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管理论文工程信息化论文
推进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
摘要:本文阐述了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的内涵,分析了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推进中的主要问题,探索了如何完善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如何不断提高工程造价管理信息服务水平,进而不断提高工程造价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
关键词:工程造价管理互联网信息化
0 引言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是指在工程造价管理活动中用现代信息手段改造传统造价管理,在保持原有工作效率前提下提高预(决)算编制的精度和使用更丰富、及时、准确的材料价格成为可能,而且已深入地拓展到工程造价管理的全过程,即从一个项目的可行性分析的投资估算,到概算、预算、审核、阶段结算和竣工决算,通过积累已完工程的数据建立造价指标,又反过来指导新工程的投资估算、概算和预算,有利于决策和资金使用的有效控制;同时信息技术还广泛用于管理、工程计算、定额编制、指标收集与分析、造价信息网络建设等方面。
全面推进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对在信息时代提高工作效率,完善管理体制,推动整个工程造价领域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 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的内涵在工程造价管理活动的全过程中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它并不简单地等同于计算机化或网络化,而是一个关系到整个工程造价管理改革和工程造价管理现代化的系统工程。
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的内部要素主要由工程造价信息基础设施、工程造价信息资源、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人才和工程造价信息文化组成。
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外部要素有:信息基础设施环境,信息技术服务商,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
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重点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包括投资估算评价、施工图预算、设计预算等内容可动态维护工程造价及相关信息数据库,为建设工程项目的概、预、决算提供各种基础数据。
工程造价主管部门、工程的发包者和承包者,都要通过接收工程造价信息来了解工程建设市场行情预测工程造价的发展动态。
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化主要体现在工程造价信息的处理上。
对一些如造价刊物、指导性文件静态信息可采用网页的形式直接发布。
对于预算员管理、定额信息结构复杂的信息为方便查询资料采用数据库和WEB 服务器结合的方式来完成。
施工图预算的信息化首先要根据工程量清单招标特点,施工企业以建筑产品价格信息网发布的造价信息为参考,建立包括企业内部消耗定额,报价资料等信息数据库,定额信息可按类别、名称、含量来分,编写相应的查询信息界面,方便投标使用。
对于工程项目信息,材料价格指数等时效性强的造价信息要不断更新,要开发相应的应用软件及时更新和补充相关数据库中的数据,应用软件的开发要根据要维护的工程造价信息变化的特点,提供不同的功能方便维护。
材料价格信息直接影响了工程造价结果,要做好获取材料价格信息工作。
在Internet 上建立应用程序,让用户通过Internet 将价格信息传送到站点的服务器中,通过信息资源共享
收集到更多的信息。
信息共享的实现需要提前对材料进行分类,统一材料的类别编码,为方便材料查询编码层次要简单清晰。
在应用程序实现不同数据源之间的转化要考虑到不同用户材料信息的结构不同。
信息的有效传输可以将项目建设相关方联系起来共同进行工程造价管理工作。
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创造新的造价管理理念和管理体系,提高造价管理水平和效率。
通过工程造价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共享,提高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为工程造价管理的目标及经营活动提供服务支持。
2 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推进中的主要问题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缺乏系统性。
随着工程造价管理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其管理越来越依赖于广泛、真实且及时的造价信息。
由于信息难以及时获取以及信息存储分散和检索困难等原因,增加了项目投资决策、造价控制的难度,以致影响工程造价管理目标的实现。
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的信息采集处理方法落后。
采集技术落后,信息量少,时间长,更新滞后,信息分类标准不统一,数据格式和存取方式不一致,使得对信息资源的远程传递加工处理变得非常困难,信息资源的内在质量很难提高,信息维护更新速度慢,不能满足信息市场的需要,落后于信息化社会的要求。
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的信息网建设有待完善。
现有信息网系统的功能具有单一性、数据缺乏、数据更新速度缓慢、容量低、在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