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的意义与标准
•
第二部分 软件测试
(二)验收测试 一、验收测试适用范围: ▪ 开发方的系统测试 ▪ 用户方的验收测试 ▪ 第三方的验收测试
•
第二部分 软件测试
二、验收测试概述 ▪ 组成的测试小组 ▪ 搭建或模拟真实的运行环境 ▪ 真实数据作为测试数据 ▪ 设计测试计划、测试用例 ▪ 分析检查测试输出的结果
•
第二部分 软件测试
三、验收测试基本原则:
1、软件验收测试和软件配置审计是在验收评审前 完成的两项工作;
2、认真审查软件相关文档的基础上,制定软件验 收测试计划;
3、原有的软件测试结果,可以利用的就利用,不 必重做测试;
4、软件验收测试的环境、内容等应符合合同书的 要求。
•
第二部分 软件测试
四、验收测试进入条件:
– 软件开发已经完成,并全部解决了已知的软件缺陷。 – 验收测试计划已经过评审并批准,并且置于文档控制之下。 – 对软件需求说明书的审查已经完成。 – 对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的审查已经完成。 – 对所有关键模块的代码审查已经完成。 – 对单元、集成、系统测试计划和报告的审查已经完成。 – 所有的测试脚本已完成,并至少执行过一次,且通过评审。 – 使用配置管理工具且代码置于配置控制之下。 – 软件问题处理流程已经就绪。 – 已经制定、评审并批准验收测试完成标准。
软件测试的意义与标准
2020年4月18日星期六
第一部分 软件测试的意义 第二部分 软件测试 第三部分 标准 第四部分 检测中心介绍
•
第一部分 软件测试的意义
一、软件测试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作用 二、软件测试在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中的作用 三、第三方测试的必要性
•
第二部分 软件测试
一、概念 二、软件测试原则 三、软件测试分类
过准则
•
第二部分 软件测试
七、提交的测试结果
– 测试报告 – 测试细则报告 – 测试问题报告
•
第二部分 软件测试
(三)性能测试 一、性能测试目的 二、性能测试概述
– 负载测试 – 压力测试 – 并发性能测试 – 疲劳强度测试 – 大数据量测试
三、几种常见现象解决方案
•
第二部分 软件测试
四、性能测试流程
•
第二部分 软件测试
3、测试实施和执行: (1)用户需求测试执行
– 配置管理审核: – 可执行程序审核
(2)标准层面测试执行
– 功能性测试 – 可靠性测试 – 易用性测试 – 效率测试 – 维护性测试 – 可移植性测试
(3)测试评估:
•
第二部分 软件测试
六、验收测试准备工作
– 提交文档 – 辅助搭建测试环境 – 提供测试数据 – 确认测试集群点、验收测试项目、验收测试通
– 确定测试需求 – 测试计划 – 搭建测试环境 – 准备测试数据 – 准备并录制测试脚本 – 测试脚本导通 – 执行测试并收集相关数据 – 调优并出具测试报告和测试数据
•
第二部分 软件测试
(四)嵌入式软件测试
•
•
第二部分 软件测试
五、验收测试的步骤 1、测试计划:时间、人员、技术方法、环境准备、数据和 工具准备、测试项目初步确认 2、测试设计:整理功能性、性能和其他方面的测试需求, 从用户层、应用层、功能层、子系统层、协议层进行设计 ▪ 用户层
– 用户支持测试 – 用户界面测试 – 可维护性测试 – 安全性测试
GB/T17544—1998 信息技术 软件包 质量要求和测试; GB/T16260—1996 信息技术 软件产品评价 质量特性及 其使用指南;
只测功能性的适合性、准确性、互操作性、保密安 全性和依从性5个子特性内容以及文档要求 2、依据用户送检提交的操作手册 3、功能测试对送检方要求及流程见手中资料。
•
第二部分 软件测试
▪ 应用层
– 系统性能测试 – 系统可靠性、稳定性测试 – 系统兼容性测试 – 系统组网测试 – 系统安装升级测试
▪ 功能层
– 功能结构 – 业务功能的覆盖与分解;业务功能的组合与冲突 – 数据结构 – 数据结构与功能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
•Hale Waihona Puke 第二部分 软件测试▪ 子系统层
– 单个子系统的性能 – 子系统间的接口瓶颈 – 子系统间的相互影响 – 控制流结构与数据流结构 – 处理过程的结构 – 协议/指标层
– 按照软件测试的动、静态分类: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 – 按照开发阶段软件测试分类 – 按照测试实施组织划分 – 按照测试技术划分 – 按照测试用例所依据的信息源分类
•
第二部分 软件测试
四、产品测试
– 功能测试 – 验收测试 – 性能测试 – 嵌入式软件测试
•
第二部分 软件测试
(一)功能测试 1、依据产品质量要求的两个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