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展开与折叠导学案

展开与折叠导学案

蓬莱市实验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导学案
课题:展开与折叠(1)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教师评价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经历展开与折叠、模型制作等活动过程,发展空间观念,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

2、在操作活动中认识棱柱的某些特征;
3、知道棱柱、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认识到它们的多样性;能根据展开图判断和制作简单的立体模型。

学习重点:利用实物模型,发现并认识棱柱的一些特征。

学习难点:对棱柱性质的概括和空间想像的验证。

课型:新授课
使用说明:
1、请先认真自学课本,结合课本内容理解并掌握几何体的展开与折叠,形成自己的知识树。

2、和上课本,认真思考,独立完成导学案,不会的或是有疑问的做好标记,以备小组合作解决。

导学过程:
一、预习检测
如图:(1)长方体有_____个顶点,_____条棱,_____个面,这些面形状
都是_____.
(2)哪些面的形状和大小一定完全相同?
(3)哪些棱的长度一定相等?
二、自主学习,小组交流:
从做一做中认识棱柱的特性
回答问题(1):这棱柱的上、下底面一样吗?它们各有几条边?
问题(2):这个棱柱有几个侧面?侧面的形状是什么图形?
问题(3):侧面的个数与底面图形的边数有什么关系?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我们关于这个棱柱讨论了很多了.怎么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一下棱柱的性质呢?
设计人:郝兆霞审核人:审批人: 审批时间:编号:
四、巩固练习:
如下图,哪些图形经过折叠可以围成一
个棱柱?先想一想,再折一折.
五、拓展延伸:
1.想一想,再折一折,右面两图经过折叠能否围成棱柱?
分析:先想一想,是对学生空间想像能力的更高要求,但也不可忽
视折一折的作用,先想一想,再动手操作,是培养空间观念的重要
环节.
2.一个六棱柱模型如图,它的底面边长都是5厘米,侧棱长4厘
米.(课本第七页图1—3)
观察这个模型,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个六棱柱一共有多少个面?它们分别是什么形状?哪些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
(2)这个六棱柱一共有多少条棱?它们的长度分别是多少?
六、我的收获:(包括知识点、解题方法和技巧等方面)
七、达标检测
1.三棱锥的展开图是由个形组成的。

2.圆椎的展开图是由一个和一个形组成的图形。

3.看图,这些图经过折叠可以围成一个棱柱吗?想一想,亲自动手折一折。

4、请写出图中,各个几何体的展开图是什么几何体的展开图。

八、学(教)后反思:
蓬莱市实验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导学案
课题:展开与折叠(2)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教师评价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经历展开与折叠、模型制作等活动过程,发展空间观念,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

2、知道正方体、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认识到它们的多样性;能根据展开图判断和制作简单的立体模型。

学习重点:利用实物模型,发现并认识正方体的一些特征。

学习难点:对正方体展开图的认识和应用。

课型:新授课
使用说明:
1、请先认真自学课本,结合课本内容理解并掌握几何体的展开与折叠,形成自己的知识树。

2、和上课本,认真思考,独立完成导学案,不会的或是有疑问的做好标记,以备小组合作解决。

导学过程:
一、预习检测
下列第二行的哪种几何体的表面能展开成第一行的平面图形?请对应连线。

(可以折一折)
2、表面展开图是扇形的是()
A、圆柱
B、棱柱
C、圆锥
D、棱锥
二、自主学习,小组交流:
按照课本想一想中的方法把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会得到什么图形?先想一想,再试一试。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拿出准备的正方体纸盒,将它沿某些棱剪开,展成一个平面图形。

(要求独立做,以避免雷同)然后回答:
(1)你剪开了几条棱?你的同伴剪开了几条棱?至少需要剪开几条棱?
(2)用不同的方式去剪,你能得到哪些平面图形?把它们画出来,与同伴进行交流。

(3)你能设法得到课本图1—4中的平面图形吗?
设计人:郝兆霞 审核人: 审批人: 审批时间: 编号:
(4)课本图1—5中的图形经过折叠能否围成一个正方体?试一试 四、巩固练习:
1、下列平面图经过折叠后不能围成正方体的是 ( )
2.一个同学画出了正方体的展开图的一个部分,还缺一个正方形(如下图所示),请在图中添上这个正方形。

五、拓展延伸:
1.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的如图所示,则正方形4的对面是正方形 。

2.如图所示的立方体,如果把它展开,可以是下列图形中的 ( )
A B C D
六、我的收获:(包括知识点、解题方法和技巧等方面) 七、达标检测
1. 想想看:下面的图形中 是正方体的展开图(只要填序号)。

2.
(1)如果面A 在多面体的底部,那么面 在上面。

(2)如果面F 在前面,从左面看是面B (3)从右面看是面C ,面D 在后面,面 在上面。

八、学(教)后反思:
12
34
56
5. 想想看:下面的图形中是正方体的展开图(只要填序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