》,歌词早已记不清了,只依稀记得曲调。

第二天我把曲子告诉卡雅,她很快就会拉了。

④我的左眼终于化脓了,不得不直接注射青霉素,几个护士都按不住我,卡雅跑来了,又拉起了《蔚蓝色的眼睛》,于是我像根木头似的,躺在那一动不动。

还有一次针打在血管上,弄得我满脸是血,卡雅一点一点的为我擦,眼圈红红的,我告诉她这回真不疼了,她笑了,笑得那么开心。

⑤卡雅脑里的瘤越长越大,而且刚好长在两个眼球的后面。

终于她的右眼失明了,接着是左眼,一对眼球渐渐地被顶出眼眶外,像核头似的挂在脸上。

我不想哭,可眼泪还是落下来,流进嘴里是苦涩涩的。

⑥卡雅手术那天,我采来一束鲜花,久久的守候在手术室外。

卡雅被推出来了,双眼蒙着纱布,我把那束鲜花放在她身边,她说好香好香,可我心里好苦好苦。

⑦有一天卡雅的同学来了,带来了她新学期的课本,他们说今天是卡雅的生日。

这消息被大家知道了,不一会儿礼物就摆满了桌子,其中很多是医务工作者送来的。

我送给卡雅一个新书包,又默默的为她包好书皮,其实这些她都用不上了。

那天卡雅真开心,同学们把她打扮得像一个公主一样,卡雅戴着墨镜,透过镜片,我仿佛又看见了那双美丽的蓝眼睛。

⑧不久我出院了。

卡雅扶着墙壁来找我,她穿着红裙子和红皮鞋,还抱着那架手风琴,她答应过要用琴声为我送行,已经走出很远了,还能听到那曲《蔚蓝色的眼睛》。

1、第①段中“那双眼睛与众不同”中的“与众不同”是指从文中找出与“像透明的海水”照应的比喻句:这个比喻句的表达作用是。

(3分)2、第②段中,“她拉琴的样子很惹人爱,用小脚丫轻轻的打着节拍,眼睛盯着琴键,还不时地冲我微微一笑”句中通过对人物的和的描写,表现女孩的特点。

(3分)3、第③段中写道“那夜我睡不好了”的原因是:(2分)4、第④段中“卡雅跑来了,又拉起了《蔚蓝色的眼睛》,于是我像根木头似的躺在那一动不动”,句中“又”不能删去的理由是“像根木头似的躺在那一动不动”的原因是(4分)5、联系全文,写出“那双美丽的蓝眼睛”中“美丽”的含义:(2分)三、作文。

30分任选其中一题作文。

注意: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学校名称。

(一)朋友是历代诗人口中所说的知音,是每个人人生字典中必不可少的一页。

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会遇到一些让人难以忘怀的真挚的朋友。

今天,“朋友”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

幼小时的玩伴,心心相印,形影不离,当然是朋友;学生时代的同窗,敢于直言,互相帮助,也应是朋友;那花、草、木、石等给人以精神寄托之物,也可看做是朋友,如读书者以“书”为友,弹琴者以“琴”为友,赏花者以“花”为友。

请以“我最亲密的朋友”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向我们介绍你的好朋友。

(二)题目:我们的名字叫要求: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1)在横线上填写一个词语,使标题完整;(2)文体不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