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中国》第2季之福建相关的地理试题武夷山1.福建武夷山,平均海拔650米,属典型的丹霞地貌。
武夷山“岩岩有茶,非岩不茶”,岩茶驰名中外。
茶王"大红袍"(下图)就根植在峡谷最深底部靠北的峭壁岩缝中,四周山峦屏障,岩壑间幽涧流泉,云雾弥漫。
武夷岩茶生长的主要自然原因是()①日照充足②日照较短③冬暖夏凉④高温多雨⑤烂石砾壤⑥深厚红壤A.①③⑥B.②④⑤C.②③⑤ D.①④⑥下左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丁代表三大类岩石,箭头代表不同的地质过程。
右图为武夷山风光。
武夷山风景区主要发育于侏罗纪至第三纪的红色地层中,红色砂岩形成的孤立山峰和陡峭奇岩,造就了武夷山优美的自然风光。
完成下面小题。
2.构成武夷山风光的岩石所属类型及其代码是( )A.甲—变质岩B.乙—沉积岩C.丙—喷出型岩浆岩D.丁—侵入型岩浆岩3.图中序号与其代表的地质作用组合正确的是( )A.①—外力作用B.②—喷出作用C.③—变质作用D.④—高温熔融4.塑造武夷山孤立山峰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地质时期的海浪侵蚀作用B.风力的吹蚀、磨蚀作用C.流水侵蚀、重力崩解作用D.古山岳冰川的侵蚀作用图为某气象站绘制的武夷山不同海拔高度的12月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图(横坐标表示气温),其中a、b分别代表方向不同的坡面。
读图完成5—6题。
5.下列有关武夷山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地自然保护区被列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网B.是中国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C.森林覆盖率高,以季雨林为主D.位于闽、浙两省交界处6.读图,a和b曲线温度的测量坡面分别位于武夷山脉A.山脊线的西南面和东北面B.山脊线的东南面和西北面C.山脊线的东北面和西南面D.山脊线的西北面和东南面丹霞地貌丹霞地貌:陆相红色砂砾岩构成的具有陡峭坡面的各种地貌形态。
形成的必要条件之一是砂砾岩层巨厚,垂直节理(节理:指岩石在自然条件下形成的裂纹或裂缝)发育。
2010年8月,贵州赤水、福建泰宁、湖南岌山、广东丹霞山、江西龙虎山、浙江江郎山组成的丹霞地貌组合以“中国丹霞”名称共同申请世界自然遗产并获批。
“中国丹霞”拥有包括方山(顶部平齐、四壁陡峭)、奇峰(有直立的、堡垒状的、宝塔状的等)、天然柱、塔、澳谷、峡谷和瀑布在内的一系列地貌组合。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构成丹霞地貌的主要岩石是A.侵人岩B.沉积岩C.变质岩D.喷出岩11.丹霞地貌形成过程中,受到的主要地质作用有①沉积作用②变质作用③地壳隆起抬升④流水侵蚀、溶蚀⑤岩浆活动⑥重力崩塌A.①②③④B.②③⑤⑥C.①③④⑥D.②③④⑤永定土楼永定土楼是典型的客家民居(如下图),它用生土夯筑而成,依山偎翠,错落有致。
土楼遍布该县的每个乡村,它们布局合理与大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构成了神奇、古朴、壮观、美丽的画卷。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2.永定土楼反映出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是()A.气候寒冷,多大风天气B.地形平坦,森林茂密C.河流稀少,水资源匮乏D.土质粘重,降水较多13.历史上,永定土楼除了有居住功能外,还具有的主要功能是()A.安全防卫功能B.宗教信仰功能C.信息传递功能D.文化交流功能武夷山14.(14分)左图是福建省简图.右图是武夷山海拔300米处M坡与N坡6月与12月气温比较图。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说明6月12月武夷山海拔300米处M坡与N坡的气温差异.并分析其原因.(10分)(2)与N坡相比,推侧M坡植被的长势及原因。
(4分)旅游地理:九曲溪15.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福建省的武夷山景区有丹霞地貌景观和九曲溪等河流。
游客乘筏沿九曲溪可观赏到“曲曲山回转,峰峰水抱流”的美景。
(1)说明九曲溪适宜游客乘筏观景的主要自然原因。
(2)当地政府按规划将景区内的村落集中安置到甲区,并将旅游服务设施统一建在乙区。
说理此规划的实施对武夷山区的意义。
武夷岩茶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武夷山地区海拔1800m以上的山峰有3座,紫红色岩层含砂砾量较多。
长年的云雾缭绕,使得武夷山既温暖湿润又凉爽安静。
武夷岩荼是我国名荼,著名产区有“三坑两泂”——慧苑坑、牛栏坑、大坑口、流香涧和悟源涧,平均海拔约350m。
荼树喜光怕晒、喜通气排水。
在海拔400~700m之间,荼树遭受冻害较轻。
近年来,为追求更姸的经济效益,武夷山地区岀现了越来越多在荼园中營造防护林和遮阴树的复合生态茶园.(1)从自然环境的角度分析,武夷岩茶的著名产区在“三坑两润”的原因。
(2)从大气角度推测冬季海拔400~700m之间,茶叶冻害较轻的原因。
(3)试说明在茶园中营造防护林和遮阴树的意义。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茶树喜欢温暖、潮湿、荫蔽、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的环境。
历代“本草”类医书在提及茶叶时均说它有止渴、提神、解困、消炎、解毒、消脂、降压、防止动脉硬化等功效。
材料二:武夷山区地处福建、江西、浙江三省结合部,区内沟谷纵横,雾日在100~250天/年,平均湿度可达80%,表层的土壤以红壤和黄红壤为主,pH在5.1左右。
材料三:闽北地区产茶历史悠久,武夷岩茶是十大名茶之一。
茶叶为闽北农业中的支柱产业,对于农民、城市居民都有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政府大力打造闽北武夷生态茶产业经济圈,逐渐形成与自然、人文景观以及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高效产业。
闽北武夷生态茶叶产业经济圈的构建进一步充实了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内容。
材料四:清朝时期晋商将武夷山茶叶远销至俄罗斯的“万里茶路”示意图。
(1)分别说明图中南、北、中三段茶路采用不同运输方式的主要原因。
(2)从俄罗斯当时的农业生产、膳食结构特点及茶叶的功效分析晋商将茶叶远销至俄罗斯的原因。
(3)结合材料分析武夷山地区生产武夷岩茶的有利区位条件。
(4)简述构建闽北武夷生态茶产业经济圈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参考答案1.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岩茶根植在峡谷最深底部靠北的峭壁岩缝中,四周山峦屏障,岩壑间幽涧流泉,云雾弥漫。
峡谷最深底部光照很少,①错,②对。
四周山峦屏障,冷空气影响不到,暖湿气流也难以进入,冬暖夏凉,③对,④错。
在峭壁岩缝中生长,只能是烂石砾壤,⑤对。
没有深厚红壤存在条件,⑥错。
所以C对。
考点:区域自然环境特征,作物特殊的生长环境。
3.C4.C【解析】2.红色砂岩形成的孤立山峰和陡峭奇岩,造就了武夷山优美的自然风光。
构成武夷山风光的岩石所属类型是沉积岩。
图中丁是变质作用形成,是变质岩。
乙与丁可以相互转化,是沉积岩,其代码是乙。
B对。
其它代码不可能是沉积岩,A、C、D错。
3.图中有三个箭头指向甲,甲是岩浆。
丁是变质岩,序号①指向甲,其代表的地质作用是高温熔化,A错。
变质岩与沉积岩可以相互转化,序号②指向乙沉积岩,表示外力作用,B错。
序号③指向丁,表示变质作用,C对。
序号④由甲指向丙,是岩浆冷凝作用,形成岩浆岩,D错。
4.武夷山的岩层是沉积岩,塑造武夷山孤立山峰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侵蚀、重力崩解作用,C对。
地质时期的海浪侵蚀作用形成的是海蚀崖、海蚀柱景观,A错。
风力的吹蚀、磨蚀作用主要在干旱地区,形成风蚀地貌,B错。
古山岳冰川的侵蚀作用形成的是U形谷、角峰等,D错。
【点睛】红色砂岩属于沉积岩。
图中丁是变质作用形成,是变质岩。
乙与丁可以相互转化,是沉积岩。
图中有三个箭头指向甲,甲是岩浆。
丁是变质岩,序号①指向甲,其代表的地质作用是高温熔化。
5.A【解析】5.本题考查我国的主要山脉。
福建武夷山为东北西南走向,位于第三级阶梯,不是阶梯分界线,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位于江西和福建省的交界处。
该地自然保护区被列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网。
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6.根据图示:同一海拔在a坡气温较低,所以a坡的纬度较高,受冬季风的影响较大,所以a位于山脊线的西北面,b位于山脊线的东南面。
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10.B11.C【解析】本题以丹霞地貌为切入点,考查三大类岩石及地质作用,难度一般。
10.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丹霞地貌是一种沉积在内陆盆地的红色岩层,这种岩层在千百万年的地质变化过程中,被水切割侵蚀,形成了红色山块群。
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丹霞地貌是一种沉积在内陆盆地的红色岩层,一般称为“红色砂砾岩”,是在中生代侏罗纪至新生代第三纪沉积形成的红色岩系,由于地壳隆起抬升,加之受强烈侵蚀、分割、溶蚀重力崩塌等综合作用而造成平顶、陡崖、孤立突出的塔状地形,①③④⑥正确;丹霞地貌是沉积岩形成的,②变质作用和⑤岩浆活动错误;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2.D【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和文化建筑。
12.永定土楼位于福建,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用生土夯筑而成反映土壤粘重的特征,屋顶坡度较大,反映降水量较多的特征。
13.永定土楼历史时期建设的主要目的是利于防卫。
14.(1)12月M坡气温低于N坡,6月M坡气温高于N坡。
(2分)12月M坡位于冬季风的迎风坡,冷空气聚集;(2分)N坡处于冬季风的背风坡,热量条件较好。
(2分)6月N坡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气温较低;(2分)M坡位于东南季风的背风坡,气流下沉,气温较高(或焚风效应)。
(2分)(2)与N坡相比,M坡的植被长势较差(2分)。
原因是M坡冬季气温较低,全年降水量较少。
(2分)【解析】试题分析:(1)读图,M坡位于武夷山西北部,12月,M坡位于冬季风的迎风坡,冷空气聚集,气温低。
N坡位于武夷山东南部,处于冬季风的背风坡,热量条件较好,气温高。
所以12月份,M坡气温低于N坡。
6月N坡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气温较低。
M坡位于东南季风的背风坡,气流下沉,气温较高。
所以6月M坡气温高于N坡。
(2)与N坡相比,M坡冬季气温较低,全年降水量较少。
M坡的水分、热量条件比N坡差,所以植被长势较差。
考点:不同区域气候差异及原因,区域植被的差异及原因。
15.(1)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河流水量较充足,无结冰期,全年适宜游客乘筏;河道弯曲(河流落差小),流速较缓,利于游客观景安全;两岸丹霞地貌景色秀美,对游客吸引力强。
(2)保护景区的生态环境(减少景区的污染源);保护景区的旅游资源(减少人类活动对旅游资源的破坏);提高景区接待能;便于景区管理。
【解析】本题考查旅游资源的开发方式及其旅游环保措施。
第1小题,注意材料中的曲流、丹霞地貌及区域的位置分析。
第2题,注意甲乙与景区的相对位置及服务功能差异解答即可。
(1)九曲溪适宜游客乘筏观景的主要自然原因从景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及游览方式本身的特点分析。
区域地处亚热带,河流水量大,无结冰期,全年适宜游览也可以全年乘筏;河道弯曲,流速较缓,游客乘筏观景较为安全;两岸丹霞地貌景色秀美,乘筏游览可以体验“人在画中游”的美感,使游客获得超级游览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