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华支睾吸虫(肝吸虫)

华支睾吸虫(肝吸虫)

华支睾吸虫(肝吸虫)
Clonorchis sinensis
成虫 虫卵
一、形态
成虫
虫体狭长,背腹扁平 前端尖细,后端略钝 外形似葵花籽仁 大小为10~25×3~5 mm 活体时呈淡红色
死后为灰白色
口吸盘大,腹吸盘小 位于虫体前1/5处
雌雄同体 两个前后排列的睾丸位于
虫体后1/3处,呈分支状, 故称华支睾吸虫
虫卵
人体寄生虫卵中最小者 29×17m 似芝麻状 卵盖 肩峰 小疣样突起 卵内含成熟毛蚴
肝吸虫卵
二、生活史
宿主
终宿主:人、猫、犬等多种食鱼类哺乳动物 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 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淡水虾
基本发育过程
成虫
(肝胆管)
虫卵
(粪)毛蚴胞蚴 Nhomakorabea雷蚴
囊蚴
尾蚴
(水)
肝 吸 虫 生 活 史 过 程
生活史要点:
感染方式:经口 感染阶段:囊蚴 中间宿主:? 终宿主:? 成虫寄生部位:肝胆管内 虫卵离体方式:随胆汁----粪便排出体外 外界发育条件:淡水中
三、致病
主要致病虫期:成虫 1.致病作用
虫体的机械性损伤 分泌物、代谢产物的毒性或化学性刺激
• 消灭保虫宿主 • 治疗病人和带虫者:
吡喹酮、阿苯达唑
华支睾吸虫第一中间宿主
华支睾吸虫 第二中间宿主
华支睾吸虫感染 (吃生鱼片)
华支睾吸虫成虫从肝胆管内取出
肝胆管内肝吸虫(切片)
南方的水边厕所(华支睾吸虫卵下水)
2.临床表现 急性华支睾吸虫病: 严重的消化道症状、寒战、高热和肝区 疼痛,并可出现黄疸、肝功能障碍等 慢性华支睾吸虫病: 无症状型(占30%—40%) 肝炎型(占40%) 消化不良型 类侏儒症
四、实验诊断
询问病史 病原学检查
粪检虫卵:涂片法、集卵法 十二指肠引流液查卵 免疫学检查:ELISA、IFA 影像学检查:B超、CT
五、流行与防治
流行概况
全国除西北和内蒙7省区外,23个省区流行 河南71个县市有感染或流行
流行因素
传染源:人及保虫宿主(虫卵下水机会) 中间宿主:淡水螺类、淡水鱼虾 感染方式:饮食习惯(生食鱼虾)
防治原则
防止虫卵下水(粪便管理) 忌生食或半生食鱼、虾 减少传染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