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先进控制技术
软测量技术研究的方向
(1) 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尤其是过失误差处理。
(2)软测量建模方法研究 ①将新兴的技术用于软测量建模。 目前虽然出现了众多软测量建模方法,但仍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将一些新兴的技术用于软测量建模,建立基于新兴技术的软测量 模型仍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如:将神经网络、微粒群优化算法、 遗传算法、等新兴技术用于软测量建模,建立性能更好的软测量 模型。
一、工业过程先进控制及应用
模糊控制 模糊控制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控制,无需建立数学模型,是解 决不确定系统的一种途径;具有较强的鲁棒性。但模糊控制设计 缺乏系统性,无法定义控制目标,控制规则的选择、论域的选 择,模糊集的定义、量化因子的选取等多采用试凑法,这对复杂 控制是难于凑效的。
专家控制 : 专家控制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控制,无需建立数学模型,是解 决不确定系统的一种途径;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一、工业过程先进控制及应用
z 鲁棒控制: 将实际特性与数学模型在某些场合下的差别都看作不确定性。 从产生不确定性原因看,可以分为两大类: – 一类是对象特性具有不确定性,有些场合是这样,有些场合 是那样,具有偶然性、随机性和不可预估性; – 另一类是数学模型未能完全符合客观实际,有许多简化模型 就是这样。 鲁棒控制的任务是设计一个固定控制器,使得相应的闭环系统 在指定不确定性扰动作用下仍能维持预期的性能,或相应的闭 环系统在保持预期的性能前提下,能允许最大的不确定性扰 动。
一、工业过程先进控制及应用
(4).聚丙烯装置 扬子石化公司、上海石化、齐鲁石化公 司、燕山石化公司等在聚丙烯装置实施先 进控制技术获得了明显经济效益。
一、工业过程先进控制及应用
(5). 延迟焦化装置 福建炼化公司,扬子石化公司,上海金山石化 公司采用美国Aspen公司DMCplus先进控制软 件。
一、工业过程先进控制及应用
神经网络控制 ANN的主要吸引力在于:
z 能够以任意精度逼近任意非线性映射; z 自适应性能力,包括自学习能力,自组织推理能力等; z 并行结构和并行处理,因此处理速度快,能快速实现大
量复杂的控制算法,进行实时处理; z 分布式信息存储与处理结构,具有独特的容错性;
一、工业过程先进控制及应用
一、工业过程先进控制及应用
z推理控制:
– 推断控制是利用数学模型由可测信息将不可测 的输出变量推算出来实现反馈控制,或将不可 测扰动推算出来以实现前馈控制。
– 由于推断控制是基于模型的控制,要获得精确 的过程模型难度较大,所以这类推断控制应用 不多。
一、工业过程先进控制及应用
软测量技术: 在线分析仪表(传感器)价格昂贵;维护保养复杂; 分析仪表滞后大,最终将导致控制质量的性能下降,难以满足生 产要求。 部分产品质量目前无法测量
智能控制与传统控制方法相结合: 模糊变结构控制(FVSC) ; 自适应模糊控制(AFC) ; 自适应神经网络控制(ANNC) ; 神经网络变结构控制 (NNVAC) ; 神经网络预测控制(ANNPC) ; 模糊预测控制(FPC) ; 专家模糊控制(EFC) ; 模糊神经网络控制(FNNC) ; 专家神经网络控制(ENNC)……
前馈控制;串级控制;时滞补偿;解耦控制;自适应控制; z 著名过程控制专家D.E.Seborg提出过程控制策略分类:
第一类(传统控制策略):PID控制;比值控制;串级控制;前馈控 制。 第二类(先进控制—经典技术):增益调整;时滞补偿;解耦控 制 ;选择性控制。 第三类(先进控制—流行技术):模型预测控制;统计质量控制;内 模控制;自适应控制。 第四类:(先进控制—潜在技术) :最优控制;非线性控制;专家 系统;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 第五类(先进控制—研究中策略):鲁棒控制;H∞和μ综合。
(3)在线校正的研究
在线校正是软测量应用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尽管已有不少离线 校正的方法,但在线校正的方法十分有限。
一、工业过程先进控制及应用
故障检测与诊断: z 随着现代工业及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生产设备日
趋大型化、高速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系统的安全 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日益变得重要化和复杂化,故 障检测与诊断技术也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 z 故障诊断技术是一门综合性技术,它的开发涉及多 门学科,如现代控制理论、可靠性理论、数理统 计、模糊集理论、信号处理、模式识别、人工智能 等学科理论。 z 故障检测诊断系统要提高故障的正确检测率。要降 低故障的漏报率和误报率,漏报指发生了故障未报 警,误报指未发生故障反而报警。
一、工业过程先进控制及应用
z 推出了从实际工业过程特点出发,寻求对模型 要求不高,在线计算方便,对过程和环境的不 确定性有一定适应能力的控制策略和方法。例 如,自适应控制系统、预测控制系统、鲁棒控 制系统、智能控制系统(专家系统、模糊控 制……)等先进控制技术。
一、工业过程先进控制及应用
2. 工业过程先进控制主要内容 z C.L.Smith提出先进控制:
一、工业过程先进控制及应用
②将不同的方法相互融合建立混合模型或多模型 由于实际系统的复杂多变,往往来说,一种方法建立的模型难 以满足要求。如果结合实际系统的机理分析和实际情况,将不 同的方法相互融合,建立混合模型,这一建模方向是值得研究 的方向。
③动态软测量模型研究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软测量技术无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在实际 应用中均取得了较大成功,然而至今为止的大部分研究都是针 对静态软测量模型。为了进一步提高软测量模型精度和鲁棒 性,动态软测量模型是今后研究方向之一。
先进控制技术
刘爱伦
华东理工大学自动化系 2010-3-5
一、工业过程先进控制及应用
1. 工业过程先进控制产生背景 z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一个良好的控制系统不但要保证
系统的稳定性和整个生产的安全,满足一定的约束条 件,而且应该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z 然而设计这样的控制系统会遇到许多困难,特别是复 杂工业过程往往具有不确定性(环境结构和参数的未 知性、时变性、随机性、突变性)、机理复杂性、非 线性、分布参数系统、变量间的关联性以及信息的不 完全性和大纯滞后性等,要想获得精确的数学模型是 十分困难的。
z 软测量的基本思想是对于难于测量或暂时不能测量的重要变量 (或称之为主导变量),选择另外一些容易测量的变量(或称 之为辅助变量),通过构成某种数学关系来推断和估计,以软 件来代替硬件(传感器)功能。
z 这类方法具有响应迅速,连续给出主导变量信息,且具有投资 低,维护保养简单等优点。
一、工业过程先进控制及应用
一、工业过程先进控制及应用
z 多变量预测控制: 预测模型、反馈校正、滚动优化 由于预测控制的一些基本特征使其产生许多优 良性质:
– 对数学模型要求不高且模型的型式是多样化的; – 具有良好的跟踪性能和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 对模型误差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一、工业过程先进控制及应用
主要研究: 稳定性(带约束MPC以及开环不稳定、非最小相位、 时滞等特性的对象); MPC鲁棒性分析和综合; 可行性(在给定约束与性能指标的条件下,相应的预 测控制规律是否存在的问题); 非线性MPC性能和算法研究。
一、工业过程先进控制及应用
(1). 催化裂化装置 国内首先由齐鲁石化公司胜利炼油厂引进美国Setpoint 公司的多变量预测控制技术(IDCOM-M)获得成功 后,大庆石油化工总厂催化裂化装置、 兰州炼油化工 总厂催化裂化装置、前郭炼油厂催化裂化装置、抚顺石 化公司炼油一厂催化裂化装置、燕山石化公司催化裂化 装置、乌鲁木齐石化总厂催化裂化装置、荆门石化总厂 催化裂化装置……等亦引进与合作开发了先进控制系 统。
一、工业过程先进控制及应用
适应控制未能在工业上进一步推广原因: z 适应控制是辨识与控制的结合,但两者有一个难解决的矛
盾,辨识需要有持续不断的激励信号,控制却要求平稳少 变; z 适应控制中,除了原来的反馈回路外,还增加了调整控制 算法的适应性回路,后者(外层回路)常常是非线性的, 系统的稳定性有时无法保证; z 要知道对象模型阶数,这在实际上往往难以做到; z 辨识模型因结 有人评价,适应控制成绩不小,问题不少,总的来说,还 需要新的突破。
一、工业过程先进控制及应用
●国内自行开发部分先进控制软件包应用: 我国通过“八五”“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等。在 先进控制与优化控制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成功应用实 例亦不少。部分成果已逐渐形成商品化软件。
一、工业过程先进控制及应用
一、工业过程先进控制及应用
z 纯滞后补偿控制: 对于大纯滞后系统自1957年史密斯提出Smith预估补偿器以 来,由于Smith 预估补偿器对参数变化灵敏度极高,又相继出 现了各种改进Smith 预估补偿方法。例如观测补偿器控制方 案,纯滞后对象采样控制,内模控制IMC、达林控制等,但均尚 未完全真正解决,人们还在继续努力想方设法寻求解决办法。
一、工业过程先进控制及应用
z国际故障诊断权威,德国的 P.M.Frank教授认为所有的故障 诊断方法可以划分为
– 基于知识的方法 – 基于解析模型的方法 – 基于信号处理的 近年来又出现了一些新的故障诊断方法
一、工业过程先进控制及应用
存在的问题 故障诊断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尽管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 取得了很大进步,内容得到很大充实,在工程实践中也得到了 一些应用,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但是同时也暴露出了很多 尚待解决的问题。
一、工业过程先进控制及应用
3. 工业过程先进控制效益:
z DCS改造投资70%
效益10%
z DCS代替常规仪表投资10% 效益10%
z APC先进控制投资10%
效益40%
z RTO实时优化投资10%
效益40%
先进控制APC典型偿还率10美元/1美元
提高利用率:处理量2-5%、转化率0.5-2%
高价产品回收:0.2-5%
(3). 连续重整装置 广州石油化工总厂连续重整装置采用美国西雷公司的数 据平台ONSEPEC、美国Setpoint公司的多变量预估软 件SMCA;金陵石化公司炼油厂连续重整和抽提装置上 采用Honeywe11公司的鲁棒多变量预估控制器 RMPCT;镇海炼化股份有限公司炼油厂连续重整装置 采用美国Aspen公司DMCplus先进控制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