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训学习

实训学习

课程名称:液压与气动技术
课程性质:理论+实训液压与气动技术实训授课计划
学时分配:液压实训
32学时;气动实训28学时
适用专业
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适合于机电一体化专业。

一、《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性质、任务和核心知识技能点
1 . 性质
“液压与气动技术”是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核心课程;理论与实训相结合,总学时为120学时的“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是面向机电一体化专业设置的,其中理论60学时,实训60学时。

“液压与气动技术”实训与理论教学是穿插进行的。

2. 任务和目的
实训环节利用德国力士乐、费斯托公司生产的先进教学实训设备,参考德国职业教育资料设计的实训项目,通过本课程的实训,可以让学生认识液压、气动元件;掌握液压、气动元件在系统中的作用;初步具备故障诊断及排除的能力。

在教学中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通过对液压、气动元件的拆装,剖面模型、透明膜型和实训中的工业案例等,使学生更为直观地把握元件结构,掌握元件的工作原理。

电气液压、电气气动的实训内容能使学生把所学的电气、液压与气动知识综合运用,将机电有机地融为一体。

从而使学生在有效巩固理论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习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核心知识技能点
※核心知识点
(1)泵的拆装、掌握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液压基本回路,掌握液压系统的安装、调试和故障检测;
(3)电气液压回路、回路安装和故障检测;
(4)气动元件的拆装,气动元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5)气动基本控制回路,回路安装、调试和故障检测分析;
(6)电气气动控制回路、回路安装和故障检测分析。

※核心技能点
(1)识图能力:液压与气动系统原理图、液压与气动系统电气控制原理图;
(2)动手能力:拆装常用液压元件,搭接液压基本控制回路,查寻和排除液压系统故障;拆装气动元件,组装气动基本控制回路;查寻和排除气动系统故障。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
“液压与气动技术”的教学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例如:案例式、项目式、启发式、讨论式、任务式、行为引导式等教学方法。

在遵循教学一般规律的前提下,根据课程难度和特点,尽可能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穿插进行,做到因内容而宜。

以行为引导教学法为例:在“液压与气动技术”部分实训练习的学习中,通过模块式教学过程或项目式教学过程、以小组工作的形式,让学生完成“计划——实施——检查——评估”全过程,来达到行为及思维训练的目的。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成为主体,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成为一个咨询者或者指导者,从教学过程的主要承担者中淡出,但并不影响教师发挥作用。

相反,对教师的要求则是提高了,同时使学生可以尽快摆脱对教师的依赖,走向工作岗位后,会更快地适应企业的需求。

三、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
本课程教学内容的要求分为“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四、《液压与气动技术》
实训考核方法
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的考试主要尝试了实训考核改革。

实训考核以百分计算,平时占75%(平时实训内容完成情况占50%,创新与团队协作占25%),考试占25%,两项相加为学生的最后实训成绩。

从中不难看出我们更注重的是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同时也注重了对学生学习态度、情感指标、创新能力的评价。

实训考式标准参照德国IHK的考核标准和评分标准执行,考核成绩体现了对每位学生实际操作综合能力的评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