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法规 废气治理与排放的暂行规定

法规 废气治理与排放的暂行规定

废气治理与排放的暂行规定
1 编订目的
为了减少废气污染,保护员工身体健康,确保废气排放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减少环境污染特制定本规定。

2 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所有废气源及厂区相关业务活动:
2.1 公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工艺废气、挥发性废气等
2.2 餐饮中心和锅炉房燃烧废气
2.3 新、扩、改建项目施工扬尘
3 职责
3.1 xxx部根据国家、地方法律法规要求,制定废气排放标准及控制办法,并负责对公司范围内各个部门废气排放控制办法的具体实施实行监督管理;定期委托外部监测,以确保达标排放。

3.2各生产车间、实验室部门负责生产工艺内环保措施的执行与完善。

3.3各生产车间、实验室、分析室、餐饮中心和锅炉房等具体部门负责控制辖区内工艺废气、燃烧废气、挥发性废气等无组织废气排放源,如:尾气吸收等。

3.4 xxx理部负责控制公司内所有集中废气排放点处理效果的有效性。

如:废气排风筒、锅炉废气排放烟囱等。

3.5 xxx部负责废气治理相关设备的维护、维修管理。

4. 排放执行标准
4.1执行依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5.1各部门确保严格按照生产工艺文件中描述的环保措施执行操作。

5.2各部门生产过程中如存在刺激性气体、极易挥发性气体、毒害性气体及可能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的气体时,按照《废水排放管理规定》中附表3 要求填写《产品排污参数表及预处理方案表》将该产品各项废气产生环节及预处理控制措施(如
尾气吸收,密闭投料等)报至环境管理部,经双方共同签字确认后,按制定的环境保护措施实行,并在生产过程中不断完善措施,减少废气产生;未有预处理控制措施前禁止生产。

5.2 各生产车间、实验室操作人员在有异味、溶剂散逸的操作流程环节时,应在开启通风排气筒、通风橱通风或者更好的通风环境下进行。

5.3各生产车间、实验室、分析室等各岗人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格落实尾气吸收,减少溶剂、异味挥发措施;如:自吸泵抽料、及时关闭溶剂桶盖等。

餐饮中心运水烟罩、锅炉燃烧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定期检修保养,保证运转正常。

5.4 项目办在新、改、扩建项目施工上,具体项目负责人事先作好环境因素分析,并在施工或运行过程中施行,避免产生施工扬尘。

5.5 严禁无控制措施下的废气排放。

5.6各部门辖区内的废气治理设施及控制措施由各部门自行一周两次检查保养,并做《废气排放控制检查》记录。

5.7 xxx部负责对车间废气治理设施及控制进行定期(一周一次)或即时巡查,并做《厂区环境巡检记录》中废气部分的记录。

巡检过程中发现问题,执行
6.1条款。

5.8 xxxx部负责对车间废气排风筒活性炭进行更换。

对废气排风筒运行情况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并做记录;同时委托公司外部资质单位进行一年一次的运行效果核查,出具检测报告,以确保处理达标后排放。

5.9 xxxx部负责对废气治理的技术提出可行性研究方案。

6. 处罚
6.1对于造成本车间或实验室气味过大(由xxx部巡检人员确定),对工作环境造成影响的;对于造成本车间或实验室周围10米范围内气味过大或引起员工投诉的,按照周围员工意见或投诉意见确认事件(超过2人确认,即认定气味过大);对造成本车间或实验室及周围10米范围外气味过大,引起员工投诉的,按照周围员工意见或投诉意见确认事件(超过2人确认,即认定气味过大);由xxx部下发书面整改单限期整改,不按时整改或出现重复问题的部门,将在全公司通报,并对相关责任人给予50-200元罚款。

相关主题