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调查研究报告的写作方法

调查研究报告的写作方法

关于调查报告的写作同志们:按照团《机关干部业务学习计划》的统一安排部署,今天,由我和大家共同探讨一个话题:关于调查报告的写作。

之所以说共同探讨,是感觉公文写作是常写常新、与时俱进的一项工作,没有非常固定的套路格式,正所谓“文无定则”。

虽然在政治机关工作了有近12年的时间,但对有关公文写作仍然是处于学习实践的阶段,特别是调研材料。

所以我想今天所讲的内容只不过是抛砖引玉,只是希望我抛的这块砖不要把大家砸晕了,而是能起到触动和提醒的作用,以期引起大家对调查研究这项工作的兴趣。

闲话少叙,进入正题。

根据我个人的体会感受及参考了多种比较正规的教课书以后,个人感觉从实际需要出发,讲三个问题:一是关于调查研究和调查报告的概念,二是关于调查报告的分类及其一般样式(或叫结构),三是关于选择素材的一般方法。

这里强调的“一般”两个字,是说这些都是普遍运用的常见的。

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调查研究的概念,也即什么是调查研究。

一、关于两个概念(指调查研究、调查报告的概念)讲两个方面:一个是调查研究的概念,一个是调查报告的概念、作用、特点第一,明确两个概念要想写出调查报告,首先要去调查情况,了解事物,分析研究其中的规律。

从语言结构角度讲,“调查研究”是一个动宾词组,调查是一种行为,研究是对这一行为的补充。

《新华词典》说,“调查”是对客观情况进行考察了解(多指到现场),“研究”是指探求事物的性质、发展规律等。

在教课书上这样说:调查,是指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了解掌握客观世界的各种实际情况。

研究,则是根据调查所获得的材料,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为指导,进行科学的分析、综合、推理、判断,也就是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过程,透过现象,认识本质,找出规律。

由此可见,调查研究首先要调查尔后再进行研究,这是一项工作的两个方面。

这样,就可以给调查研究下一个定义:调查研究就是人们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考察、了解和分析、研究,来认识社会生活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一种自觉活动。

通过这个定义我们感到,调查研究不单单是一项工作,它是一门科学,同时也是一门艺术。

这样说是因为,经过长期的实践,调查研究已经发展成为遵循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探索未知领域的一门应用科学。

有了独立的研究对象和领域,具有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

同时,作为一种认识世界的方法,它又是一门艺术,形成了一整套科学的调查研究方式和方法。

换句话说,调查的方法有多种多样,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这就是一种艺术。

比方我们部队常用的听取工作汇报、座谈讨论、抽样调查、问卷调查、单独访谈等等,都不失为调查的好方法。

这个话题不是我们今天的所讨论的重点内容,就不再多说了,大家知道这么一回事儿就行了。

以上我们知道了什么是调查研究,再来说一下调查报告的概念。

调查报告,简单地说,就是调查研究人员对客观事物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后写成的书面材料,是反映调查研究成果的一种应用文体。

也就是说,调查报告是党政军公文中的一个种类。

第二,调查报告的作用及特点调查报告的作用是什么?一是决策作用。

通过对某一重要事物基本情况的调查而产生的调查报告,可以为有关部门和领导同志解决这一问题进行决策提供事实依据;二是指导作用。

调查报告的重要价值之一,就在于用点上的典型经验指导面上的工作,推动全盘;三是宣传作用。

调查报告常用来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宣传新生事物,批评落后现象,在群众中形成一种强大的舆论,扶正压邪;四是教育作用。

调查报告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某一事物的剖析,透过对事物表面现象的分析,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能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调查报告的特点:简要地说就是四个字:新、实、深、精。

(一)题材要新。

调查研究的目的,在于面向未来,探索未知,开拓新的认识领域。

这就决定了调查报告必须有新材料、新见解,从新的视角调查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把人们的认识向前推进一步。

(二)内容要实。

调查报告要坚持用事实说话,凭数据立论,在大量翔实的材料基础上,提出问题,分析矛盾,得出科学结论。

这样的调查报告,能为领导机关实施科学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三)分析要深。

写调查报告的目的,在于透过事物的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及发展规律,以指导各项工作。

所以,写调查报告决不能只罗列现象,隔靴搔痒,或浮光掠影,浅尝辄止,而应做到理论与实践、观点与材料的统一,实现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

(四)文字要精。

调查报告通常以说明情况、解决问题为要旨,因此,在写作时文字要简明扼要,语言要精练、意深,要避免冗长、烦琐等弊病。

二、调查报告的分类及一般样式(或者结构)我们先来看一些属于调研材料类型的实例。

我们把上面看到的这些例子笼统地称之为调研材料。

调查报告可以说是其中一个分支,它有自己的分类和结构样式。

第一,分类结合刚才的实例,就我们部队常用来说,可以把这调研材料或调查报告按照材料所体现的内容来划分成以下几种:1、政策理论型。

这是机关工作人员为领导机关和领导者制定某项方针、政策或工作规划,在对有关情况进行广泛而系统的调查研究、综合分析后所写出的一种调查报告。

比如:2、典型经验型。

为了推动某项新的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或某项新的工作任务的完成,对已经做出成绩、取得经验的典型单位和个人,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后所写出的调查报告。

这类调查报告,一般说来,应讲清某种先进经验产生的思想基础、创造过程、具体做法、实际效果等,从而给人们以新的启示。

因此,它要求所介绍或推广的经验应有具体性、代表性、科学性和政策性。

这也是我们最常用的一种形式,它与我们常说的典型经验材料或者事迹材料有类似的地方。

我们重点来看一下这篇材料:《不等不靠抓建设,艰苦奋斗求发展――装甲四师炮兵团注重依靠自身力量落实“四个基本”的情况调查》。

一看题目就知道是属于经验型的调查报告,其具体写法有时间的话在后面专门讨论一下。

3、反映情况型。

针对现实生活、工作实践中出现的具有导向性的新人、新事、新情况、新问题等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产生的原因,拿出解决的措施办法。

这也是我们常见到的一种调查报告。

比如:前面说的三种是大家经常能看到的,还有其它各种类型的,比如:历史型、专题型、社会型等等,不一而足,不是我们重点掌握的,就不再一一说明了。

第二,结构下面我们来看一看这些材料的基本结构:调查报告虽然属于常用公文的一种,但与其他的公文不同,它没有太固定的结构格式。

由于目的与内容各异,它在格式上、写法上也随之多种多样。

通过以上的例子,我们看到,这些材料基本的结构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标题、前言、正文,有的还有结尾,那就是四个部分。

我们分别说明如下:(一)标题。

所谓“题好一半文”、“立片言以居要”都是说标题的重要性。

调查报告的标题,除和其他公文一样,必须醒目以外,还要求观点鲜明、生动活泼,使读者见题明义。

样式主要有双标题和单标题两种(三标题少见,不作讨论),它们的写法具体讲一下:1、双标题:双标题的写法一般是,用一定的判断或评价作正标题(或叫主标题),再用副标题注明调查的内容、单位等。

如例文中的两个题目:《不等不靠抓建设艰苦奋斗求发展――装甲四师炮兵团注重依靠自身力量落实“四个基本”的情况调查》、《重点在教育关键在引导――对XX年度兵迫切要求入党情况的调查与分析》,再有如《一个锐意创新、能打胜仗的师党委――军区政治部对第X集团军XX师党委情况的调查报告》。

这种标题特点是既揭示了主题,也表明了作者的态度,又富有吸引力。

2、单标题:单标题有这样三种写法。

○1一般文章的标题写法:如《一个团结好、风气正、干劲足的领导班子》。

就一句话。

○2调查的单位、内容加文种的写法:如:《对X团政治处政治教育改革的调查》、《关于XX师干部考核制度改革情况的调查》。

○3调查的内容加文种的写法,比第二个少了一个单位。

比如:《关于对XX事件的情况调查》、《对老兵思想情况的调查》。

还有一种常用的标题写法是,用提问作标题,或叫设问句,即自问自答,标题提出问题,在正文中进行回答。

这种写法的样式可以用单标题也可以用双标题。

如前段时间军分区调查八连政治工作的情况,调查报告的标题就是用了提问的方式:他们的训练热情为何这么高涨――对边防八团机动步兵连加强训练中政治工作的调查。

这是运用了双标题的写法。

提问题的写法也可写成单标题,比如:《他们是如何加强训练中政治工作的》,《X师X团的领导班子为什么涣散无力》。

一般说来,标题的各种形式都可以通用。

如果是单纯向上级机关汇报情况,使用单标题的形式就可以了,即直接写明关于什么问题的调查报告;如果要广泛地公开宣传,那就最好使用双标题样式或者提问的样式,提练出一个中心观点或中心问题作标题。

标题总的要求是概括、简明、新颖、切合内容。

(二)前言。

前言或者叫做开头,在新闻术语里也叫做导语,它是关于调查报告的简要说明。

它主要是对调查的目的、对象、时间、地点、范围以及经过情况,作必要的交代,有的要概括介绍全文的主要内容。

它在整篇报告中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1、概述式。

用叙述的方法,概括地写出调查的基本情况、问题、目的和主要事件。

我们来看一下《重点在教育,关键在引导》这篇例文。

概述式的前言,有的简要说明调查情况,交待时间、地点、对象范围、内容及调查的经过等情况;有的简单介绍被调查对象的主要成绩,或主要问题,;有的可以介绍自然状况、历史背景等;有的概括交待调查事件形成和变化的过程。

等等。

就有一一举例说明了。

2、研讨式。

简明扼要提出问题,指明研究这一问题的现实意义,引导人们去阅读下文。

如例文中《军人上网现象探析》的开头就是用的提问式。

3、开门见山式。

即一开篇,在前言中着重说明调查的主要目的和宗旨。

看例文中《“老黑山上好五连”的成长进步给予领导机关抓典型的启示》,它开头就是开门见山,直接说明作者的目的和意图。

4、提问式。

先提出问题,设下旧悬念,吸引读者,然后引出下文。

这种方法常用于人物调查和总结经验或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

比如有一篇标题叫《折不断的翅膀》的调查报告,它的这样开头的:“在你十年的军旅生活中,最难忘的是什么?“挫折”――初秀成爽快地回答。

”文章一开始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之后,在正文部分便叙述主人公“挫折”的过程。

以上说了四种样式。

有些调查报告没有前言导语,直接按调查的内容分别叙述。

毛老人家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就是最具经典的例子。

调查报告的这个开头其实没有一个标准的格式,但是一般来说,应该围绕着为什么进行调查,调查的对象和内容是什么,结果如何,怎么样进行调查等等这样几个问题做文章。

有所侧重,力求简短。

(三)正文。

正文是整个材料的主体部分,更是表现主题的重要部分。

在这一部分里,要分析归纳调查来的材料,经过抽象概括,使人们从中获取有益的经验,得到深刻的教训,或者得到决策的依据、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