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整合感悟
[几点思考]—— 不是建议的建议
1.整合是否也进入“新时代”?她又新在何处?当前 的新时代对我们高中政治整合有何启示?
2.当前课程改革已进入“全面深化”时期,这个“全 面”指的是什么?整合是否要体现?
3.整合是否考虑处理“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关系? 我们的“供给侧”(课程整合)是否要改革?
4.整合得要处理与“婆家”、“娘家”的关系,别“出 轨”。(婆家是指现行的教材;娘家指的是课标; 核心素养及“一法三钢七标准”是轨道)
6.反映时代要求。反映先进教育思想和理念,高 度关注信息化环境下的变化,着力发展学生核心 素养。(2017版新课标已经印发)
展望:
我们政治学科正在高主任、刘主任带领下, 苏老师、杜老师和王老师发挥“灯塔”效应, 借助余王孙刘张刘五位年轻教师的骨干作用, 通过课程整合,正在我校高中政治学科掀起 一场保障学生“学习权”的“宁静的革命”。 我们的整合还在路上,一定会越来越好……
课程整合不易,教师发展不易, 且整且珍惜。
——《课程整
暗想玉容何所似,一枝春雪冻梅花:
因为第一次知道我们自己也能像专家一样进行课程整合,多么高大上的事情, 所以心里一直对课程整合充满的好奇,更希望看到同行们的整合成果。
[看到整合文本时]——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
每一页的文本,都是每一位老师的辛苦结晶;字字句句 都是金玉珠玑;篇篇文本闪耀着立德树人的光辉。集团 政治学科的老师们共同簇成了政治学科的七彩天空。
[当拜读完文本时]——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反被无情恼:
“多情”的是,鉴于期末工作繁杂,不能长时间拜 读。当读完一遍后,心里念念不忘。因为,个个 文本都符合了课程整合原则,体现着国家课程核 心素养落地要求,“回归学生生活的世界”(钟启 泉语)
“恼”的是,这么好的文本,还要去修改,真感到 可惜。但没有办法,时代在发展,尤是思想政治 学科,更是永远在路上……
5.课程整合是复杂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别把 复杂事情简单化,别把简单事情庸俗化。
首先要翻阅大量的课程资料和书籍,“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尤其是国学书籍。
其次,在选材时能否体现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或新事物。 如在“认识论”时可否用量子理论史话、区块链等材料。
第三,需要上下联动,多部门合作,更需要学科内的合 作。尤其是资源的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