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安全教育笔记(10篇)幼儿园班安全教育笔记第1篇:安全教育是幼儿园教育永恒的话题,幼儿园是纵多幼儿团体生活的的场所,无论教师怎样注意,也难以完全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在平日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对幼儿的安全教育往往停留在表面,或让幼儿被动的理解你不能怎样,你不该怎样,成人如此反复的强调只会让孩子的逆反心理更加突出,针对我班的实际情景,本期我们开展了一系列安全教育活动,如:谈话活动我身边的危险,看图讲述谁对谁不对,美术活动我来设计安全标志等。
让幼儿主动获取必须的安全知识和求助方法,树立了安全意识。
同时,安全教育作为幼儿园长期的教育资料,仅仅这几个活动是不够的,他需要与日常生活有机的结合和渗透,例如:利用听故事思杰走丢了,让幼儿明白回家要等父母来界,决不跟陌生人走,也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
每一天喝豆浆时,请小朋友先试一试是否太烫。
开门、关门时先要看看手是否放在门框上,吃饭时不嬉笑打闹、不玩筷子,上下楼梯时,扶栏杆有序的走,以及早操、午睡、入厕等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的安全警示,并请小朋友们相互监督,定期评选出我们班的平安小卫士。
经过这些与日常生活有机的渗透,不仅仅能够避免一些意外伤害与不幸的发生,并且能够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为幼儿安全行为本事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主导者,对如何处理好教育活动与幼儿人身安全的关系上起着重要的作用,这需要一个支点也需要一个平衡点,我们也常常困惑于此。
今日当我们的教育倡导着教育活动生活化、情景化时,我们力求把孩子带到真实的世界中,让他们真实的去感知世界、体验生活,这就意味着要放开成人的庇护,让他们自由的去探索这个未知的世界。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把保障幼儿的安全和为了使孩子自主地成长,活动中不可缺少必须的冒险性结合起来呢例如游戏,它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也是幼儿园主要的教学形式。
但由于他们的身心发展水平较低,行为缺乏理智,易受情绪的影响,在游戏活动中异常是户外的中,则可能造成意外的事故。
所以,教师在活动前或活动中对幼儿有效的规则约束和必要的安全指导也是十分必要的。
如果仅仅为了安全,完全避免幼儿参与团体活动或一味的降低游戏的难度,也是不利于幼儿成长的。
日本有教育学家指出:游戏活动要有必须的冒险性,如果没有,孩子无法真正构成回避危险的本事。
作为幼儿教师,任何一个人,在孩子的安全问题上同样有心理压力,如果孩子们在幼儿园平安的度过一天,我们也会感到松了一口气。
主题活动也好,生活中有机渗透也好,目的仅有一个,让孩子们树立安全意识,保证幼儿的安全和健康,因为这不仅仅关系到幼儿的安全和健康,也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和欢乐。
幼儿园班安全教育笔记第2篇:故事背景:主人公:芽芽,杂食者但胃口很细,总吃不胖,长的像根豆芽菜。
聪明、可爱,喜欢钻牛角尖,是一位名副其实的美猴王。
故事情景:芽芽是这学期新来的插班生,报名那天是他的爸爸带他来的。
芽芽的爸爸一见我就恭恭敬敬地递上各种证件说:教师,我孩子是个皮蛋,要麻烦教师看紧了,尽量对他严格一点好了,再不行就打!我看看芽芽:瘦长的脸蛋镶着一双小小的眼睛,鼻子、嘴巴浑身上下普普通通!习惯也应当差不到哪儿去吧!我摸摸芽芽的脑瓜儿微笑着说:教师相信芽芽在我们幼儿园会表现的很出色的!芽芽爸一向叫芽芽说话。
芽芽就是一言不发。
我暗自欣喜:这孩子脾气倔但内向,对他温柔一点应当很快就会适应我们幼儿园的生活的。
事实告诉我,我真是太小看他了:开学第一节安全教育课上,我带领孩子们去实践走楼梯。
正当孩子们都排着整齐的队伍一一挨着墙壁(靠右)下楼梯的时候,突然传来丫丫的尖叫声:教师!芽芽超过中间的黄线往下跑啦!教师,芽芽走错啦!顿时楼梯上一片沸腾。
此时,有几个老油条也想超前,却因我一句话打消了这个念头:随他,教师已经说过,谁要是走错了就重新走一遍。
我坦然自若,心里想着待会儿这孩子会一个人乖乖的重新走一次楼梯。
孩子们顺利地学会了正确地上下楼梯。
芽芽开始独自走台了,可是一次不对,两次不对,第三次我强忍着火气,表情温柔地说:再来,教师相信芽芽这次必须能走好!对,必须会成功的。
孩子们齐声鼓励道。
可第三次他还是走出黄线了。
这么简单都不会!就是,就是。
霎时孩子们炸开了锅,你一言我一语。
我手拍三下,做了一个停的手势,示意小朋友们要安静。
此时,我都怀疑芽芽是不是身体不平衡来,教师跟你一齐走。
我拉着他的左手开始下楼。
挺好的嘛,再来秀一次!他不耐烦的甩开了我的手就跑回活动室了。
芽芽!回来!芽芽!我声的叫他,他就是不回头。
故事结局:事后我才明白:原先他是四川人,那天出格完全是在思考万一灾难降临,该如何才能让更多人更快的下楼梯。
细想:作为教师的我不该因为家长对孩子的一面之词或是孩子在学习生活中的不良表现而排挤孩子。
也不该为了幼儿当前的安全,刻意的去规划出这道独特的风景线。
更不该一味地顾及眼前的安全,而不断地阻止孩子的探索行为,却没有深入地去思考走楼梯的安全!幼儿园班安全教育笔记第3篇:不管是上班的时候,还是休息的时候,我发现3-6岁的孩子自我保护本事很弱,在很多时候不能有效的保护自我,有些危险防不胜防,需要教师,家长每时每刻的耳提面命,不停的进行安全教育,并进行保护。
安全教育能够说是怎样样细致,怎样重视都不为过。
在幼儿园里,教师肩负着教育孩子的重任,同时我们谨记,安全第一的教育宗旨,在安全第一的前提下,进行各种教育活动。
在安全教育活动中,我以图画故事的形式,把安全溶于故事中,并加入一些短小的朗朗上口的方便记忆的儿歌,效果还不错。
如,我班门口有一个通往二楼的楼梯,并且楼梯位于墙角,紧挨着小花园,春天,楼梯下头的花园里小草小花异常漂亮,孩子们很喜欢到那儿玩,捡一片树叶,拿几根小树枝,开始做饭的游戏;用小木棍在土里画来画去;几个好朋友在角落里扎堆聊天,总之对孩子们来说,这是一个隐秘的小乐园。
可是这个小乐园里存有安全隐患,因为在楼梯下,兴奋了容易碰头;小花小草多,有一些隐藏在土里草里的小虫子;存在安全隐患。
为此我设计了一节活动课,把楼梯下的小乐园拍出来,把小朋友在里面玩的场景,隐藏在故事中,把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用情景表现出来,孩子们看到小长颈鹿碰头了,明白了要注意楼梯沿,能够弯腰过去,播放孩子自我在下头玩的不碰头的镜头;看到小长颈鹿被蜜蜂叮了,明白应远离飞虫,还应注意其他的虫子,播放,孩子远离小虫,安全的镜头,最终我们又编了一首儿歌,楼梯下头危险多,细心碰头伤自我。
细菌昆虫到处有,到此游玩需细心。
孩子们再在这儿玩时,都会不自觉的说出儿歌,并且孩子们还细心的避开危险,玩的很安全,很开心。
有时我也会想,这个地方会碰头,我直接禁止孩子们去,不就更安全了,可是我发现,孩子的好奇心很强,他们会悄悄的去,去探索,去尝试,于其让孩子远离危险,不如让孩子自我去发现危险,解决危险,事实证明,孩子们会自我避开危险。
在配合以教育活动,孩子们都学会了这种保护自我的方法。
幼儿园孩子年龄较小,对图片的理解相对于语言来说更形象直接一些,为此,在需要提示的地方,我都用直观的图片展示给幼儿,如孩子皮肤比较娇嫩,在喝水吃饭的时候,容易出现出现烫伤,我们除了提前安全的把水和饭凉到适宜的温度之外,孩子喝水的杯子前面,用图片画出了具体清晰的安全拿杯子的方法,及拿杯子行走的图片和正确的喝水图片,吃饭亦同。
在洗手池墙上醒目的地方,贴上,洗手的正确方法,谨防孩子不会洗手,小便处张贴小便的正确姿势等等,方便幼儿直接形象的获取一些生活中必须的技能知识,方便孩子更安全的生活。
安全无小事,事事需谨慎,在工作生活中,我们应做到放手不放眼,放眼不放心。
我相信仅有把安全时时放在心里,刻刻谨记安全的重要性,我们才能更好的发现安全隐患,应对安全隐患,解决安全隐患,让我们离安全更近一些。
幼儿园班安全教育笔记第4篇:开学两个月了,幼儿情绪基本稳定,也在逐步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最近我发现孩子们开始出现攻击性行为了。
他们会在你一转身,一回头的功夫因为各种莫名其妙的原因出手。
还有就是哪些调皮好动,身体动作不够协调的幼儿时常会出现磕磕碰碰的现象。
前几天,在中午起床后教师刚给奇奇、皮蛋儿穿完衣服,让他们搬椅子回位子的功夫,奇奇把皮蛋儿咬了一口。
我们一边赶紧对受伤的孩子进行伤口处理,一边询问咬人的原因。
可孩子那里说得清楚呀,平时两个孩子都是顽皮好动,不吃亏的独生子。
这可怎样向家长交代呀,我这心里真不好受。
为了不引发更的矛盾,我只好分头找两位家长。
幸好两位家长通情达理,尤其是被咬的孩子皮蛋儿的家长,他爸爸说:孩子在一齐,哪有不打不闹的,没关系。
虽然家长这么说,可我的心里还是过意不去。
幼儿园工作安全第一,一切教育都在安全的基础上进行。
我连忙组织班上的教师开了一次班务会。
强调安全工作是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
我们教师更应当做好安全工作,我们明白身上的重担与职责。
对此我制定了以下几项措施:(一)与家长和幼儿进行沟通。
了解孩子的心梦想法,和家长探讨有效的教育方式,使幼儿明白这种行为不好,别的小朋友不会理解,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加强各个生活环节的规则培养。
减少生活环境中容易出现攻击性行为的可能性,与幼儿共同制定各个环节的行为规则与要求。
出现问题学会与教师交流,请求帮忙。
(三)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
经过故事、儿歌、游戏等方式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感受分享的欢乐。
(四)教育幼儿用有效的沟通方式。
学习礼貌用语,会同小朋友用商量的口吻进行交流,得不到满足时也不生气,不动手。
培养简单的合作意识。
此刻我们的孩子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是家长们的掌上之宝,什么要求都满足都答应,他们自我为中心的意识较强,缺乏分享、合作意识。
这是我们家长应当重视的问题。
幼儿园班安全教育笔记第5篇:谈幼儿园安全问题在幼儿园工作的我们,每一天最关注的话题,便是安全,但身边或多或少存在有各种不安全的隐患,对如何更好地开展安全教育是势在必行的。
在《指南》一书中就写道:关于3-6岁孩子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本事。
让我受益匪浅,在教育提议部分就列举了一些教育幼儿的具体办法,对成年人提出了明确要求。
在我们每一天的工作中不安全的事常常出此刻我们身边,如:鞋带系得不牢固跌倒摔伤,鱼刺卡在喉咙里,小珠子塞在耳朵里等等。
在学习了《指南》后,我觉得平时要注意幼儿这些生活小节的训练,孩子能做的事就让他自我做,决不包办代替,这样,孩子在自我的劳动实践中建立起了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起到了一些自我保护的作用。
平时还经常听到家长抱怨:这孩子一点记性也没有,不让他爬高,会摔的,就是记不住,这不,摔了吧!其实这不能完全怪孩子,仅仅进行说教不行,孩子听后很快就忘,很难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果我们只是反复强调危险的不良后果,难免孩子去模仿。
但如果我们多举一些小朋友注意安全的例子,这些正面材料会引导幼儿正确理解安全知识,避免盲目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