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呼吸道传染病
• 可出现多种并发症 – 病毒性肺炎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 肺出血 – 胸腔积液 – 全血细胞减少
– 肾功能衰竭 – 败血症 – 休克 – Reye综合征等。
外周血象
• 早期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重症者减少,淋巴细胞 绝对值减少,血小板降低
• 对我国内地发现的人禽流感病例分析,几乎所有病例早期 均有不同程度白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减少,合并细菌 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加
• 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属正粘液病毒 科,流感病毒属,包括甲、乙、丙三型
甲型流感病毒
H1--16
N1--9
H1N1、H2N2、H3N2人类 H5、H7和H9禽类
病原学
• 流感病毒对热相当敏感,在低温环境中较 稳定
• 病毒在PH7.0~7.8范围内较稳定,PH3.0时 感染力即被破坏。
典 型 病 例 的 影 像 学 表 现
典型病例的影像学表现
(图一,发病第6天) 右下肺片状淡影
(图二,病第9天) 右肺大片密实影,仅肺尖透亮带,
近似“白肺”,左肺门影增浓
(图四,发病第11天) 右肺“白肺”
典型病例的影像学表现
(图五,发病第17天) 右肺病灶有所吸收,左肺片状浸润影,有纵隔气肿影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或气溶胶经呼吸道传播 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处黏膜直 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和被病 毒污染的物品亦可能造成传播
抗病毒治疗
• 离子通道M2阻滞剂 : 金刚烷胺、金刚乙胺
• 成人剂量每日100~200mg,儿童每日 5mg/kg,分2次口服,疗程5天。肾功能受 损者酌减剂量。
禽流感出院标准
• 13岁(含13岁)以上人员,原则上同时具备下列条件,并 持续7天以上即可出院
– 体温正常 – 临床症状消失 – 胸部X线影像检查显示病灶明显吸收
诊断原则
• 结合病例的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 综合进行判断
• 流行病学史是诊断的重要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 • 根据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可作出人禽流感疑似
病例诊断 • 确诊病例需要严格的病毒学或血清学检测证据
禽流感预后
• 与感染的病毒亚型有关
– 感染H9N2、H7N2者,大多预后良好; – 感染H5N1者预后较差,病死率约为30-75%。
普通感冒与禽流感的症状比较
症状
发热 头痛 全身痛 疲劳、虚弱 衰竭样感觉 鼻塞 喷嚏 咽痛 胸部不适、咳嗽
普通感冒
少见 少见 轻微 轻微 从无 常见 常见 常见 轻度到中等度
禽流感
高热,持续 3-4 天 显著
常常严重 常持续 2-3 周 早期出现,显著
有时出现 有时出现 有时出现 常见,且较严重
临床特点
常见呼吸道传染病
定义
• 呼吸道传染病是指病原体从人体的鼻腔、 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等部位侵入而引起的 有传染性的疾病。
• 病原体 细菌:一般细菌,特殊细菌 病毒 支原体衣原体 真菌
常见有呼吸道传染病
• 流行性感冒 • 麻疹 • 水痘、风疹 • 流脑 • 流行性腮腺炎 • 肺结核等
流行性感冒
1918-1919 西班牙流感
• 诊治该类病人时要密切监测,1~2天要复查一次外周血象, 以便了解病情的变化。
胸部影像学检查
• 胸部影像学检查是人禽流感临床综合诊断 和病情评价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指导治疗 的重要依据,对疾病的早期发现、鉴别诊 断、病情动态变化和发现并发症均起重要 作用。
• 重症患者胸部X线检查可显示单侧或双侧肺 炎,少数可伴有胸腔积液
病毒类型 H1N1,大约4000-5000万人死亡
1957-1958 亚洲流感
病毒类型 H2N2,死亡人数约200万
1968-1969 香港流感
病毒类型 H3N2,死亡人数约100万
1997年以来,人感染禽流感
病毒类型 H5N1
2009-今 H1N1流感
——流感大流行具有周期性
病原学
2. 迅速捕杀流行地区的活禽,可以有效遏制人 感染禽流感病例的发生;
3. 严格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绝大多数人感染 禽流感的病例都有与活禽密切接触史;
易感人群?
• 人群对禽流感普遍缺乏免疫力,无明显性 别差异,儿童多发。
• 12岁以下儿童、老人、与家禽尤其是病禽 密切接触人群以及与病人密切接触者(包 括医务人员)为禽流感感染的高危人群。
• 13岁以下儿童,应同时具备上述条件,并持续7天以上。 如自发病至出院不足21天的,应住院满21天后方可出院。
甲型H1N1流感
• 新甲型H1N1亚型流感病毒是一种新 型病毒,它包含人流感病毒、北美 禽流感病毒和北美、欧洲、亚洲三 类猪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
传染源
• 甲型H1N1流感病人及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 • 发病前一天到发病后七天有传染性
临床特点
• 可以追溯到流行病学资料
– 发病前1周内曾到过禽流感暴发的疫点 – 或与被感染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排泄物等有密
切接触者 – 或从事禽流感病毒实验室工作人员 – 目前不排除与禽流感患者有密切接触的人有患
病的可能。
临床表现特点
• 不同亚型的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类后可引起 不同的临床症状
– H9N2和H10N7亚型患者通常仅有轻微的上呼 吸道感染症状,部分患者甚至没有任何症状
– H7N7、H7N2、H10N7亚型的患者主要表现为 结膜炎
– 重症患者一般均为H5N1亚型病毒感染。
临床特点
• 潜伏期,7天以内。 • 急性起病 • 单纯型禽流感,经过良好,通常二至七日
内自然痊愈 • 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
临床特点
• 早期表现类似普通型流感。 – 发热 • 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热程一般为3~4 天, – 全身症状明显 • 全身不适,肌肉酸痛,明显头痛、咽痛 – 而呼吸道症状较轻 • 可有流涕、鼻塞、咳嗽。 – 部分患者可有消化道症状 • 恶心、腹痛、腹泻、稀水样便等。
• 紫外线、X射线等能灭活流感病毒。 • 病毒对乙醇、酸、酚、福尔马林、乙醚、
氯仿等化学药物均较敏感,肥皂和去污剂 对流感病毒亦有灭活作用。
流感病毒的变异
• 两种变异方式: 抗原漂移 抗原转换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人感染禽流感病例的特点
• 与禽流感密切相关
1. 人感染禽流感与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流行高峰 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