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基础第一章辅导
▪ 判案:接受。准则:仁慈。
▪ (案例四):有一个经理,工作满口怨 言,喜欢评论上级缺点,工作讨价还价, 离开公司后,希望重新返回公司工作。
▪ 判案:不接受,准则:严明。
▪ (案例五):一个主管,大公无私,处 事公正,勤奋为公司奔劳,为公司立下 了功劳,其亲属有小生意与集团来往。
▪ 判案:支持。
▪ 判案:虽然不力,但无破坏行为,惟有 再三教育,甚至警告,不作辞退处理。 准则:仁慈。
▪ (案例二):一个38岁的经理工龄十年, 曾为公司立下一些苦劳,但现在却完全 不负责任,常常不在岗位,屡被投诉, 屡次谈话无效。
▪ 判案:辞退。准则:不能无纪律。
▪ (案例三):一个经理,曾在公司工作 8 年,心地善良,工作负责,但头脑不 够清醒,工作常犯错误,多次离开公司 另外谋生,不如意后又要求回公司工作。
6.自然地理环境 自然地理环境主要包括自然资源、地理条件和 气候条件等。
(4)管理的目的在于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在于提高组织活 动的成效。
(5)管理的对象是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
(二)管理的起源
管理作为协调各成员以有效地实现组 织目标的社会行为,随人类社会的产生而 产生,同时随人类社会活动的发展而发展。
齐阿普斯金字塔 万里长城
二、管理的性质
1.管理的二重性
管理一方面是由于许多人协作劳动而产生的, 是由生产社会化引起的,是有效地组织共同劳动 所必需的,因此它具有同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 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管理又是在一定 的生产关系条件下进行的,必然体现出生产资料 占有者指挥劳动、监督劳动的意志。因此,它具 有同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3.管理的艺术性
管理的艺术性就是强调管理的实践性,没有 管理实践则无所谓管理艺术。管理的艺术性,就 是强调管理活动除了要掌握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外, 还要有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技巧和诀窍。
▪ 案例:杨钊的管理艺术
▪ (案例一):一个五十岁的职员,工作 能力差,但已在公司工作十年,要离开 公司另找一份称心的工作很难。他被屡 屡投诉,说其办事不力,老是找籍口。
(一)外部环境的特征
1.复杂性 2.交叉性 3.变动性
(二)组织外部环境的构成
1.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主要是指一个国家的人口数量、年龄结 构、职业结构、民族构成和特性、生活习惯、道 德风尚以及这个国家的历史和历史上形成的文化 传统。
2.政治环境 政治环境主要包括国家的政权性质和社会制度, 以及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和法规等。
▪ (2) 对上要严,对下可宽。
▪ (3) 对不善的要严,对善者要宽。
▪ (4) 对搞小动作的人要严,对无心犯 错误者要宽。
▪ (5) 对自私自利者要严,对大公无 私者要宽。
▪ (6) 对搞派别的人要严,对无派别 者要宽。
▪ (7) 对突出个人英雄者要严,对讲 集体主义者要宽。
▪ (8) 对斤斤计较者要严,对合情合 理者要宽。
一、管理及其起源
(一)管理的含义
▪ 泰罗:管理就是要“确切地知道要别人干什么, 并注意他们用最好的办法去干。”
▪ 法约尔:“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 协调和控制。”
▪ 西蒙:“管理就是决策”。 ▪ 孔茨:为实现预定目标而进行的计划、组织、
人员配备、领导、控制。
▪ 罗宾斯:管理指的是和其他人一起并且通过其 他人来切实有效完成活动的过程。
▪ (9) 对搞形式主义着要严,对搞效 果主义者要宽。
▪ 总之,处事要严,待人要宽,工作认真, 做人要随便。
▪ 可见旭日集团董事长杨钊在仁慈严明的 管理方式上,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 运用管理之道的。
三、管理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管理是一切社会组织活动必备的功能, 其目标、方式、对象都是由组织内部要素决 定的。但是,任何一个社会组织的行为都不 是孤立的,都要受民族文化传统、社会政治 制度、经济制度和科学技术等因素制约。因 此,民族文化传统、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制 度和科学技术便成为影响管理活动的外部环 境。
2.管理的科学性
管理的科学性是指管理作为一个活动过 程,其间存在着一系列基本的客观规律。人 们在长期的管理实践活动中,从中抽象总结 出一系列反映管理活动过程中客观规律的管 理理论和一般方法。说管理是一门科学,是 指它以反映管理客观规律的管理理论和方法 为指导,有一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 的方法论。
中央电大统设课程 《管理学基础》
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
讲授人: 沈 波 教授
【重要知识点】
▪ 管理、管理学、管理的性质和作用 ▪ 管理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 管理的基本职能 ▪ 管理学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管理的概念及性质
【重要知识点】
1、管理 2、管理二重性、科学性、艺术性 3、管理的环境构成、特点及与组织的关系
▪ 教材的定义及理解 管理是管理者为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
对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有意识、有组织、 不断地进行的协调活动。
这个概念包含着以下几层意思:
(1) 管理是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群体活动。
(2)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协调过程,主要协调人与人之间的活 动和利益关系,它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的始终。
(3)管理是围绕着某一共同目标进行的,目标不明确,管理 便无从谈起,目标是否切合实际,直接关系到管理成败 或成效的高低。
3.经济环境 经济环境主要包括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 速度,国民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党和国家的 经济法令和经济政策,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和计 划,人民的生活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市场的 供求状况以及社会基础设施等。
4.科学技术环境 科学技术是组织生存与发展的物质技术保证。
5.文化教育环境 文化教育环境主要包括人们的教育水平和文化 水平,各种大专院校、职业学校的发展规模和 水平等。它直接关系到企业职工的来源和构成、 职工队伍的素质、进行人力资源开发的措施。
▪ (案例六):一个主管,处事平平,工 作喜欢计较,其亲属新开一公司,欲做 主管属下生意。
▪ 判案:反对。理由:利益冲突,防不能 公正处理。
▪ 以上六个案例,有时以仁慈为准则,有 时已严明为准则,到底什么情况下用什 么准法:
▪ (1) 对己要严,对人要宽,对近身要 严,对远身要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