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学校教育研究方法(一)》总复习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学校教育研究方法(一)》总复习

学校教育研究方法(一)总复习一、名词解释题1.操作性定义——根据可观察、可测量、可操作的特征来界定变量的含义,即从具体的行为、特征、指标上对变量的操作的描述,将抽象的概念转换成可观测、可检验的项目。

622.访谈法——一种研究性谈话,指通过与被访者的口头交流来收集所需资料的研究方法。

1663.个案研究——指采用各种方法,搜集有效、完整的资料,对单一对象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过程。

1894.个案研究法——指对某一个体、某一群体或某一组织在较长时间里连续进行调查,从而研究其行为发展变化的全过程,这种研究方法也称为案例研究法。

5.教育观察法——教育观察法是研究者在比较自然的条件下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科学仪器,在一定时间、一定空间内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考察并描述教育现象的方法。

6.教育研究——通过一系列规划好的活动步骤的实施及方法、技术的应用,来认识教育现象,为教育领域提供有价值、可依赖的知识;她有助于解决教育的实际问题,提高教育活动的质量。

187.结构观察——研究者根据研究的目的,事先拟定好观察计划,确定使用的结构性观察工具,并严格按照规定的观察内容和程序实施的观察。

1048.课堂观察方法——研究者(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及有关辅助工具,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的一种教育研究方法。

1029.实验——根据研究目的,运用一定的认为手段,主动干预或控制研究对象的发生、发展过程,以探索、验证所研究现象因果关系的研究过程。

20510.无关变量——指与特定研究目标无关的非研究变量,即除了研究者操纵的自变量和需要测定的因变量之外的一切变量,是研究者不想研究,但会影响研究进程的,需要加以控制的变量。

58研究的环境中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的且和实验主题无关的因素成为无关变量。

21111.问卷法——问卷调查法也称问卷法,是调查者运用统一设计的问卷向被选取的调查对象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的调查方法。

12.校本研究——校本研究是以学习所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为选题范围,以学校教师作为研究的主要力量,通过一定的研究程序得出研究成果,并且将研究成果直接用于学校实际状况改变的研究活动。

713.研究假设——研究者根据经验事实和科学理论对所研究的问题预先赋予的某种答案,是对研究结果的预测,是对课题涉及的主要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设想。

6514.样本——抽样总体简称“样本”,是从全及总体中随机抽取出来,代表全及总体部分单位的集合体。

/研究中实际观测或调查的一部分个体称为样本(sample)15.轶事记录法——轶事记录法是观察者在观察过程中以记事为主,对被观察者在自然状态下发生的一些典型行为或事件进行客观记录的一种方法。

主要是对研究密切相关的事件的整个进程进行详细的描述。

11616.因变量——因变量又称反应变量,也称依变量。

当两个变量存在某种联系,其中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具有影响作用,我们称那个被影响的变量为因变量。

5817.自变量——自变量又称反应变量。

当两个变量存在某种联系,其中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具有影响作用,我们称那个具有影响作用的变量称为自变量。

58三、比较说明题1.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①着眼点不同定量研究着重事物量的方面;定性研究着重事物质的方面。

③依据不同定量研究依据的主要是调查得到的现实资料数据,定性研究的依据则是大量历史事实和生活经验材料。

④手段不同定量研究主要运用经验测量、统计分析和建立模型等方法;定性研究则主要运用逻辑推理、历史比较等方法。

⑤学科基础不同定量研究是以概率论、社会统计学等为基础,而定性研究则以逻辑学、历史学为基础。

⑥结论表述形式不同定量研究主要以数据、模式、图形等来表达;定性研究结论多以文字描述为主。

定性研究是定量研究的基础,是它的指南,但只有同时运用定量研究,才能在精确定量的根据下准确定性。

272.横向访谈与纵向访谈——①横向访谈是一次性访谈;纵向访谈是多次性访谈或重复性访谈。

②横向研究多用于描述性研究,常用于量的研究;纵向访谈常用于个案研究或验证性研究,常用于质的研究。

173/174基础性研究与应用性研究——①研究目的基础性研究目的是发现规律,建立理论;应用性研究为应用的目的创新技术。

②研究计划基础性研究计划比较自由;应用性研究计划比较有弹性。

③研究成果的名称基础性研究成果的名称一般是学术论文;应用性研究成果的名称是专利或论文。

④研究成果的应用基础性研究成果的应用转化时间较长,一般不能预测;应用性研究的应用转化时间较短,一般可大致预测。

⑤研究成员基础性研究成员是科学家;应用性研究成员是科学家和工程师。

⑥成功率基础性研究成功率较低;应用性研究成功率较高。

243.内在效度与外在效度——①内涵内在效度又称内部效度,指实验结果是否完全归因于自变量的变化,或者说是否真实地反映了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外在效度又称外部效度,指实验结果能否适用的范围,反映了研究结果推广到同类事物和现象上去的程度和范围。

②主要影响因素内在效度主要与在实验过程中对无关变量的控制有关;外在效度的获得主要与被试取样的代表性相关。

③作用内在效度主要是实验的真实程度;外在效度主要是实验的有效性。

213/2144.开放式观察与聚焦式观察——开放式观察中,观察者可以用纸笔记录一节课的情况,或者记录下这节课的关键点,或者用自己看得懂的方式对这节课各方面的情形进行详尽的记录;聚焦式观察需要选定一个观察的焦点,即有一个观察的具体问题,比如提问或表扬,或课堂上中学生非投入学习的情况。

1055.书斋式研究与现场研究——书斋式研究主要通过查阅文献获得资料,并通过自己的思维加工而取得研究成果,在这种研究中,研究者与教育实践活动是实践的旁观者和思考者;现场研究是在实践活动发生的现场进行的,在这种研究中,研究者与实践的接触是直接的,可以看到事件发生、发展的真相。

306.纵向研究与横向研究——纵向研究是对同一对象一段时期的情况所进行的研究。

横向研究是在某一个时间点上展开的研究,研究的是某一教育现象的横断面。

31四、判断说明题1.写文献综述就是写读书笔记或读书报告。

说法错误。

读书笔记指读书时为了把自己的读书心得记录下来或为了把文中的精彩部分整理出来而做的笔记。

文献综述简称综述,是对某一领域,某一专业或某一方面的课题,问题或研究专题搜集大量相关资料,通过分析,阅读,整理,提炼当前课题,问题或研究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或建议,做出综合性介绍和阐述的一种学术论文。

一般来讲,读书笔记比较细致,一般是针对一本书或者一篇论文,看了之后你的收获,它的主要内容,他研究了什么问题,以什麽方法研究,还有什么缺陷。

文献综述是比较概括的,一般是对某一方面的全面总结,针对当前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要看很多书和论文。

通常要写完读书笔记进行积累,再写文献综述。

2.学术论文的关键词必须是从论文标题中选择出来的。

错误。

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

关键词是用作计算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3.在开展教育调查研究时,最好采用普遍调查的方法,这样调查出来的数据才准确。

错误。

教育调查研究是指在科学方法论和教育理论指导下,围绕一定的教育问题,运用问卷、访谈、测量等方式,有计划、有目的地收集有关的事实材料,从而作出科学分析并提出具体工作建议的一系列教育实践活动。

普遍调查,简称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调查。

对不同的对象应采用相对应适应的调查方法,不应该都用普遍调查方法。

五、简答题1.简述非参与观察法的优缺点。

104(1)优点:观察者不易受被观察者的影响,观察结果比较客观、公允;(2)局限:对对象的观察易带有表面性和偶然性,不易深入。

2.简述个案研究的特征。

191(1)研究对象的单一性;(2)研究方法的综合性;(3)研究内容的深入性2.简述教育研究发展的四个历史阶段。

33(1) 注重思辨;(2)强化实证;(3)定性研究的兴盛;(4)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融合。

3.简述实验设计的要求。

210(1)自变量对因变量的作用最大化,从而显现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

(2)使无关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尽可能达到最小,避免无关因素的影响,使实验误差和无关变量对因变量产生干扰作用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5.简述思辨和实证的区别。

33思辨是一种思考方式,多以哲学为理论依据,以分析归纳为特点的;而实证则是从一定的假设出发,对假设逐步加以验证的,以演绎为资料分析的主要方法,测验、测量、实验都是其研究中的主要方式。

6.简述问卷设计时问题的排列原则。

151(1)时间顺序;(2)理解顺序;(3)内容顺序;(4)交叉顺序;(5)类别顺序。

7.简述校本的内涵。

1按理解,它有三方面的含义:①为了学校,意指要以改进学校实践、解决学校所面临的问题为指向;②在学校中,意指要树立这样一种观念,即学校自身的问题,要由学校中人来解决,要经由学校学校校长、教师的共同探讨、分析来解决,所形成的解决的诸种方案要在学校中加以实施;③基于学校,意指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所组织的各种培训、所展开的各类研究、所设计的各门课程等,都应充分考虑学校的实际,挖掘学校所存在的潜力,让学校的资源更充分地利用起来,让学校的生命活力释放的更彻底。

8.简述学术论文的基本结构。

266简述学术论文的基本结构:前置部分、主体部分、附录部分、结尾部分。

9.简述研究方法的四个层次。

19(1)世界观意义上的最一般方法;如:马克思哲学,主要表现为哲学方法。

(2)应用于各门学科或者说各个领域的一般方法。

如: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

主要表现为逻辑学和系统科学等。

(3)应用于某个领域(或是自然领域,或是社会领域)的特殊方法。

(4)应用于某门学科的个别方法。

10.一个完整的研究设计包括哪些环节?50(1)选择研究课题;(2)确定研究变量;(3)下操作性定义;(4)提出研究假设;(5)进行文献检索;(6)选择研究对象;(7)拟定研究计划。

11.撰写研究计划时必须概括的4个问题是什么?88(1)研究什么,(2)为什么研究,(3)如何研究,(4)有何成效12.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必须满足哪些条件?60(1)具有共变关系,即自变量和因变量要有共同变化,自变量变化了,因变量也随之变化;(2)具有时间顺序,即自变量的变化发生在因变量变化之前,因变量的变化取决于自变量的变化;(3)对无关变量的控制,即排除无关因素对自变量和因变量对应关系的影响,使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凸现”“纯化”六、论述题1.与自然科学实验相比较,教育实验的特点是什么?208教育现象是有关人和社会的现象。

(1)在实验研究的对象上,自然科学实验主要以自然现象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物的属性探讨物质变量之间的关系,而教育实验是以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人的活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