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一般可分集体命题小品和个人命题小品题目嘛,出的非常自由比如:半夜回家,公交车站,被偷之后我印象最深的题目是唐山大地震之后(集体小品),蒋雯丽就是在这个小品中表现优异,考上北电的同学们可以注意考试小品命题的几种类别:简单规定情境类的;人物关系类的;道具类的;成语类的;一句话的等等。
候车大厅/手术室外/赏花灯/沙漠奇遇/课间10分钟/丢钱包看榜单除夕之夜停电郊游鬼打墙公车上有贼主试老师命题单人小品表演命题一、感觉类命题:1、炎夏在没有空调的房间里2、冬雪时在未生火炉的房间里3、干渴4、受伤后5、闻到一种味道二、地点类命题:1、在火车站候车2、在电影院看电影3、在急诊室看病4、在照相馆拍照5、在公园里赏花三、规定情景类命题:1、风雨之夜2、校庆团聚3、演出之前4、妻子上夜班去了5、奔赴前线四、遇到障碍的动作类命题:1、采集标本2、生火做饭3、急事过河4、走错了门5、发票丢了6、失去联络五、一般动作类命题:1、护理病婴2、雨夜出诊3、野外遇蛇4、夜半回家5、妈妈生日6、发现敌情六、道具类命题:1、手机2、马灯3、一束鲜花4、红旗双人对话式命题小品表演命题[出两句没有逻辑联系的话,要求考生在两句话中加入合理的情节,使这两句话在一个场合中出现,需要考生考虑两个人的身份,在什么具体地点,发生了什么事情] 1、A 说:“是你?” B说:“是我”2、A说:“我告诉你。
” B说:“用不着了。
”3、A说:“对不起,我错怪你了。
” B说:“谢谢你的夸奖。
”4、A说:“这事用不着你管。
” B说:“别站着说话不腰疼。
”双人多条件综合式命题小品表演命题1、晚上复习功课,明天要考试。
弟弟睡着了。
忽然发现一张复习提纲不见了,原来是弟弟叠了纸飞机。
2、送情报到某家,发现这家已经被敌人监视了。
掩藏文件,巧布信号,安全脱险。
3、出远门回家,给奶奶准备了很多礼物,后来发现奶奶已经病故。
4、麦田治虫,受药物轻度感染,终于想出办法,把治虫喷药工作做完了。
集体规定具体场景并指定故事大纲和人物小品表演命题1、一家人争一张参加晚会的入场券。
考生中有人扮演父亲,有人扮演母亲,有人扮演姐姐,有人扮演弟弟。
2、一件银行的抢劫案。
考生中有人扮演劫匪,有人扮演银行职员,有人扮演储户,有人扮演保安人员。
集体小品准备:表演初试考察的是艺术生的基本素质,对于他们来说发挥空间还是很大的,但这不意味着在初试可以马虎大意。
初试有朗诵,形体,声乐和集体小品几个题型,主要测试考生的创作热情、感受能力、想象力、激情的爆发力、在假定情境中表现生活的能力等等。
在这里,我来介绍下考生感觉难度最大的集体小品。
集体小品的出题方向基本是可以确定的,它一般都出“在公共汽车站”、“在火车站候车室”、“在公园里”、“在河边”这样的题目,教师只给出一个地点或一个条件。
至于在这个地点、条件下干什么,发生些什么事情,遇到了哪些麻烦,如何克服这些“麻烦”和“困难”,这些都由考生自己去想象决定。
同样一个题目(就像同一个剧本一样),有的考生就想得符合生活,演得也自然合理、细致准确,有的则行为不合生活逻辑,挤眉弄眼、过火做作,令人看了不舒服。
比如,有的考生在公园里无所事事,东转西晃不知所措。
为了摆脱这种窘境,他就无缘无故地找别的考生(同台做小品者)去搭讪,由于没有找到此时必须说话的根据,所以显得言不由衷、语无伦次,反而使得另一位考生也无所适从。
这样的表演当然难以考出好的成绩。
其实,考生在考试中没话找话说也是一种紧张心理的反应,一紧张就不知道应把注意力放在什么地方,老感觉观众的眼光在盯着自己。
怎样摆脱这种眼光呢?于是就去找一个人说说话,使自己的注意力有一个落脚点。
可是考生应当知道,在生活中和不认识的人说话的情况极少见,没有充足的理由是不会贸然张嘴的。
否则,就违反了生活的常规,不合常情逻辑,这样演当然不真实。
而有的考生在公园里既不东游西逛,也不没话找话说,而选择了“等人”这样一种行为动作。
“等人”的理由很多:买了电影票等人来取;等男(女)朋友来约会;约见一位重要客人;捡到了贵重物品等失主来领……这样的话,演员在公园里就有事可做了。
比如约会时间已到,为什么他还没有来?隐隐约约看到他从远处来了,正想迎过去,可走近一看又不是他。
时间分分秒秒地过去了,他是从不失约的呀,于是,担心他出了什么事。
病了?被车撞了?还是把这次约会忘了?演员显得心情烦躁起来,一气之下抬腿要走,转念一想,万一他此时已到了公园门口呢,我这一走岂不把事情搞僵了?于是只好耐下心来等。
演员找了一块石头坐下,一边看手里的报纸,一边不时地瞄着大门的方向。
突然,演员像发现了什么似的,兴奋地站起来,折起报纸,一边招手一边迎了过去,显然那个人终于来了。
当然,这并非考题的“标准答案”,只是想说明像这样来结构这一小段生活,使得表演具有了明显的“动作性”,也较合乎生活的情理,仅仅作为参考。
其实,在公园里可以有很多事情做,有等人的,有复习功课的,有锻炼身体的,有一早吊嗓子的,有在地上练字的,也有丢失了东西来找的,有半身不遂的,有盲人,有与队伍走散了的旅游者……并不都是无所事事的闲逛者。
总之,考生在日常生活中多思考,多观察生活,积累生活经验并把它运用到考试之中,一定可以找到良好的应试状态。
关键是细节,谁能把握细节谁就能脱颖而出。
初试、复式命题小品表演如何取得高分:命题小品表演:初试、复试的命题小品表演主要是对考生的想象力、表现力、感受力进行考察。
命题小品的考察一般会安排在自选作品朗诵之后进行一般为6-8人一组,由考官出题考生进行表演。
一般在考官给出题目后考生有5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人物和情节的构思,这主要是对演员想象力的考察。
在构思小品的过程中应注意几个问题。
首先,怎样构思一个完整的小品;其次,怎样安排你在小品中的角色,怎样处理你与其他人的关系。
构思完整的小品:考试时的命题小品与平常我们在电视和舞台上看到的小品是有所区别的,特别是在短时间内构思一个完整的适应考试的小品本许多考生看作是考试中的一个难题。
当然在初试和复试时往往是6-8人一组进行小品考试,所以有些考生就把希望寄托在别的考生身上,导致自己心中无底,别人怎么说"我"就怎么做,这当然是不可取的。
所以我们必须自己构思小品,在构思小品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一)构思小品时要在体现命题的前提下组织好动作与规定情境。
在拿到小品题目后的构思中必须紧扣题目进行小品的构思不要"另起炉灶",还必须根据题目设计好规定情景和自己的行动。
只有在清楚的规定情境中考生才能展开丰富的舞台行动。
(二)小品表演中的矛盾设置。
一个小品要在舞台上进行表演要让观众觉得好看必须要有一定的矛盾冲突,也就是要有问题的产生,但是往往考试时的小品受到时间的限制我们不需要把小品构思得过于复杂,往往在一个规定情境设置一个矛盾,表演就围绕这一个矛盾展开。
切忌将小品复杂化,将情节设置的曲折离奇。
(三)构思小品要合情合理。
往往考生在构思小品中为了吸引考官的注意将小品的情节设置的曲折离奇忘记了这样的情节在生活中根本不可能发生,既不合情也不合理。
考生在构思小品时应该符合生活逻辑不要脱离生活实际。
所以考生在构思小品时一定要合情合理。
(四)"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这是检验一个小品合格与否的最好标准。
考生在构思小品的过程中,在设计矛盾的时候一定要时刻用这句话提醒自己。
既要把矛盾设计的新颖独特出人意料,但也不能与生活脱节还必须做到情理之中,一个合格的考试小品只有具备了这两点才能在使考生在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才能引起考官的注意。
也只有做到了这两点才能使你在舞台上充分发挥,合力展开丰富的行动。
(五)小品的构思必须有头有尾,有始有终。
考生在设计小品时应该注意小品应该有头有尾,有矛盾的开始也有矛盾的化解;有始有终,有合理的出场也有合理的下场。
很多考生为了追求小品内容的丰富在台上无止境的表演只有开头没有结尾,让人看不明白到底要表现什么主题或是一个很容易让人明白的事情反复表演让人觉得拖沓无味。
往往出现这种现象考官会立即打断你的表演以致于你的表演不能完整地展现。
所以考生在构思小品的时候要让小品不断发展尽早让观众看出矛盾,也随着表演的进行矛盾随之化解。
更好的小品要做到有合理的出场,和合理的退场。
也就是让考官通过你的表演知道你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
这样显得小品合理连贯。
构思小品时人物关系的构思:(一)在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
初试、复试的命题小品考试由于受到时间和考生人数的限制,往往是6-8人一组进行考试,那么怎样在众多的考生中让考官关注你、记住你就显得尤为的重用。
通过许多考生的考试实践看来,在大的规定情境下与另外的一至两个考生合作进行表演,在不超出规定情境的范围的前提下构建一个简单的、涉及人数少的人物关系进行小品表演是比较常见的方法。
因为只有人物关系简单涉及的人数少才有可能在考官面前展现你自己的表演才能。
否则没有一个明确的人物关系或者人物关系过于复杂就会出现"一锅烘"的情况。
考生自身的表演不容易被突出出来,而这么多人的表演会使人感到杂乱无章。
所以一个好的考试小品往往是在一个大的规定情境中出现不同的人物关系,而一组的人物关系由两至三个人组成。
这样就能方便考官清晰地看出每个考生的表演素质。
(二)在设计人物关系时注意突出演员的个性魅力。
在设计人物关系时,我们的考生可以考虑在人物的设计上尽量突出自身的个性魅力。
往往一个个性十足的考生将他的生活中的个性融入到考试小品中去会给考官留下深刻的印象。
也会在众多的考生中脱颖而出。
当然也有很多考生一味的追求个性,而脱离了生活的实际,过度夸张地进行表现将会是一种得不偿失的后果。
所以在个性的设计上一定要把握好一个度,要符合生活的逻辑。
(三)人物设计多样化。
近年来表演专业初试的命题小品表演多为环境命题表演、规定情境命题表演。
所以当考生拿到考题后,必须对环境和规定情境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这个了解就来源于日常生活的积累。
在有了一定了解的前提下进行人物的设计,人物的设计应该尽量的丰富化和多元化。
这样可以展现出你丰富的想象力,也可以避免和别的考生重复饰演同一人物,有利于突出自己。
在下品构思好后考生将进行小品的表演,小品的表演中同样也需要注意几个问题。
(一)表演过程中的真实感和信念感。
我们常说表演讲究真听、真看、真感觉,这强调的也就是表演过程中的真实感和信念感。
它是一切表演的根本,只有你相信了你的表演才是真实的符合生活逻辑的,这点也是考官考查考生的重点。
(二)用行动代替陈述。
通常所说的舞台行动包括演员在舞台上的肢体活动和心理活动以及演员的语言也就是台词。
舞台上的行动是小品表演的根本,考生也应该是通过行动向考官传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