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动物机体的结构与功能
生殖 进步特征
爬行 类
鸟类
哺乳 类
63
复习思考题
1、何谓体腔?动物的体腔有什么生物学意义? 2、简述动物皮肤的基本构造和作用? 3、简述动物骨胳的基本构造和功能? 4、运动的基本机制是什么?动物的运动有哪些方式? 5、简述动物消化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6、何谓呼吸?动物的呼吸有哪些方式? 7、简述血液的组成及各成分的功能。 9、比较鱼类、两栖类和哺乳类动物循环系统的结构和特点。 10、问谓排泄?排泄的生理意义是什么? 11、比较脊椎动物前肾、中肾和后肾的结构和作用? I 2、比较海洋动物和淡水动物保持内外环境渗透压平衡的调 节机制。 15、简述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
淋巴循环:
– 基本结构:淋巴盲管、毛细淋巴管、淋巴管、淋巴结、淋巴器官
(脾、扁桃腺、胸腺、腔上囊等)、淋巴总管。
– 循环途径:淋巴盲管→毛细淋巴管→淋巴管→淋巴结、淋巴器官→
淋巴总管→ 左右锁骨下静脉
34
35
淋巴系统和淋巴循环
36
什么是单循环?(鱼类、 圆口类、两栖类幼体)
什么是双循环?陆生动物的心 脏结构是如何演化的? 比较不完善双循环和完善双 循环!
掌握:各种对称的含义及其典型的动物!
理解各种对称体制出现的生物学意义!!
2
2、动物的体腔
体腔:是指动物体内脏器官周围的腔隙,它的形
成在动物进化上具有重要的意义。体腔的形成与中 胚层的分化有关。
无体腔动物:扁形动物等。 假体腔动物:轮虫动物、线虫动物等。 真体腔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 棘皮动物、半索动物、脊索动物等。 其中软体动物假体腔仍较发达,真假体腔并存; 而节肢动物真假体腔相沟通,为混合体腔。
脊椎动物的皮肤结构与功能
哪些类型外骨骼?
– 表皮:上皮组织,外胚层来源,单层上皮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复层上皮。 – 真皮:结缔组织,中胚层来源,内有血管、神经、感受
器和色素细胞等分布。 – 皮肤衍生物:
外骨骼:角质鳞、毛、羽、喙、爪、蹄、指甲、角,骨质鳞、鳍 条、骨板等 腺体:黏液腺、皮脂腺、汗腺、乳腺、香腺等 8 色素:
9
–皮肤的基本功能: (1)保护身体是其基本功能,避免有害的机械性、化 学性、冷热、辐射、生物等刺激因素的损害。 (2)防止体内水分的丧失或过度的吸水。 (3)感觉功能:各种感觉小体能分别感受冷、热、触、 痛压等刺激。 (4)还有排泄(汗腺)、分泌(粘液腺、皮脂腺、乳 腺)、呼吸、运动等功能。
10
2、骨骼系统
无脊椎动物只有外骨骼(除了棘皮动物外),它是 由上皮细胞分泌的角质层、珊瑚骨骼、几丁质骨骼、 贝壳等。 脊椎动物内骨骼基本构成:(外骨骼为皮肤衍生物) 中轴骨骼:头骨、脊柱、肋骨和胸骨。 四肢骨骼:前肢包括肩带骨和前肢骨,后肢包括腰 带骨和后肢骨。 基本功能: – 构成身体的支架,维持一定的体形。 – 供肌肉附着,构成运动装置的一部分。 – 保护体内柔软的器官。 – 协助维持体内矿物质代谢的正常水平。
11
12
3、肌肉系统:
类型: – 骨骼肌:多附着于骨块上,横纹肌,是随意肌。 – 平滑肌:构成内脏各器官腔壁的肌肉。无横纹, 是不随意肌。 – 心肌:构成心脏壁,特殊的横纹肌,不随意肌。
机能:机体运动,内脏器官的运动,心脏跳动。
13
14
15
16
4、消化系统:
基本构成:
– 消化道:口、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直肠、
内分泌腺:能分泌激素、由血液输送到全身,对机 体起调节作用的无导管腺体称内分泌腺。 类型:
– 分散在身体各部分:脑下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
上腺、松果腺等。 – 分布在其他器官组织内:胰岛、睾丸内的间质细胞、卵 巢内的卵泡和黄体。 – 虾蟹的内分泌腺(眼柄的X器官,触须或小颚基部的Y器) 和昆虫的内分泌腺(咽侧体,心侧体,前胸腺)
24
25
26
6、排泄系统
排泄:动物将新陈代谢的最后产物和整体平衡剩余 物排出体外的过程称排泄。 排泄与排遗是不同的概念。 无脊椎动物的排泄系统: (请总结!)
– 低等动物通过体表排泄;原肾管排泄(扁形动物、原腔动物);后肾
管排泄(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触角腺、基节腺、马氏管、体表排 泄(节肢动物);皮鳃、管足、体表排泄(棘皮动物)。
肛门。
– 消化腺:唾液腺、肝、胰、及胃腺、肠腺。
基本功能:
– 摄取营养物质
– 物理性、化学性分解这些物质 – 吸取其精华
– 排除其糟粕
无脊椎动物的消化系统是如何演化的?哪些动物是 细胞内消化? 请回答!! 17
18
19
20
原生动物、海绵动物没有消化系统可言,只有简单 的细胞内消化;腔肠动物具有消化循环腔,属于不 完全消化系统,开始有了细胞外消化;扁形动物有 了口、咽、肠的分化,但仍是不完全消化系统;从 纽形动物和原腔动物开始出现肛门;环节动物的消 化道开始分化,且能分泌消化液;软体动物开始消 化道更复杂,且有了独立的消化腺-肝胰腺。 脊椎动物的消化系统比无脊椎动物结构复杂,消化 道各部分结构和功能各有特点,但管壁的构造大同 小异。
37
基本功能:
– 运载物质到细胞(如营养物质、水、氧、激素)。
– 将身体各部代谢产物(如二氧化碳、乳酸、尿素等)
运送到一定器官或排出体外。
– 维持有机体的内环境的稳定性(如保持血液中水、
氧、盐、酸硷的平衡等)。
– 制造、运输、储存和破坏血细胞。
– 淋巴循环是血液循环的辅助部分。
– 防御和免疫功能。
什么脑脊神经系统?什么是原脑皮和新脑皮? 什么是纹状体?
46
神经系统的基本功能:
–通过神经联络全身各部分使动物成为统一体;
–对外来信息分析、综合、贮存和加工处理;
–调控全身使各器官维持最佳工作状态; –对外实现最适的反应活动; –保证组织代谢营养平衡。
47
48
49
50
51
10、内分泌系统:
44
45
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
– 基本结构:
中枢神经系统: 例:人脑
– 脑和脊髓,脑分为:端脑(大脑)、间脑(丘 脑)、中脑、后脑(小脑)、延脑 周围神经系统: – 脑神经(哺乳类13对)和脊神经(人31对) 植物性神经系统: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 植物性神经系统又称自主性神经系统:一般指分 布于内脏和血管的平滑肌、心肌及腺体的运动神 经,支配内脏器官的活动,不受人的意志的支配。
无脊椎动物的感受器:
– 单细胞动物的整个身体就是感受器;腔肠动物具有感觉
细胞和感官(?);扁形动物的感官… … (请总结!!)
脊椎动物的感受器: (请总结!!)
56
感官的基本功能:
– 感受外界环境的变化 – 感受身体内部环境的变化。
57
58
59
60
61
对 胚 体 体 肌 称 层 腔 节 肉 和 运 动 原生
38
8、生殖系统和发育
生殖方式
– 无性生殖:分裂生殖、出芽生殖、孢子生殖、复分裂生
殖、包囊生殖、芽球生殖等 – 有性生殖:接合生殖、配子生殖
– 单性生殖:孤雌生殖
世代交替:生物生活史中无性世代和有性世代相互 交替的现象。
产仔方式:
– 卵生: – 卵胎生:
– 胎生:
39
无脊椎动物的生殖特点:(请总结!!) 脊椎动物的生殖系统: (脊椎动物除了某些尾索动 物出芽生殖外,都进行有性生殖)
脊椎动物基本结构: – 水生型:鳃、皮肤呼吸 – 陆生型:肺、呼吸道(鼻孔、鼻腔、咽、喉、气 管等) 陆生脊椎动物的呼吸结构是如何演化的?
23
呼吸运动方式:咽式呼吸、胸式呼吸、腹 式呼吸。
– 咽式呼吸、胸式呼吸、腹式呼吸的特点? – 四个纲陆生动物各采取哪种方式?
呼吸系统的基本功能:气体交换,附属功 能(发声等功能)。
请总结:中胚层出现的生物学意义!!
6
二、动物器官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构成高等动物机体的器官系统包括皮肤系统、 骨骼系统、肌肉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 排泄系统、循环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 统、神经系统、感官等。
7
1、皮肤系统
无脊椎动物的皮肤结构简单,往往只有单层上皮细胞;
有的动物(扁形动物、原腔动物、环节动物等)其皮肤与肌 肉层紧贴,构成皮肌囊。上皮细胞向外分泌角质膜或外骨骼。
请归纳:真假体腔的含义及其本质差别
3
4
3、动物的分节:
是两侧对称动物身体沿纵轴方向分出许多节段的现 象。分节是特化的开始,是进化的标志。 假分节:如绦虫、纽虫 环节动物是典型的同律分节动物,而节肢动物 是典型的异律分节动物。 什么是同律分节和异律分节?有何异同点?
5
4、胚层的演化
单细胞动物: 细胞水平多细胞动物: 两胚层动物: 三胚层动物:
40
41
42
动物的发育
– 受精——卵裂——囊胚——原肠胚——三胚层 – –
–
– –
胚——器官构建——新个体 胚胎发育 胚后发育 间接发育和直接发育 变态 幼体期: ( 请总结!)
43
9、神经系统: 无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的发展:
– 网状神经、梯形神经、筒状神经、链索状神经、
集中型链索状神经。(软体动物和棘皮动物的神 经系统的特点是什么?)
64
– 基本结构: –
生殖腺 生殖管 副性腺 附属器官 外生殖器
雌性:卵巢
雄性:精巢
输卵管 卵壳腺 子宫、阴道 雌性外生殖器
输精管 前列腺 附睾或储精囊 雄性外生殖器
生殖系统的基本功能:
形成生殖细胞,繁殖后代保证种族的延续。 保证受精。体内受精或体外受精。 保证受精卵发育成长为新个体。体内发育或体外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