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线性电子线路》作业题

《线性电子线路》作业题

2006级广电工程《线性电子线路》作业题【一】一、填空题:1、二极管的最重要特性是______ ,反映反向特性的参数是______电压。

2、测得工作在放大电路中的三极管三个电极的电位分别为V1=6V,V2=11.3V,V3=12V,则该三极管的管型为,所用材料为,管脚1为极,管脚2为极,管脚3为极。

3、PN结加正向电压或正向偏置,外电场与自建场方向,阻挡层,PN结处于状态, 它所呈现出的正向电阻值。

4、负反馈放大器有较高的工作稳定性,其程度取决于放大器的。

如果电路引入电压串联负反馈,则电路有的输入阻抗和较稳定的。

适合于信号源的放大。

若要求电路输出电流稳定或输出电阻大,应引入负反馈。

5、差动放大器对有较强的放大能力,对有较强的抑制能力,其抑制能力重要取决于电路的。

6、放大器由于存在着和的影响,使工作频率升高时,增益下降,并且相角加大。

7、在本征硅(或锗)中掺入少量的元素,如磷、砷、锑等,就得到N型半导体,其多子是,少子是。

在本征硅(或锗)中掺入少量的三价元素,如硼、铝、铟等,就得到型半导体,其多子是,少子是。

8、在三极管放大器中,当输入电流一定时,静态工作点设置太低将产生失真,静态工作点设置太高将产生失真。

9、某放大器的f L为10HZ,f H为500HZ,其BW为,f L称为,f H称为。

10、放大器常用的耦合方式有、和三种形式。

11、在常温下,二极管的死区电压硅管为V,锗管为V。

导通后,在教大电流下的正向压降硅管为V,锗管为V。

12、设稳压管D Z1和D Z2的稳定电压分别为6V和9V,正向压降为0.7V,把它们串联相接可得种稳压值,分别为;把它们并联可得种稳压值,分别为。

13、衡量晶体管放大能力的参数是,晶体管的极限参数是,,。

14、在差动放大器中,差模信号是指及的两个输入信号;而共模信号是指及的两个输入信号。

15、理想运放条件是。

二、分析题:1.如图电路(1),当Vi1和Vi2为0V或5V时,求Vi1和Vi2的值不同组合的情况下,输出电压Vo的值。

设二极管是理想的。

2.如图电路(2)为差动放大器单端化电路,分析电路差模输入和共模输入时的输出电压V。

Vcc(5V) V CCR3R C CT3V O Vi1 V0 + T1 T2+V i1V i2 Vi2 - -EE图(1) 图(2)三、判断题:如图(3)、图(4)、图(5)、图(6)、图(7)电路,判断电路的反馈极性及反馈类型。

V CC V CCR1R2 R1R3R3 RV i V0V i V0R4R4(图3) (图4)2R1-V0+R3+页脚内容7页脚内容7+V CC2V0C3(图7)四、计算题:1.如图(8)为共射放大电路,Ω=Ω=Ω==KRKRKRVVCC2,5,20,12321321'4,300,3,50,1CCCrKRKRbbLΩ===Ω=β对交流短路。

(1) 计算静态工作点CeQCQVI,; (2) 计算电路的电压增益VA(3)计算电路的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2.电路如图(9)所示,已知,R1=100KΩ,R2=10KΩ,R4=4.7KΩ,R5=500Ω,R6=2KΩ,分别求R3=0、R3=10KΩ时的电压增益。

3.如图(10)加法电路,R1=60KΩ,R2=30KΩ,R3=20KΩ,R f=200KΩ,V i1=0.1V,V i2=-0.8V, V i3=0.2V, 试求:(1)输出电压V;(2) 同相端的补偿电阻pRV aV CCR4R LR22V032006级广电工程《线性电子线路》作业题【二】一、选择题1. 判别放大器属于正反馈还是负反馈的方法是()A.输出端短路法B.瞬时极性法C.输入諯短路法2.串联负反馈使放大器的输入阻抗( )A.变大B.变小C.不变3.若需设计一只单级放大器,要求输入阻抗大,输出阻抗小,请选择下述放大电路()A、共射放大B、共基放大C、共集放大D、共源放大4.差动放大电路中用恒流源代替R e是为了()A.提高差模放大倍数B.提高共模放大倍数C.提高共模抑制比D.提高差模输入电阻5.三级管开作在放大区,要求()A、发射结正偏,集电结正偏B、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C、发射结反偏,集电结正偏D、发射结反偏,集电结反偏6.在放大电路中,场效应管工作在漏极特性的()A.可变电阻区 B.恒流区 C.夹断区 D.击穿区7.若信号源为高内阻的电流源需要放大,而且负载阻抗较易产生变化,则放大电路应引入( )A.电压串联负反馈B.电流串联负反馈C.电压并联负反馈D.电流并联负反馈8. 共模抑制比K CMR越大,表明电路()A.放大倍数越稳定B. 交流放大倍数愈大C.抑制温漂能力越强D.输入信号中差模成分越大9.同相放大器作为深度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有较高的输入阻抗和极低的输出阻抗,但对集成运放的( )要求较高。

A.输入失调电流B.差模信号放大能力C.负载电阻稳定性D.对共模信号的抑制能力10.影响小信号谐振放大器的工作稳定性是因为晶体管的内反馈影响,这种影响是通过( )造成的。

A.C b’e结电容B.C b’c结电容C.C Ce输出电容D.r b’c集电结电阻11.设置差动放大器的目的是()A.稳定放大倍数B.提高输入电阻C.克服温漂D.扩展频带12.负反馈所能抑制的干扰和噪声是()A.输入信号所包含的干扰和噪声B. 反馈环内的干扰和噪声C. 反馈环外的干扰和噪声D. 输入信号中的干扰和噪声13.为使运放两个输入端所存在的共模电压最小,宜选用()A.同相输入比例放大器B. 反相输入比例放大器C. 差动输入放大器D.电压跟随器14. 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档测得三极管各极对地的电位分别为V B=3V,V E=0V,V C=12V,则三极管的工作状态为()A.放大B.饱和C.截止D.损坏15.多级放大电路与单级放大电路相比,通频带()A.变宽B.变窄C.不变16.场效应管本质是一个(),晶体管本质是一个()A.电流控制电流器件B.电流控制电压器件C.电压控制电流器件D.电压控制电压器件17.晶体管工作时,参与导电的载流子是()A.多子B.少子C.多子和少子18.N沟道场效应管的漏极电流由下面载流子的漂移形成的()A. 电子B.空穴C. 电子和空穴19.直接耦合放大电路能放大()A.直流信号 B.交流信号 C. 交直流信号20.复合管的反向击穿电压等于()A.各晶体管反向击穿电压之和 B .前面管子的反向击穿电压C. 后面管子的反向击穿电压D.各晶体管反向击穿电压值中的较小者。

二、分析题:1.如图(1)共射放大电路和放大后的输出波形(a)、(b)。

产生了何种失真?试分析说明失真原因及调整方法。

2.如图(2)电路,画出电路的混合π型等效电路,并定性分析C1,C3对该电路的低频下限频率的影响。

3.如图(3)利用T型反馈网络的反相放大器,分析推导电路的电压增益A V,并说明该电路与单电阻反馈网络相比有何优点?12V V02tV0( a ) 图(1) (b) (c)V CCV0R L V03图(2) 图(3)三、计算题:1.如图(4)电路及晶体管输出特性,若Ω=Ω=Ω=KRKRKR3,20,60321,50,16,24==Ω=βVVKRCC,(1) 用图解法求静态工作点(2)求输入电阻)300('Ω==bbirR(3) 求电压增益A V I e(mA)120μA100μ+ 80μAV060μA40μA20μAV C e(V)- - 0 5 10 15 20页脚内容7页脚内容7图(4)2.如图(5)差动放大电路,指出电路的反馈类型,若已知Ω==Ω=K R R K R 7.2,1321,K R K R K R 5.1,10,6.3654=Ω==,试:(1)确定稳压管D 的稳压电压 (2) 计算放大器的闭环电压增益+12VD + V 0 --12V 图(5)3.如图(6)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7.100MHz f =在谐振点0f f =上usj y ms j y re ie )5010(,)5.02(+-=+=,us j y ms j y Oe fe )4020(,)520(+=-=,若要求KHz BW A V 100,507.00=-=,求回路的(1) L (2) C (3) Q 0C V 0图(6)2006级广电工程《线性电子线路》作业题【三】一、试分析谐振放大器工作不稳定的内部原因是什么?为了解决其稳定问题,可采取什么措施。

二、放大器中如何引入负反馈?四、在一锗单晶材料中掺入施主杂质,其浓度为Nd=1×1017cm -3,试求室温即T=300K 时的自由电子浓度和空穴浓度。

五、如图(1)电路,输入V i 为正弦波电压,试绘出负载电阻RL 两端的电压波形。

设二极管是理想的。

D 2 ++R L V 0图(1) -六、如图(2)电路,已知两管的直流传输系数,120,98.0,99.02221mA I T E ===的αα0CB I 可以忽略,电压,18V V CC =电阻Ω=100R ,(1)确定电流I C1、I B1、I E1、I C2、I C 的值 (2) 确定V ce 的值 (3)确定复合管的β值R + I C2 T 1 V Ce -T 2页脚内容7I B2I E2图(2)七、如图(3)电路中电容对交流短路,已知β1=60,β2=120,r bb1=200Ω, r bb2=400Ω,R 1=100K Ω,R 2=24K Ω,R 3=15K Ω,R 4=4.7K Ω,R 5=33K Ω,R 6=6.8K Ω,R 7=7.5K Ω,R 8=2K Ω, R L =5K Ω,V CC =24V 。

(1)计算电路静态工作点(2) 计算电路的总电压增益A V , ,输入、输出阻抗R i 、R 0+V CCR 7C 4 + V 0 R L-图(3)八、如图(4)电路为MC1530集成运放的内部电路简化图,若15021==ββ,20043==ββ,(1) 分析说明其工作原理 (2) 估算其电压增益A VV CC10K 3 T 1 T 4V i + 10KV 0V EE (-15V)图(4)九、试设计一个反相放大器,要求输入电阻为100K Ω,放大倍数200,用电阻阻值不超过500K Ω。

十、三级同步调谐单回路放大器的中心频率MHz f 7.100=,要求总的通频带为100K,且在失谐为KHz 250±时衰减等于20dB,试求每个回路的Q e 值。

《线性电子电路》教学要求一、课程性质与学习目的《线性电子电路》课程是电子、通信等专业的重要专业技术基础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能对模拟电子电路(线性部分)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有全面认识。

掌握半导体器件和集成电路的特性及参数,掌握放大、负反馈、运放应用等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及基本分析方法和工程计算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