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十二大品牌危机公关案例之九

十二大品牌危机公关案例之九

2011年十二大品牌危机公关案例之九——达芬奇造假之谜华中科技大学公共传播研究所、游昌乔案例主角:达芬奇家具是一些国际高端品牌家俱的经销商,1994 年,达芬奇家具在新加坡开设了首家零售店,迄今为止,达芬奇家具已扩展到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及中国主要城市(北京、上海、杭州、广州、深圳、成都、重庆、中国香港),透过与经销商的合作连续开设了7 家超级商店。

案例回放:2011年7月10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播出《达芬奇天价家具“洋品牌”身份被指造假》节目,指出记者经过了长达半年多的调查后发现,达芬奇公司销售的这些天价家具有相当一部分根本就不是意大利生产的,所用的原料也不是达芬奇公司宣称的名贵实木,旗下部分家具却是从广东东莞加工贴牌生产的,质量并不过关,产品涉嫌伪造产地,经过检测,消费者购买的达芬奇家具甚至被判定为不合格产品。

据《每周质量报告》报道,有关东莞长丰家具与达芬奇公司的多项指控,均来自长丰公司“总经理”彭杰。

7月11日,达芬奇家居官方微博对外发表声明,称在国内销售的意大利品牌家具均为在意大利生产并原装进口至国内。

同时,声明表示,达芬奇将计划于本周内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达芬奇在国内的运营以及销售情况。

但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达芬奇部分销售主管却改口称,代理的部分品牌家具是在国内生产的。

7月12日,质检总局要求沪深两地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对达芬奇家具近两年的进出口情况进行调查,执法人员在位于上海青浦的仓库内查获了部分涉嫌伪造产地的家具产品。

东莞市成立由工商、质监、检验检疫等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对东莞市长丰家具有限公司的产品质量及产销情况进行进一步调查。

广州市工商局出动执法人员检查发现,广州达芬奇家具店出售的部分进口家具目前尚不能提供合法来源手续。

7月12日,记者回访涉事的东莞长丰家具有限公司,发现工厂已经停产,一名黄姓负责人称,长丰家具厂并未给达芬奇家具公司供货。

7月13日,达芬奇家居情况介绍会在北京柏悦酒店举行。

达芬奇家居总经理潘庄秀华以及其代理的意大利、美国品牌的20位负责人都悉数到场。

在发布会进行中,消费者现场指控达芬奇产品造假,并大声谴责达芬奇发布会不具备可信度;总经理潘庄秀华则含泪讲述与长丰的“冤缘”关系与创业经历,多次声称自己压力大,愿意接受消费者的退货要求,并因情绪失控中途离场。

发布会现场有四个事实得到确认。

第一,达芬奇的产品并非全部是纯实木;第二,达芬奇家居确有与包括东莞长丰在内的中国工厂有合作;第三,自2002年,达芬奇与超过13家中国工厂合作生产弗勒登系列家具;第四,达芬奇代理的意大利家具都属于原装进口,但代理的美国品牌则并非完全产于美国,产地包括印尼,中国等等。

但对于产品质量一事,总经理潘庄秀华没有给出直接回应。

7月14日,上海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公布了对达芬奇家具的初步调查结果:今年上半年,达芬奇家具共有11批木制品和木制家具,是从国内的家具企业采购的。

采购的方式更是让人大跌眼镜:先是出口到上海保税物流区,又再进口到达芬奇上海仓库。

换句话说,家具都没有运到国外,只是在上海的保税区兜了个圈子,就成了进口的产品,被媒体戏称为保税区“一日游”。

上海工商局表示. 初步认定达芬奇家居存在涉嫌虚假宣传、部分产品不合格、多数产品不标注产地和材质这三大问题,工商部门已责令达芬奇公司停止销售不合格产品,对标志不规范的商品标签要求限期整。

7月16日,上海工商部门表示,达芬奇公司“卡布丽缇”系列家具样品经权威第三方检测,综合判定为产品“不合格”。

目前,上海工商部门已责令达芬奇公司停止销售不合格产品。

同时,广州工商局对达芬奇广州店进行立案调查. 且已掌握伪造产地的初步证据,媒体对于‘达芬奇’涉嫌伪造产地的报道基本属实。

7月17日,达芬奇家居位于杭州的专卖店由于标签标注不规范已被要求整改,该店因为消防原因已被查封。

7月17日晚,央视《每周质量报告》再次曝光达芬奇家居问题,有消费者表示达芬奇给家具产品提供了虚假的关单。

7月18日,达芬奇家居发布《致消费者的公开道歉信》,称公司已开展内部清查整顿工作,并表示正在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核实情况,将依照相关法律法规承担责任,绝不推卸。

达芬奇家居在道歉信中称,今日有关媒体对该公司部分国际品牌家具提出了质疑,主要集中在某些产品产地标注问题、质量问题以及不规范宣传问题。

但对于备受关注的退换货及赔偿问题,达芬奇家居在致歉信中并未提及。

7月18日,中国家具协会理事长朱长岭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达芬奇事件不具有普遍性,不能说国内所卖的进口家具都是以假乱真。

大家的质疑存在常识问题,其实,国际品牌可以有不同的生产地,只要标明产地即可。

产品从中国出口,再进口到中国,只要符合法律规定,是可以的。

”7月20日,达芬奇关闭了与媒体联络的热线电话,重新公布一个公共关系邮箱。

达芬奇方面表示,目前还在等待相关部门的结论,得出后会第一时间告知媒体,恳请媒体以事实为依据,不要急于得出结论。

7月25日,达芬奇公司正式开通顾客服务热线4006505867,每天早9点至晚6点将受理消费者的咨询和投诉。

承诺购买了原产于中国的家居产品的顾客,如果不满意达芬奇交付的产品,可开始致电与达芬奇联系,问题家具可以进行退货;而原来的公共关系邮箱,仍旧使用,消费者仍然可以继续发邮件到该邮箱。

7月25日,达芬奇家居总经理潘庄秀华首次接受媒体专访回应质疑。

潘庄秀华表示达芬奇公司的现状是成立法律和公关团队,等政府核查结果。

在采访中谈到“达芬奇”的血统时,潘庄秀华说,达芬奇曾找长丰生产家具叫“富尔敦”。

实际上,长丰确实是“好莱坞”的代工厂。

“达芬奇”曾委托长丰生产“富尔敦”家具,2006年就已停产。

采访中她也对公开信的质疑等给予回应。

8月2日,北京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透露,达芬奇家居消费者维权一案,最快将于本周向法院正式递交诉状。

据了解,目前全国已有60多名消费者在该所登记维权,其中上海地区已有20多名,涉案金额近3000万元。

8月5日,集体诉讼达芬奇公司的第一批3名消费者已将诉状递交至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正式起诉达芬奇公司涉嫌欺诈,首批诉讼请求中索赔金额共计近200万元人民币。

8月14日晚,达芬奇家居的内幕真相正在被官方逐一揭开。

记者从工商领域权威人士获知消息,上海市工商局已初步认定达芬奇家居存在涉嫌虚假宣传、部分产品不合格、多数产品不标注产地和材质这三大问题。

8月31日,沸沸扬扬的达芬奇家居“产地造假门”终于有了官方调查结论。

上海市工商局8月31日公布,经查实,达芬奇家居公司存在部分“卡布丽缇”家具质量不合格、产品标签标注和广告宣传不规范3大问题。

而伪造原产地的问题,工商表示尚未发现有造假行为。

11月21日,广东卫视《广东早晨》栏目播出“名牌家具疑出自山寨厂”的报道,称众多名牌家具其实产自顺德某无牌家具厂,成本低廉,而且使用了对人体有害的劣质化学物质。

对此,达芬奇家居发布了一则声明,称广东卫视以“虚假新闻”对其进行诬陷。

达芬奇家居表示,达芬奇家居从未在广东顺德设立分支机构,而佛山市顺德区达芬奇家具实业有限公司与其没有任何关系,并表示要追究该公司的侵权责任。

再次重申,达芬奇从未从事过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指控的造假行为,期待行政机关做出“公正的最终调查结论”。

11月23日,达芬奇已委托律师向广东卫视发出律师函,要求其纠正该虚假报道,向新闻出版行政部门投诉,追究当事记者的责任。

广东卫视反攻:“我们的报道不是虚假报道。

”对于达芬奇家居提出公开道歉的要求,该负责人表示不可理解。

“顺德质监部门给我们发来的函件中的确有名字叫做‘佛山市顺德区达芬奇家具实业有限公司’的公司,但是给我们发来律师函的却是‘达芬奇家具股份有限公司’,我们的报道中通篇没有出现过这一名词,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发来律师函。

”同时,该负责人称,所谓的“虚假报道”是达芬奇家居污蔑广东卫视,“我们的报道是客观真实的,我们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11月25日凌晨,达芬奇家居再次“突袭”,坚称广东卫视“故意以虚假新闻诬陷栽赃”达芬奇,并自称广东卫视工作人员在与其取得联系时表示:希望“和和气气”解决此事。

12月7日,达芬奇家居与媒体大战依然没有最终结果,历经两次口水大战之后,但是网民的同情分并没有因此而倒向达芬奇一方,达芬奇的“造假”嫌疑并因为没有此次的强硬态度而有所改变。

据羊城晚报所做的微调查显示,认为此次是客观报道,不是虚假新闻,占88.1%;而同情达芬奇家居,认为其受到媒体恶意栽赃的占11.9%。

12月23日,因认定“达芬奇”在产品质量、标签标注和广告宣传方面存在3项违法行为,上海市工商局向达芬奇家居股份有限公司发出行政处罚决定书,“罚单”总额133.42万元。

晚6点到7点之间,达芬奇家居通过官方微博连发3条信息,回应上海工商的处罚。

达芬奇坚称“从未造假”,并且说“不服上海市工商局的行政处罚决定,将依法对该局提起行政诉讼,追究违法行政的法律责任”。

12月24日凌晨1点,达芬奇家居微博再次更新,上传洋洋洒洒3页的公开声明,不服处罚。

今天,达芬奇家居的网站首页,也全部被公开信占据。

上海市工商局通过官方微博再次重申,判定产品不合格有据可查,对于达芬奇方面的行政诉讼将依法应诉。

2012年元旦。

由胡舒立领军的财新传媒旗下的《新世纪》周刊,以“达芬奇案中案”为题报道了达芬奇家居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达芬奇)造假风波。

总经理潘庄秀华称《每周质量报告》为虚假报道,其记者与中间人敲诈她一千多万元。

达芬奇方面偷录了与中间人及记者面谈的内容,并将其提供给媒体。

达芬奇再起风波,再度成为公众关注热点。

案例点评:根据著名危机公关专家、华中科技大学公共传播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游昌乔先生危机公关5S原则,对案例做如下点评:1、承担责任原则(SHOULDER THE MATTER):达芬奇这种一开始就矢口否认自身有问题,用逃避的态度去面对媒体的监督的做法只能换来企业信誉的受损和品牌公信力的下降。

品牌存在问题,达芬奇始终没有正面面对,依然通过搪塞的方式回应,不能直面危机,不敢承担责任,而是采取鸵鸟般的回避策略, 是达芬奇危机公关失败的主要原因。

而在第二季中,达芬奇接受《财新》杂志专访,揭露央视记者与中间人合谋敲诈,这种鱼死网破式的做法是相当危险的。

因为央视即使有问题,但并不证明达芬奇没有问题。

项目分数:40分评分:0分2、真诚沟通原则(SINCERITY):达芬奇在7月13日召开的记者发布会上,潘庄秀华一厢情愿地讲起自己的创业史,更召集与自己有切身利益关系的所谓意大利等国的家具生产商,企图以此证明其所销售具在原产地这一问题上的清白,发布会期间.潘庄秀华不接受记者提问,对消费者关心的质量问题及赔偿问题只字不提,最后哭啼离席,使得发布会最终以闹剧收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