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可乐定作用机制

可乐定作用机制

可乐定
作用与作用机制:可乐定口服降压作用中等偏强,降压时伴心率减慢及心输出量减少,一般不影响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

可乐定为中枢性α2受体激动剂,通过激活抑制性神经元,降低血管运动中枢的紧张性,使外周交感神经的功能降低而引起降压作用。

此外,近几年的研究表明,可乐定也作用于侧网状核(NRL)的咪唑啉受体(I1受体)使交感神经张力下降,外周血管阻力降低,从而产生降压作用。

而可乐定对α2受体的影响与其引起的嗜睡等副作用有关。

过大剂量的可乐定也可兴奋外周血管平滑肌上的α2受体,从而引起血管收缩,使降压作用减弱。

本品尚有降低眼压、预防偏头痛、消除吗啡成瘾等作用。

药动学:本品口服易吸收,服后 1。

5-3h血药浓度达峰值。

口服后t1/2为5.2-13h。

口服生物利用度为70.6%-81.5%。

约50%以原形从尿中排出。

药物能透过血脑屏障,蛋白结合率为20%。

降压作用在口服后约30min 开始,最大作用在2-4h,持续约6-8h。

静注后10min产生降压作用,持续约3-7h,24h内总量不宜超过0.6mg。

注意事项: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口干和便秘。

其他有嗜睡、焦虑、抑郁、眩晕、血管性水肿、腮腺肿痛、浮肿、恶心、体重增加、心动过缓、轻度体位性低血压、食欲不振、欣快、头痛、眼睛刺痛、阳萎、排尿困难、乳房胀大、肢麻、皮疹和软弱乏力等。

也有短暂性血糖升高和心电图异常的报道。

伴有脑血管病、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精神抑郁、近期心肌梗死、雷诺病、窦房结功能低下或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疾病患者宜慎用。

静脉注射时,在产生降压作用前可出现短暂的升压现象。

突然停药可出现停药反应,即血压突然升高,血浆儿茶酚胺可升高。

逐渐减量后再停药可防止血压反跳。

这种停药后出现的高血压可用酚妥拉明治疗。

长期应用偶可产生耐药性,加用利尿药后可纠正此现象。

故耐药性的产生可能与钠潴留有关。

注意:不可突然停药,尤其是一日量超过1.2mg时,以免引起交感神经功能亢进的停药反应。

为减少停药反应,有人建议口服剂量以不超过0.3mg/d为宜。

可乐定不宜用于高空作业或驾驶机去车辆的人员,以名因精力不集中、嗜睡而导致事故发生。

临床应用:适用治疗中度高血压,常用于其他药无效时。

降压作用中等偏强,不显著影响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一般用于高血压的长期治疗。

高血压急症用静脉注射,也可静脉滴注。

可乐定一般对血脂无明显影响,亦有报道可略降低部胆固醇。

口服也用于预防偏头痛,或作为治疗吗啡类镇痛药或瘾者的戒毒药。

点眼用于治疗开角型青光眼。

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