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红细胞形态学检查课后习题解答(一)

(二)红细胞形态学检查课后习题解答(一)

二、红细胞形态学检查课后习题解答1.正常成熟红细胞是()A.淡红色、中央苍白的双凹圆盘状B.中央淡红、边缘苍白的双凹圆盘状C.淡红色椭圆形D.苍白色的球形解析:A 正常成熟红细胞是淡红色,中央有一苍白区的双凹圆盘状。

2.血液中数量最多的有形成分是()A.WBCB.RECC.PLTD.单核细胞解析:B 血液中数量最多的有形成分是REC,红细胞的产生起源于造血干细胞。

3.网织红到成熟红细胞需要()hA.72hB.48hC.24hD.120d解析:造血干细胞分化发育成网织红细胞的过程在骨髓中进行,需要72h。

网织红到成熟红细胞需48h,成熟红细胞平均寿命120d,衰老红细胞最终在脾脏破坏。

4.红细胞的生理功能()A.携带气体B.携带养料C.携带代谢产物D.携带CO解析:红细胞的生理功能是通过Hb实现交换和携带气体。

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大小异常红细胞()A.小红细胞B.大红细胞C.巨红细胞D.椭圆形红细胞解析:根据细胞大小异常分,红细胞可分为小红细胞、大红细胞、巨红细胞。

根据形态异常分类,可分为球形红细胞、椭圆形红细胞、靶形红细胞、镰形红细胞、口型红细胞、棘型红细胞、裂片红细胞。

6.巨型红细胞的直径是()A.<6umB.10um-15umC.>15umD.>10um解析:C小红细胞的直径<6um;大红细胞的直径10um-15um;巨红细胞>15um。

7.地中海性贫血常见的RBC()A.小红细胞B.大红细胞C.巨红细胞D.椭圆形红细胞解析:A 小红细胞常见于缺铁性贫血和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如地中海性贫血。

珠蛋白合成障碍常见小红细胞中心淡染区扩大。

8.慢性炎症引起的继发性贫血RBC呈()A.单纯小细胞性,无中央淡染区扩大B.单纯小细胞性,中央淡染区消失C.球型RBC,中央淡染区消失D.球型RBC,中央淡染区减小解析:A 慢性炎症引起的继发性贫血RBC呈单纯小细胞性,无中央淡染区扩大,遗传性球型红细胞增多症的小红细胞,生理淡染区消失。

9.遗传性球型红细胞增多性贫血RBC呈()A.单纯小细胞性,无中央淡染区扩大B.单纯小细胞性,中央淡染区消失C.球型RBC,中央淡染区消失D.球型RBC,中央淡染区减小解析:C 慢性炎症引起的继发性贫血RBC呈单纯小细胞性,无中央淡染区扩大,遗传性球型红细胞增多症的小红细胞,生理淡染区消失。

10.大红细胞常见于()贫血。

A.巨幼细胞性贫血B.急性溶血性贫血C.地中海性贫血D.遗传性球细胞增多症解析:AB 细胞体积>10um;大红细胞常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急性溶血性贫血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因缺乏叶酸或VitB12,DNA合成障碍,细胞不能及时分裂所致;急性溶血性贫血贫血与未成熟的红细胞增多有关。

11.巨细胞常见于()贫血A.巨幼细胞性贫血B.急性溶血性贫血C.地中海性贫血D.遗传性球细胞增多症解析:A 细胞体积>15um;巨细胞常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此类体积较大的RBC含Hb较高,中心淡染区常消失。

12.细胞大小不均常见于()贫血A.重症巨幼细胞性贫血B.急性溶血性贫血C.地中海性贫血D.遗传性球细胞增多症解析:A 细胞大小不均是指RBC直径之间相差一倍以上,常见于重性增生性贫血,于重症巨幼细胞性贫血尤为显著。

13.球形RBC常见于()贫血A.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B.急性溶血性贫血C.地中海性贫血D.遗传性球细胞增多症解析:A 球形RBC直径<6um,无中央淡染区;常见于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血涂片中高达25%以上,而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新生儿溶血性贫血及RBC缺陷所致的溶血性贫血可见少量的球形RBC。

14.地中海性贫血属于()贫血A.小细胞性贫血B.低色素性贫血C.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D.遗传性球细胞增多症解析:ABC 地中海性贫血属于小细胞性贫血、低色素性贫血、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贫血。

15.椭圆形红细胞:置于高渗、低渗溶液内,其椭圆性不改变;但幼红细胞、网织形红细胞均改变,不再是椭圆形。

正常人椭圆形RBC<1%,巨幼细胞性贫血<15%,遗传性球细胞增多症椭圆形RBC>25%。

16.靶形红细胞常见于()贫血A.低色素性贫血B.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贫血C.地中海性贫血D.巨幼细胞性贫血解析:ABC 靶形红细胞常见于各种低色素性贫血、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贫血、地中海性贫血、异常血红蛋白病,常占正常RBC25%以上;少量见于缺铁性贫血、及其他溶血性贫血。

17.镰形RBC常见于()贫血A.低色素性贫血B.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贫血C.地中海性贫血D.镰形细胞性贫血(HbS)解析:D 镰形RBC主要由于Hb(HbS)异常,对氧的亲和力降低,使细胞缺氧,出现镰形,常见于镰形细胞性贫血(HbS)18.口型红细胞常见于()贫血A.遗传性口形红细胞增多症B.DICC.地中海性贫血D.镰形细胞性贫血(HbS)解析:A 口形红细胞正常人血涂片中<4%,遗传性口形红细胞增多症常达10%以上;DIC(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及酒精中毒可见少量类似细胞。

19棘型红细胞常见于()A.遗传性口形红细胞增多症B.DICC.遗传性β脂蛋白缺乏症D.镰形细胞性贫血(HbS)解析:C 棘型红细胞常见于遗传性β脂蛋白缺乏症,也可见于脾切除术后、酒精中毒性肝炎、尿毒症。

20.裂片RBC细胞常见于()A.遗传性口形红细胞增多症B.DICC.遗传性β脂蛋白缺乏症D.镰形细胞性贫血(HbS)解析:B 正常人血涂片中裂片细胞<2%,在微血管性溶血性贫血(如DIC)时此类细胞增多。

21.RBC细胞形态不齐常见于()A.遗传性口形红细胞增多症B.DICC.巨幼细胞性贫血D.镰形细胞性贫血(HbS)解析:C 细胞形态不齐是指RBC形态多样,如梨形,泪滴形、新月形、三角形等,常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

RBC染色异常1.下列哪些属于RBC染色异常()A.低色素性B.高色素性C.嗜多色性D.嗜碱性点彩解析:ABC RBC染色异常主要指低色素性、高色素性、嗜多色性。

2.低色素性贫血常见于()贫血A.缺铁性贫血B.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C.铁粒幼细胞性贫血D.再生障碍性贫血解析:ABC 低色素性贫血RBC生理性淡染区扩大,形成环状RBC,Hb含量降低;低色素性贫血常见于缺铁性贫血、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贫血。

2.高色素性贫血常见于()贫血A.巨幼细胞性贫血B.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C.铁粒幼细胞性贫血D.再生障碍性贫血解析:A 高色素性贫血RBC生理性淡染区缩小乃至消失,Hb含量增高;若细胞体积减小,则为球形红细胞,见于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若细胞体积增大,常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3.嗜多色性红细胞常见于()贫血A.巨幼细胞性贫血B.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C.铁粒幼细胞性贫血D.溶血性贫血解析:D 嗜多色性红细胞常见于各类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除外)、白细胞、尤其以溶血性贫血常见。

嗜多色性红细胞属于未完全成熟细胞,胞质除Hb外,还残留一定的嗜碱性物质(核酸及核糖体)。

4.细胞着色不一常见于()贫血A.巨幼细胞性贫血B.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C.铁粒幼细胞性贫血D.溶血性贫血解析:C 细胞着色不一指同时出现低色素和正色素两种细胞,常见于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5.正色素性RBC常见于()贫血A.巨幼细胞性贫血B.急性失血C.铁粒幼细胞性贫血D.溶血性贫血解析:B 正色素性RBC见于正常人、急性失血、再生性障碍性贫血、白血病。

6.有核红细胞常见于()贫血A.巨幼细胞性贫血B.急性失血C.铁粒幼细胞性贫血D.溶血性贫血解析:D 有核红细胞常见于溶血性贫血,儿童少量,成人无。

RBC内出现的异常结构1.豪乔氏小体(howell-jolly boby)常见于()A.巨幼细胞性贫血B.急性失血C.铁粒幼细胞性贫血D.地中海性贫血解析:A 豪乔氏小体(howell-jolly boby)属于细胞核的残留物,常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也见于溶血性贫血及脾切除术后。

2.嗜碱性点彩RBC常见于()A.巨幼细胞性贫血B.急性失血C.铁粒幼细胞性贫血D.铅中毒解析:D 嗜碱性点彩RBC在瑞士染色后,红细胞内会出现嗜碱性黑蓝色颗粒,在重金属中毒时增多,是铅中毒诊断指标,在重症巨幼细胞性贫血和骨髓纤维化中亦可见。

3.卡波环(Cabot ring)常见于()A.巨幼细胞性贫血B.急性失血C.铁粒幼细胞性贫血D.地中海性贫血解析:A 卡波环(Cabot ring)呈紫红色线圈状或8字形,常与howell-jolly boby并存,常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4.RBC内常见的寄生虫有()A疟原虫 B.微丝蚴 C.杜氏利什曼原虫 D.蛔虫解析:RBC内常见的寄生虫有疟原虫、微丝蚴、杜氏利什曼原虫等病原体。

5.缗钱状红细胞常见于()A.骨髓瘤B.急性失血C.铁粒幼细胞性贫血D.地中海性贫血解析:A 缗钱状红细胞常见于骨髓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